闽台文旅常来常往 两岸民心越走越亲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我们将采取更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交往交融,让两岸同胞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促进心灵契合。我们热诚邀请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一走,也乐见大陆民众多去祖国宝岛看一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福建文旅业界深受鼓舞,业界人士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两岸文旅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民心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福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各项部署,通过政策推动、深化交流、加强合作等方式,深化闽台文旅交流合作,“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政策推动促融合
“太方便了,在手机上就能申办台胞证,到口岸后直接可以领证。”近日,台胞陈女士在乘坐“小三通”客轮赴厦门的路上,通过“移民局12367”APP提交了一次性台胞证申请。抵达厦门五通口岸后,陈女士直接领取证件并快速通关,开启“清新福建”之旅。
陈女士办理台胞证如此便捷,源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
如今,福建不仅推出了“网上办”服务,还推出了“集中代办”服务,即参团福建旅游的台胞,可以将个人办证资料提交当地组团社,由组团社委托福建地接社集中代办一次有效台胞证,游客抵达口岸后即可领取证件。此外,台胞证的服务范围也进一步拓展,在闽旅游探亲的台胞可享交通出行、电子支付、就医诊疗、酒店住宿等服务,全面感受祖国大陆的“速度”与“温度”。
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福建口岸累计查验两岸往来旅客近45万人次,同比增长近3.3倍。
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审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密切闽台人文交流和产业合作,加深闽台青少年交流交往等,还提出:适时开通平潭综合实验区至台湾邮轮航线,推动泉州、漳州加快建设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成立闽台客家文化研究与交流联盟,打造南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对台合作品牌等。
据了解,为了方便闽台交流互动,从4月1日起,泉金“小三通”客运航线从原来每周二、四、六的3个往返航班,调整为每日一次的7个往返航班;福马“小三通”客运航线航班增至每日8个,由每日“二进二出”调整为“四进四出”,两岸人员往来更加快捷便利。
深化交流促共情
3月29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实验戏剧《敲门叩问》在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人艺剧场上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据悉,该剧由台湾资深剧作家纪蔚然担任编剧,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陈大联执导,是两岸话剧深化交流合作的又一成果。
该剧监制、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吴林玲介绍,从2014年起,纪蔚然与福建人民艺术剧院连续合作10年,创作出了《夜夜夜麻》《盛宴》《12.3坪》《敲门叩问》等7部作品,成为两岸话剧交流的成功典范。
近年来,福建注重以情促融,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开展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等民间信俗和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两岸人文交流日趋紧密。
2月22日至23日,202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举办,现场设置了台湾“两岸同福”主题展馆,台湾特色民俗展演和主题音乐节目与福州市各县(市)区节目同台上演。
“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两岸民俗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希望通过民俗文化交流让两岸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台湾中华少数民族艺术文创促进会理事长朱王碧玉说。
近年来,福建还积极开展两岸青年研学旅游活动,促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增进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2023年9月,厦门大学—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共促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点”获授牌。实践点涵盖了艺术院团、文化场馆、书店以及非遗传承点等具体点位。“厦门将依托实践点资源,邀请台湾青年朋友们到厦门走一走、看一看,深度感受厦门美景和人文,并与大陆青年学子深入交流、增进了解。”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碧珊说。
为了让更多台湾同胞了解“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3月23日,“千年南音 信走福建”福建文旅宣传节目在两岸自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节目共13集,邀请台湾知名摇滚乐团信乐团行走福建,通过非遗体验、戏曲观摩、艺术欣赏、景点参观、美食品尝等沉浸式体验,探寻福建深厚多元的文化底蕴。”闽台家园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执行长李宛芯说。
加强合作促共赢
《实施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创建一批合作样板县(镇、村),吸引更多台胞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贸易合作社。
近年来,福建在全国首创以乡建乡创为主题的闽台合作模式,聚焦文旅领域,不断深化闽台文旅融合,吸引了一大批从事文创、旅游等行业的台湾文创团队扎根福建乡村,涌现了“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泰宁“耕读李家”等台青创业典型,不断做热当地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2023年12月27日,在厦门举办的2023年“同沐中华风·共创人生梦”台青文旅创业就业故事分享会上,一批台青生动鲜活地讲述了他们怀揣着青春与梦想,扎根福建追梦、圆梦,积极推动两岸旅游深化合作的创业就业历程。
来自台湾高雄的李志章,从2019年起就扎根福建,先后走访50余个乡村,与近10个乡村签署“陪护式”服务合同,追逐闽台乡建乡创梦。“台湾在乡村社区营造方面起步较早,已经摸索出一套‘先挖掘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再加入创意和美学元素,进而打造乡村旅游产品’的模式。”李志章说,近年来,他与福州、漳州、泉州等地乡村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进行规划设计,推广乡村旅游,为当地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林丽永说,期待更多台湾青年朋友们紧抓机遇,积极投身文旅,共同把福建打造成两岸艺术家诗意栖居的文化高地和文旅业者干事创业的心灵家园。
福州马尾与台湾马祖一水之隔,两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在“情系两岸 畅游两马”——2024马尾区新春文化旅游暨马尾马祖文旅推介活动现场,马尾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与马祖观光圈产业发展协会签订文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从文旅产业合作、文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两地文化和旅游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马尾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林财能介绍,下一步,马尾区将继续发挥对台交流区位优势,推出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优惠措施,推动两岸同胞人文往来不停、文化交流不断,努力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走前列、作示范,不断开启两岸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合作新篇章。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福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办好、做优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守护两岸的根和脉,携手打造闽台艺术精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研学活动,欢迎台胞到闽追梦、圆梦,共同讲好两岸文化和旅游故事,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