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近日要闻精编】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88期)

来源:专题专栏内容综合长云网原创、新华社公众号、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公众号、央视新闻公众号、青海日报公众号等新媒体作者: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3-11-13 查看数0

本期目录

【综述】 近日教育要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教育头条

▪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24日签署第十二号、第十三号、第十四号主席令。第十三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教育要闻

▪ 当地时间11月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UNESCO IISTEM)的决议,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系教科文组织组成部分,是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也是在欧美之外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

▪ 近期,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全面守护中小学生培训安全。针对舞蹈、体育等以身体训练为主、较易出现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发布校外培训安全提醒“五不要”

▪ 近日,教育部部署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加强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优化招考办法,推动艺术类专业和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更加科学规范。

▪ 近日,国家语委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将“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融入教育教学,提高数字赋能水平,加强经典研究阐释,促进服务提质增效。

▪ 近日,教育部举办“教育大讲堂”第4场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应邀作题为“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报告。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会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会见了韩杰才。

▪ 10月26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全体大会并致辞。怀进鹏提出三点倡议:加强联通共享,让教育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力量;聚焦突破创新,让教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坚持互学互鉴,让教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的引领力量。

▪ 近日,教育部、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决定开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聚焦强化培训安全管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从业人员准入管理、严厉打击性侵等违法犯罪、加强安全教育指导等五方面工作。

▪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结果,其中包括100件校园征文优秀作品、100件视频征集优秀作品、100件创意征集优秀作品、100件活动案例展示优秀作品以及100名知识问答优秀学员。

▪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业名单及中期审核专业名单,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发挥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扎实推动师范院校特色发展、追求卓越。

▪ 近日,教育部部署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面向全国高校遴选创建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推荐选树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建设周期为两年。

▪ 近日,国办转发民政部、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以及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中符合条件的在园幼儿、在校学生,按规定采取发放助学金、生活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助学贷款以及减免相关费用等方式,给予教育救助。

▪ 近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2024届秋季医药卫生类毕业生线上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主要面向全国各医药卫生类相关高校,求职岗位覆盖中医药、生物医药、县域医疗、基层、护理等各个领域。高校毕业生可登录平台查看岗位,并投递简历。网址:

https://www.jobmd.cn/pc.htm#/medical-job-fair/detail/530/company

▪ 近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少工委共同修订颁布《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各项部署要求,完善少先队辅导员全流程培养机制,为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少先队事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制度保障。

▪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了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本批重大项目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共发布317个招标选题,涵盖国家社科基金23个学科领域。

▪ 日前,教育部举办首次全国校外培训执法培训班。全国32个省份、9个“双减”改革试点城市校外培训监管部门负责同志,部分市、县校外培训骨干执法人员参加培训。

▪ 近日,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其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共3028项;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200项,新疆项目20项,西藏项目3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27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202项。

▪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名单,包含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上报的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2948项(其中重点支持领域项目836项),各单位可登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网站进行查询。网址:http://gjcxcy.bjtu.edu.cn/


【特写】 近日青海教育

▪ 长云网青海省批准发布首个《生态学校评定导则》地方标准(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日前,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了解到,2023年10月,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印发《生态学校评定导则》。《导则》由省教育厅、省林草局、青海师范大学、省生态环境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共同编制,将为开展生态学校的创建及评定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南。

▪ 长云网我省2023年教育数字化推进会在西宁召开(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0月30号,青海省2023年教育数字化推进会在西宁召开。来自全省教育系统的三百余名教育工作者通过现场交流、专家讲座、优秀数字教学成果现场观摩,探索全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推动我省教育数字化向纵深发展。与会代表先后观摩了部分学校智慧教研、智慧体育、智慧劳育、智慧美育和智慧阅读等数字化教育教学实践应用成果,8个地区和学校师生代表分别结合自身实际,阐述了教育数字化对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深刻变革以及如何教授知识、帮助学生成长的生动实践。会议还对我省教育数字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

▪ 长云网【见证履职·一线调研】跑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青海加速度(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工作,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几天,为进一步增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监督工作成效,促进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组成调研组,与海东市人大、循化县人大一同来到循化县特殊教育学校,针对之前专题调研中发现的循化县特殊教育学校食堂开办难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通过实地察看食堂开办情况,并与教育局负责人、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和食堂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了解食品卫生管理、就餐人数、伙食标准、食材储备等情况,确保整改落到实处、监督取得实效。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情况作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之一,结合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特殊教育学校,真正做到摸清摸透情况,找准找实问题,紧盯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对策,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为青海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普惠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目前,青海已实现“一州一特校”、30万以上人口的县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5人以上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资源教室覆盖率达到75%的目标,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服务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96.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国家部署和要求,青海坚定不移抓改革,建机制,强保障,提质量,已先后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全省特殊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据了解,我省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2014年以来,平均每年争取中央资金1000万元左右,累计投入1.13亿元,改善15所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满足各类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资助政策范围,年均下达3000万元,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每年人均公用经费6000元,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每生每年6000元,跑出了特殊教育普及的青海加速度。

▪ 青海日报全国海拔最高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果洛州正式投入使用

11月4日,全国海拔最高的特殊教育学校——果洛藏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举行落成暨开学典礼,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我省最后一个州一直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空白。

果洛州特殊教育学校于2020年7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823万元,建筑面积5249.53平方米,建有康复训练室、律动教室、语训教室、感统训练室等多间功能教室,设施设备齐全,2021年9月建成投入试用。后受玛多“5·22”地震影响,经再次修缮后于11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16人,专任教师6人。

据了解,果洛州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12%。2020年以来,果洛州平均每年争取中央、省级资金200万元左右,改善1所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满足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需求。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资助政策范围,年均下达12万元,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年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每生每年6000元,基本满足教育教学保障。目前,果洛州已形成“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残疾适龄儿童教育发展格局。

▪ 西宁晚报 西北高原所入选中国植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10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悉,为充分发挥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中国植物学会近日批准认定17家单位成为2023—2028年度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入选。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理念,以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为依托,持续开展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的科普讲座、标本制作、自然体验、野外考察等活动,丰富公众对生物学知识的了解,增强公众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意识,为公众提供了认识自然特别是生物的好课堂,在发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近些年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青海省生物学科研科普教育基地”“西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国家、省、市级教育基地。

▪ 西宁晚报 500名教育领域专家教师共聚西宁话发展

10月21日至22日,2023年兰西城市群教育论坛暨西宁市第三届“夏都教育论坛”在西宁举行,来自兰西城市群9个节点城市的近500名教育工作者和江苏南京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研讨,共谋推动教育领域甘青合作、苏青协作行稳致远之策。

本次论坛以“以高效课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1个主论坛与5个分论坛同步进行,论坛邀请8名南京教育专家与兰西城市群本土教育专家、教师探讨交流高效课堂落实的途径和良策,分享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加强知识分享,凝聚两地共识,深化兰西城市群各节点城市教育领域交流协作。

据了解,本届论坛首次邀请南京市及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教育领域专家、教师共同参与分享,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落实苏青、甘青两省深化合作座谈会精神,搭建南京西宁及兰西城市群教育协作交流平台,推动东西部教育协作与兰西城市群教育合作纵深发展。



本期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第288期 

编辑制作 |鲁海曦  

技术 |李国庆 颛晨  赵文竹  

(点击查看网页专题)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

  欢迎点击查看 - 网页版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