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年4月21日+一周要闻精编(4月第3周)】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57期)

来源:​专题专栏内容综合长云网原创、新华社公众号、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公众号、央视新闻公众号、青海日报公众号等新媒体作者: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2-04-21 查看数0

本期目录


今日美图

 王亚平真的给女儿摘回了“星星”!(来源:中国教育报、央视新闻客户端,《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4月16日下午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任务飞机平安抵达北京,航天员王亚平和女儿的种种互动,让无数人感动落泪。

(点击查看全文)

拿到妈妈“摘的星星”王亚平的女儿笑着说:“特别开心!”而王亚平眼里含着泪光思念与爱意尽在不言中。

神舟十三号任务出发前王亚平曾和5岁的女儿约定要给女儿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16日“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王亚平兑现了她和女儿的约定。

“虽然我在2013年执行过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但我也期盼着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2013年王亚平执行“神十”任务,时隔八年,她再次搭乘“神十三”飞上太空。


【头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公布(来源:新华社、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4月1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十四五”时期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工作方案》、《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

▪ 青海省教育厅近日发布《致全省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提出科学看待疫情防控、配合学校居家学习、做到规律有序生活等10条建议,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切实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综述】 一周教育要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校外培训监管行政处罚流程图和文书格式范本的通知》,对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进行全部过程记录和全面系统归档,不断规范执法行为。

▪ 4月19日,教育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迈进新征程,面对新形势,开辟新未来,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勇担政治使命,聚焦重点难点,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出全局性贡献。

▪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活动主要包括编发政策公告、开展政策解读、推出线上服务、组织线下宣讲。

▪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22年度后期资助项目拟立项100项,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申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5月11日。

▪ 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月起各地各高校按照《校外教学点设置工作指引》开展校外教学点设置与备案工作,对于已备案但不符合《通知》要求的校外教学点,给予2年过渡期进行整改。

▪ 日前,教育部举办2022年第2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培训,培训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部署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当前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抗疫进行时

 ▪ 长云教育视点:“红烛”温暖“疫”线——中区教育人用行动践行抗疫精神

长云网讯  “战场”不仅仅在检测点,每一个楼院守护岗位也是抗“疫”一线。连日来,城中区教育局机关党支部抽调3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到辖区5个小区的疫情防控检查点,充实加强老旧小区检查员、消杀员、宣传员“三员”防控力量,坚持“逐户动员”与“广泛动员”相结合,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加核酸检测;争当“国门先锋”,下沉防控一线,让党员干部们在疫情防控一线淬初心、见担当,用实际行动守护区域安稳和群众安全,为社区疫情防控筑起“红色堡垒”。

疫情期间,守好楼院进入口意义重大。所有值守人员严格执行“一测二问三登记”工作流程,开展居民出入监测工作。在间隙,也会熟练拿起消毒器具对卡点周围进行喷洒消毒。工作重复枯燥,有时遇到进出人员及车辆聚集情况,为防止居民及司乘人员下车聚集,工作人员灵活地在人群中穿梭,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验证,确保居民及时通行。一轮值守下来,卸下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

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的常欢老师是一位单亲妈妈,可听到疫情需求后,常欢义无反顾报了名,坚定地践行一名老师的初心和使命。14日接到任务以后,常欢从晚上8点开始参与华校教师大会,认真聆听和记录防疫措施,至15日凌晨1点到总寨镇政府学习、记录一线工作人员操作流程的相关知识,后冒着寒冷早早在核酸检测点等待命令,展开工作。

15日以来,南川东路第二小学操场上,搭帐篷、摆桌椅、组织居民分批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南川东路第二小学党支部纪检委员、副校长蔡珍以自己的行动保障着检测工作有序推进。忙碌之余,蔡珍突然发现一名小男孩始终跟在身后。“小朋友,你是有什么事吗?有什么我可以帮到你的?”男孩怯怯的伸出手,将一颗糖果递到了蔡珍年前。“阿姨,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专门从家里给你们带的糖,我只给你一个人,因为我只拿了一块。”孩子稚嫩的话语让清冷的早晨变得格外温暖。看着孩子一双弯弯的笑眼,蔡珍很是感动,但因疫情原因,她只能用一声“谢谢”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此刻,我的心被甜蜜的‘糖果’包裹着,我的责任被善意的‘笑容’支撑着,当我把这份喜悦分享给身边同事时,他们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动和喜悦,这一刻,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是值得的……”蔡珍感动地说。

 ▪ 长云教育视点:晓泉小学教师化身“天使白”

长云网讯 4月12日,晓泉小学校领导综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后选定了55名教师投身本轮疫情防控工作。

4月13日,西宁市城东区开展了第一轮区域人员核酸检测。一大早,晓泉小学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就完成集结,奔赴一线。

巴小梅,是这55名教师中的一员,她在请愿书中这样写道:为了让疫情早日结束,身为志愿者的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并且要灵活应对任何事物,我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终将过去,繁花必将如常。

在疫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教师巴小梅

有人挺身而出,就有人驻守后方。身为教师,紧盯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授课,做到“停课不停学”是重中之重。马燕老师原本也想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但看到群里招募信息时,志愿服务队成员名额已定。“放心,孩子有我盯着。”作为资深教师,马燕转头继续着手线上教学事宜,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对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马燕说:“针对本轮疫情,我们学校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制订了统一线上教学的课程表,内容不光是学习,还有一部分鼓励孩子们参与居家劳动、锻炼身体等内容。从孩子们每天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孩子们参与度很高,状态也很好,虽然居家不外出,但依旧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完成每一天的任务。”

