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32期)
本期目录
【大美青海短视频】
【头条】 跨省要闻精选
▪ 19日,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抵达澳门,开展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代表团成员包括苏炳添、马龙等29名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佳绩的运动员和3名教练员。(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日前,四川成都获得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举办权,成为中国首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青视矩阵:青海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召开 王建军讲话 信长星主持 多杰热旦出席(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2月17日,青海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进新时代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 央广网:青海格尔木市多措并举助力黄河源生态移民生活品质(央广网格尔木12月20日消息 记者滕萌)
为有效提升移民群众的“三保障”水平和生产生活条件,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帮助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黄河源昆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等困难问题。
格尔木市郊的黄河源昆仑社区(格尔木宣传部供图)
【专栏】每日教育综述(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制完成《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0年度)》。《报告》对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呈现本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问题和趋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 日前,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基础上,修订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本次修订深入贯彻“大思政课”理念,更加突出党的领导,更加强调形成合力,更加突出课程群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教师评价。
▪ 近日,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沙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特别对话,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本次特别对话吸引了4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80多名青年代表线上线下参会,与会青年代表围绕“开展有韧性的世界遗产保护”“建设有韧性的包容城市”等议题开展研讨交流。
▪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0—2021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希望全国高校学生以获奖学生为榜样,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河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同时发布12个学科作业指导意见,从作业的批改和反馈、作业分类案例及解读等方面对各学科作业设计和实施进行规范。
▪ 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印发《关于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下统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明确停课时间较长的地方和学校,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寒假时间。
▪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建设与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原则上城市和人口较多且集中的乡镇中心区域要加大幼儿园布点,不得在小学举办学前班,现有小学附设学前班要通过资源整合,办成附设园或独立办园。
▪ 近日,青海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学生家长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发布校外培训相关提醒并公布监督电话,提醒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理性看待参加校外培训的作用,对发现的举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黑机构”或个人,积极进行举报投诉。
【专栏】 长云教育视点
▪ 青海:志愿军老战士与学生共同观看史诗电影《跨过鸭绿江》(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的史诗电影《跨过鸭绿江》12月17日在全国公映。12月18日,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90岁高龄志愿军老战士刘维成和西宁市的200多名小学生一起观看了影片,再次重温那段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历史。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从国际视野出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呈现出我军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
据了解,本场观影活动由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退休老同志在西宁爱心包场,希望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感受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
▪ 青海卫视:一次诵读,初心永恒——青海卫视党支部携手林家崖街道办事处机关党支部开展红色书信诵读活动(《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强化宗旨服务意识,加强支部之间交流协作,2021年12月17日上午,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卫视党支部和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林家崖街道办事处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诵读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洗礼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红色书信诵读活动,并同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支部共建活动。党员们通过诵读红色家书,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长云网:暖心饺子 倾心关爱(《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杨燕)12月17日中午,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的中惠万达广场大厅里,飘香的饺子味伴随着阵阵欢声笑语为寒冷的冬天“描绘”了一幅暖心画面。由西宁市城东区残疾人联合会、西宁中惠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园山社区居委会共同主办,甘肃九州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城东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孵化基地、青海能量爱心帮扶中心协办的“立德向善 聚爱成行”暖冬公益活动在这里温情开启。
【特写】 近日热点人物
▪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话题#我们眼中的2021 · 央视新闻——激励全网的“清华女孩”
她从小是“别人家孩子”,聪慧勤奋,自带光芒;她被命运“捉弄”,高考前因重病休学一年,经历两次大手术;她也是励志者,一边与病魔较量,一边重新找回学习状态,今年如愿考入清华大学。她的故事激励了众多网友,她就是00后女孩周怡冰。
原以为梦想触手可得却因病休学延期一年高考
周怡冰从小对清华大学心向往之。她不仅聪慧,学习上也能沉下心来下苦功夫,常常被周围人称作“别人家孩子”。中考时周怡冰考上了上海市重点高中——交大附中。高中前两年,虽然她的成绩不断进步,但距离目标仍然有一定的距离。好在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高三的校内面试中,周怡冰获得清华大学老师的肯定。在上海春季高考等考试中,
然而,2020年4月,距离高考只剩不到两个月,周怡冰突然感到身体一阵发麻,起初她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后续腰椎的刺痛感越来越明显,经过检查,周怡冰被确诊为“先天性峡部裂”,引发的腰椎滑脱影响了她的神经功能,。在医生的建议下,周怡冰无奈休学接受手术。
白天治疗,夜晚躺在病床上,她无数次问自己:之前所有熬过的夜、考过的试都得重新来过,我还能维持原有的状态和心态吗?2020年5月,周怡冰接受了手术。原以为一场手术就能恢复,但术后并发症让她经历了呕吐、神经水肿等种种疼痛,止疼药也难以消除。2020年6月,周怡冰再次被推进手术室,两个星期后才终于能下床活动。
身上绑着支具,连走路都摇摇晃晃,周怡冰眼中的自己如“蹒跚学步的孩子”,焦虑与恐惧涌上心头。慢慢地,她逐渐释然,“只要还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所有的事情都能从头再来。”在并不顺遂的人生中,仍然拥有向前的无限可能”。
今年高考,周怡冰以613分(满分660分)的优异成绩,被未央书院数理基础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录取,成功圆梦清华。2021年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的致辞中特别点赞周怡冰,“我们从周怡冰同学身上看到了对梦想的执着”。
学习之余,周怡冰身体康复得不错,还参加了院系排球队,球场上的她,自如又有活力。周怡冰笑着说,“原来那个走路摇晃的姑娘,已经能蹦能跳能扣球了”。
被苦痛吻过,却绝不就此低头。经过命运的淬炼,那些坚持与拼搏,终将变成人生坚硬的铠甲。“周怡冰”们,加油!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