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假专刊+要闻精编】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81期)
本期目录
【头条】
▪ 思维导图 | 总书记四次调研,这样指导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来源:南方日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2023年4月到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陕西、内蒙古、江苏四次调研中,分别对“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一起来看思维导图学习重点。
【综述】 暑期教育要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落细各级各类学校防汛救灾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教育大局稳定;针对受灾师生,要切实做好受灾师生资助救助和受灾家庭慰问工作,及时安排救灾物资,确保受灾师生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有病能医,保障受灾师生基本生活。
▪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明确讲学教师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鼓励考核合格的连续讲学。
▪ 日前,国家网信办《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人脸信息的,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单独同意或者书面同意。
▪ 8月8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成都大运会组委会主席怀进鹏赴成都大运会大运村,慰问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大学生志愿者。本届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名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大运会期间,来自各大高校的近2万名赛会志愿者在赛场内外提供服务。
▪ 为宣传庆祝第39个教师节,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委员会组织开展202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日前,活动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认真审核,确定6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并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从8月7日—8月11日。
▪ 中国科协、教育部等21部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将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活动将围绕“同上一堂科学课”等主题,开展“学校学生进科技馆”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
▪ 由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近日开营。本届军事训练营以“筑梦航天·点燃青春”为主题,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76名学生代表将参加为期14天的军事训练活动。
▪ 近日,国家网信办就《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等。
▪ 7月30日,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并讲话。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大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并讲话。
▪ 《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日前发布。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已经公示并完成异议处理,共计1998项成果获奖。
▪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打造的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移动端“语博”App正式上线,“语博”App设有语言国情、发展演变、经典传承、语博书屋、语博学堂、语言智能、主题展览7个资源版块,目前共有2000余条数字化资源。
▪ 7月24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纳入首批10多万家白名单的校外培训机构,各地主管部门已完成对入驻培训机构的审核备案;同时推出“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提供购课、消课、退费、评价、投诉“一站式”服务。
▪ 近日,教育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提醒学生家长不盲目安排学生参加培训,让孩子们拥有健康安全、充实快乐的暑假;提醒家长凡暑期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均属违规培训,对于满足孩子兴趣特长的非学科类培训,既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还要谨慎选择合规机构。
▪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会同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制作了《普通高校新生应征入伍宣传单》,将随高校《录取通知书》一并发放。宣传单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入伍优惠政策、应征入伍基本条件、入伍流程、国家资助办法、保留入学资格及退役后入学流程等内容。
▪ 近日,第二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在今年1月发布的《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问答》基础上,修订形成《2023年暑假多场景近视防控二十问答》,分主动预防篇、户外运动篇、课外阅读篇、电子产品篇、规律作息篇、干预矫正篇,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和家长答疑解惑,提供指导。
▪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工作,明确自2023年7月17日起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8月25日。
▪ 7月13日,教育部、工信部协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了暑期防溺水公益短信,宣传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醒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增强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良好氛围。
▪ 7月1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中国代表团由来自100所高校的411名运动员组成,平均年龄22.9岁,他们将参加成都大运会全部18个大项261个小项赛事。
▪ 司法部、国家网信办近日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草案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至8月在全国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2023年暑期专项行动,聚焦解决四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严查重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二是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三是有效化解校外培训消费纠纷,四是强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
▪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提出要聚焦服务“国之大者”,带领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战略部署,精准锚定人生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不同类型高校要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实践的具体路线。