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马燕



【特写】 一周青海教育

▪ 青视矩阵:【市州县传真·海东】循化:初高中学校分级分批有序复学复课(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经过14天划区管控后,4月17日,海东市循化县正式转为常态化疫情防控。4月18日,循化县初三年级、高三年级学生返校复学。

据了解,循化县按年级返校时间为:高一高二年级、七八年级拟于4月19日返校复学;四五六年级拟于4月20日返校复学;一二三年级拟于4月21日返校复学;幼儿园拟于4月22日返校复学。

▪ 青海日报:青海省13所学校列入全国“八一爱民学校”援建项目(《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4月14日,记者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我省13所学校与部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立结对关系,被列入“十四五”期间全国“八一爱民学校”援建项目。

援建工作以“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军队特色,注重精准施策,加强军地协作”为原则,着力在6方面持续发力。在打造国防教育阵地上,对国防教育场所设施建设和使用管理进行规范;在办好红色教育课堂上,对组织军地人员到学校宣讲、选派校外辅导员、开展主题活动予以明确;在帮建优秀教师队伍上,对推动援建学校教师队伍给予制度安排;在资助家庭贫困学生上,拓宽了捐资助学、结对认亲、设立奖(助)学金等帮困机制;在完善网络教育平台上,对推进落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开设网络云课堂、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库进行安排;在开展系列共建活动上,对促进资源共享、运用优势互补开展双拥工作提出要求。

援建项目的设立,将进一步弘扬人民军队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厚植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军的思想根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也必将对新时代“双拥”工作赋予新的内涵。

 ▪ 西宁晚报:9月,经过改扩建的山川学校将投入使用,增加学位1600余个《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扎实落实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日前,记者从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获悉,今年9月经过改扩建的山川学校将投入使用,增加学位1600余个,将极大缓解朝阳地区新增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压力。与此同时,今年城北区还将陆续实施青少年校外培训实践基地、第二幼儿园、陶园小学改扩建、静雅小学扩建等项目

4月14日,记者来到山川学校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轰鸣的机械声不绝于耳,现场氛围忙碌而紧张,数十位工人埋头作业,工程车辆进出频繁。“目前校舍主体已基本完工,校园内的绿化景观工程正在施工,功能室的装饰装修工程正在进行深化设计。”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山川学校改扩建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43.3亩,新建校舍26618.17平方米,同步完成300米运动场、围墙、管网等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整体计划于2022年8月完工投入使用,办学规模为小学36个班、1800个学位,初中18个班、900个学位。比现有小学增加24个班、1000个学位,初中增加12个班、600个学位,将极大缓解朝阳地区新增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压力。

 ▪ 西宁晚报城西区 3所新建学校将于9月开学《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人勤春来早,开工建设忙。进入3月以来,西宁市各企业及项目陆续开复工,随处可见赶工期、忙生产、赶订单的场面。作为西宁市重点项目之一,文逸小学、文苑小学、文苑幼儿园等项目正加紧施工中。据了解,这3所新建学校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招生开学。

4月8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的文苑小学、文苑幼儿园,在经过严格的防疫检查后,记者走进项目施工现场。随着施工机械在轰鸣声中运转,工人们在工地上加紧施工,施工现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的立面主体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道路改造等工程。经过两年的建设,该项目将于今年9月份竣工运行。

作为一项民生重点项目,文苑小学、文苑幼儿园项目从2020年开工建设以来,从规划到施工严格按照高标准推进,在保质保量完成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各施工单位在选材、设计、安装等方面都巧花心思,全心全意为群众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美观的校园环境。其中,文苑小学占地面积41亩,学校建成后能容36个教学班,提供学位1980个;文苑幼儿园占地面积12亩,建成后能容15个教学班,提供学位450个。两所新建学校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海湖新区西关大街周围“大班额”和公办幼儿园不足等问题。

随后,记者从城西区教育局获悉,除了新建的文苑小学和文苑幼儿园外,文逸小学也是同步新建的小学。目前,该小学施工进度较快,已完成了内部装修,正在实施环境绿化、路面硬化以及操场、围墙改造等工程。该项目已进入竣工期,今年9月投入使用。建成后,该校可容纳30个教学班、提供1650个学位,将对解决该区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 长云教育视点:“体验式执勤”让警示教育更接地气

长云网讯  自西宁实施静态管理措施以来,城北区城管局全体干部职工冲锋一线,日夜坚守,不断加大物业小区及街面管控力度,确保物业公司严格履行防控职责,辖区群众不聚集、不流动。

4月20日,城北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在巡查物业小区过程中,发现个别物业公司未严格履行疫情防控相关责任。为达到警示教育效果,同时让企业、群众体验到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易,城北区城管局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创新教育方法,将教育与体验相结合,要求物业从业人员身着城管执勤马夹,在西宁市小桥十字的三个点位全程参与疫情防控静态管理工作,让警示教育更接地气。

“因部分物业企业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我们安排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体验防疫工作,目的是让他们能够认识到物业企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促使其认真履行防控职责,并带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遵守静态管理措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城北区城管局局长牛海军说。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城北区城管局倡议广大市民朋友积极配合静态管理要求,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关注】 教育云课堂

@师生家长,儿童青少年日常健康防护7要点来了(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全文)


本期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第257期 

编辑制作 |鲁海曦  

制图制版 |颛晨  赵文竹

技术 |李国庆 

责编 |赵文莉 

监制 |何启振  

终审 |张云飞

(点击查看网页专题)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

  欢迎点击查看 - 网页版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