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 两会专刊2 + 一周要闻精编(3月第2周)】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51期)

来源:专题专栏内容综合长云网原创、新华社公众号、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公众号、央视新闻公众号、青海日报公众号等新媒体作者: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2-03-10 查看数0

本期目录

专注两会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划重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全文)

▪ “两会· 声音” | 人民日报:王建军代表——把握五个统筹 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源:青海日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两会· 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 青海省委副书记 省长信长星坐客《央广会客厅》(来源: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

▪  “两会· 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代表通道”背后的故事(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3月5号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夏吾卓玛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接受媒体提问。会议间隙,她给记者讲述“代表通道”背后的故事。

夏吾卓玛说,“我们呵护水,水滋养我们;我们是守护者,同时又是受益者。”青海作为“中华水塔”,不仅要让当地老百姓用上好水,还要保证让中下游的人也用上好水。为此,黄南州采取了禁牧封育、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原先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河床流满了清水。她的家乡黄南州还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代表通道”讲述中,夏吾卓玛还用多杰老人的故事,讲述源头守护人的默默奉献。

▪  “两会· 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马乙四夫:守护黄河安澜(来源: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大事,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说起这些年,黄河流域的变化,全国人大代表马乙四夫深有感触,他呼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做好黄河文化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说:“对于我们循化撒拉族人民,对黄河有着深厚的感情。总书记要求青海人民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保护好‘三江之源’,这是我们青海人民的重中之重的一个任务,对国家要负责,对各民族要负责,对子孙后代要负责。”

马乙四夫说:“近几年,黄河沿岸建了几十座大中型小型水电站,这也是对我们青海的各方面发展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这个是各级的河长制在各自的领域来负责,有目标责任书,我们黄河沿岸全部是治理,现在老百姓已经得到了这些环境保护的高度意识,已经是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这里面。”

▪  “两会· 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韩文林 星占雄(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韩文林建议,加大对青海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从国家层面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星占雄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考虑在青海省海南州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弥补数字经济发展短板、加快转型,以助力青海省数字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数据要素自由流通,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  “两会· 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努力建设青海湖国家公园(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一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就进一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等内容广泛深入调研,形成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海北州门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孔庆菊: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我了解到咱们这里的机制是非常好,就是“一户一岗”,当地的牧民百姓也是非常满意,工作也是非常认真,非常敬业,他们的巡山保护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以说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机制也好,管理的经验也好,已经是初步的形成了。

全国人大代表 海北州门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孔庆菊:用国家公园的形式可以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对青海的生态保护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两会· 声音” | 人大代表谈就业医疗教育 (来源:央视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就业、医疗、教育一直是百姓关心的话题。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们也围绕着这几个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谈想法、提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黄玉林:规模以上的企业是税收的来源,也是GDP统计的重点,更是就业的重点。只要规模以上的企业稳住,我们的基本盘、经济大盘就基本稳定。

全国人大代表 吴友胜:现在基本上像“90后”一般都不太愿意到制造业一线去,到企业里面当一线工人。所以,在这一块建议国家层面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提高制造业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福利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 牛朝诗:在2021年,感触最多的就是像常见病纳入医保,像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际上对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决策。在这里我就想提出一点,现在新药的研发,从整体看,临床用药基本上是仿制药、进口药,加大原研药的研发、创新药物的研发,国家(在这方面)应该有定向性的投入,高产出才能够使得药物的治疗,能够使老百姓享受。

全国人大代表 徐国权:要加快财商教育监管的顶层设计,以及行业标准制定,创新财商教育形式,丰富财商教育内容,帮助国民提高财商素养,提升投资风险意识,降低金融诈骗、网络诈骗的风险,促进广大国民树立科学的财富和金融观念,使普通老百姓能够更好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便利性。

▪   “两会· 声音” | 人大代表好声音 (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全文)

▪  “两会· 声音” | 白岩松代表谈家教:我从没想把孩子培养成“谷爱凌”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今年两会期间,已经担任了10年政协委员的白岩松在接受记者采访。

(点击查看全文)

【精编】 青海教育特写

▪  体育、美育课怎么上?青海这样规定!(来源:青海新闻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近期,结合青海省实际,制定了若干措施。

(点击查看全文)

▪  青海省首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来源: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3月10日,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相关部门了解到,海北州门源县为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未保领导小组”)。这是青海省首个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县级未保领导小组,对全省县级未保领导小组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门源县未保领导小组成立以来,作用发挥明显,召开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第一次全体会议,有效形成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积极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争创全国先进典型。开展覆盖县、乡、村三级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疫情防控进校园”“交警护学岗”等专项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硬核防护。

▪  称多税务:大手拉小手 共护母亲河(来源: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3月9日,是第15个“保护母亲河日”。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税务局普法宣讲团走进珍秦镇中心寄宿学校,开展以“大手拉小手 保护母亲河 共沐三江水”为主题的税法宣传进校园活动。近年来,称多县税务局通过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税收宣传月、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活动,积极与辖区中小学校开展税法宣传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带去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税法普及课,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群众的税法遵从意识,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  西宁教育今年将实施三大工程(来源:西宁晚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记者获悉,2022年,西宁市将坚持守正创新,实施教育资源扩充提升、教育内涵发展强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三大工程”,着力提高西宁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实施教育资源扩充提升工程。聚焦普及普惠推动学前项目建设扩容提速,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西宁保育院和城西区文苑幼儿园,实施城东区第三幼儿园、湟中区多巴镇新业城幼儿园等项目,进一步扩充普惠型的学前教育资源。将聚焦优质均衡,扩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建成并投入使用明远学校、文逸小学、山川学校等项目。开工建设七中二期、春晖小学、陶园小学等项目,持续优化城镇义务教育的布局结构,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项目,加快推进宁致中学、湟中区多巴第二高级中学、大通二中等建设项目,改善高中办学条件。将聚焦专业发展,加快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西宁一职、湟源一职、湟源职校和大通职校等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

二是实施教育内涵发展强基工程。持续强化“五育”并举,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为目标,强化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提高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实施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工程。持续推进乡村教育项目建设,建设大通良教、下治泉幼儿园和湟中上新庄马场幼儿园等,建设大通朔北代同庄完全小学、湟源第二中学等中小学校,持续改善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调整优化城乡集团化办学,深入开展县域集团化办学改革。


【综述】 一周教育要闻

▪  重点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建设!(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协调高水平师范大学以组团形式,在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建设、学校规划与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进行重点支持,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间管理、课程、平台、专家等优质资源共享。(点击查看全文)

▪  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发布(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全文)


【提示】 考试信息

▪ 青海省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温馨提示(来源: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3月12日举行,为确保考生安全、顺利参加考试,现对有关事项提示。

(点击查看全文)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通告(来源: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2022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将于5月21日-22日举行,笔试将于6月11日举行。

(点击查看全文)


本期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第251期 

编辑制作 |鲁海曦  

制图制版 |颛晨  赵文竹

技术 |李国庆 

责编 |赵文莉 

监制 |何启振  

终审 |张云飞

(点击查看网页专题)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

  欢迎点击查看 - 网页版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