▪ 近期,中宣传、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论坛活动乱象的清理整治。重点清理整治打着官方旗号、假冒正规组织名义举办的各类“山寨”论坛活动等7种情形。
【特写】 暑期青海教育
▪ 长云网:教育援青为青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十多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援青工作,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对口援助政策,援青省市紧贴青海所需,把教育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关键举措,探索新路子、强化新举措、搭建新平台,合力开创“多级互动、广泛参与、扩围提质、升级加力”的新局面,推动教育援青取得实效。
▪ 西宁晚报:湟川740分、二中728分……西宁城区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
▪ 长云网:青海暑期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启动
7月27日,团省委、省消防总队、省少工委联合举办省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挂牌仪式暨暑期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活动。活动旨为推动全面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加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双减”,深入推进暑假期间“向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报到”活动,引导全省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活动现场,共青团青海省委、省少工委在首批40个基地的基础上,发布了第二批26个省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更新了省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地图并推介省级基地暑期活动安排。
仪式上,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授牌,集中聘任一批少先队校外辅导员,为红领巾讲解员代表颁发证书。
东新路消防救援站校外辅导员向大家介绍执勤战备区消防车辆装备、演示油锅起火灭火知识、展示消防业务技能、讲解暑期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知识,少先队员们现场体验消防服装穿戴、观摩高空心理训练科目展示,踊跃参加消防知识竞猜。少先队队员和家长们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增强了对暑期学习生活中常见安全隐患的警惕性、防范意识,掌握了避险自护知识及技能。
据了解,目前全省近6千名来自社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优秀校外辅导员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带领全省3万余名“红领巾讲解员”,广泛开展各类实践体验活动,将党的声音、家乡变化传递给更多的人。接下来,青海省将不断丰富拓展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实践育人的优势,大力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让少年儿童在主题鲜明的实践体验中接受熏陶、增长才干。
▪ 长云网: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开展2023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开放日”活动
7月24日,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开展2023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考生家长代表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观我省高考录取现场,近距离感受我省招生录取工作。
在录取现场,录取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人员向代表们介绍了录取工作流程,并现场参观调档组、录检组等职能组,每一位考生的录取,都要经过计划、投档、联络、审核、录取5个环节。今年,青海抽调50余名业务骨干,组建计划调档、录检联络、咨询服务等7个职能组,确保高招录取工作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平稳有序。
从招生录取工作开始至今,我省已阶段性完成提前本科批次、本科专项计划批次以及本科一段批次G段的投档录取工作,截至目前,共录取5531人。今年,参加我省本科一段批次H段录取的院校共543所,在青招生本科计划继续“稳中有增”,共下达招生计划16427个,招生计划一律对外公布,使用管理规范透明,未完成的计划均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同时通过多次审核校验等方式,确保投档精准、高效。
▪ 西海都市报:西宁首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公布
7月11日,记者从共青团西宁市委获悉,西宁市第一批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营地)名单公布,涉及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22个场馆。
其中,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类校外实践基地(营地)有4个,分别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西宁市红领巾展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烈士陵园、青海西宁红军小学红色基因展览馆;优秀传统文化类8个,分别是青海美术馆、西宁市博物馆、西宁市文化馆、西宁市图书馆、西宁画院(西宁市美术馆)、湟中区博物馆、湟源县图书馆、湟源县羌韵非遗文化实践基地;自然科普、国情教育类6个,分别是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青海省科技馆、青海“双碳”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西宁城市馆、城中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西宁市韵家口小学法治体验馆;劳动教育、生态环保类4个,包括西宁海关国门生物安全展示馆、湟源县小高陵红色教育基地、湟中区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馆、西宁市园山回族学校生态思政教育基地。
▪ 长云网:黄河九省区开放大学齐聚高原 共谋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
7月11日,黄河九省区12所开放大学开放大学联盟2023—2024年工作会议在青海西宁举办。
会议通过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2023-2024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计划》《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思政课“联学联教联研”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签订了海北州政府与青海开放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和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挂牌成立了“黄河流域九省区开放大学联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 长云网:青海首个“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
6月30号,青海省首个“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揭牌。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全总兼职副主席马吉孝致辞并揭牌。
▪ 2023年青海高考分数线公布(来源: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青海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发布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在青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本期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第281期
编辑制作 |鲁海曦
技术 |李国庆 颛晨 赵文竹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