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一周精编版(12月第2周)】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26期)

来源:青海长云网  融媒体记者 鲁海曦 马雅慧 编辑制作(专题专栏内容综合长云网原创、新华社公众号、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公众号、央视新闻公众号、青海日报公众号等新媒体)作者: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1-12-10 查看数0

周末精编目录

▪ 【精选】 长云直播回看               

▪ 【精编】 一周国内要闻 

▪ 【精编】 一周青海要闻

▪ 【精编】 一周教育新闻

▪ 【特写】 一周青海教育

▪ 【读图】 近日新闻热点


今日美图

南八仙雅丹地貌    樊永涛 摄

相传在1950年初,一支女子地质勘探队进入柴达木盆地,在一个名叫亚布尔滩的地方寻找石油,结果再也没有出来。所以亚布尔滩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南八仙”。后来,南八仙发现了石油、天然气田。

至今日,南八仙气田与柴达木盆地中的涩北、东坪、马北气田一起,共同担负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四省区供气任务,同时也是“西气东输”气源地……千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从这里涌出,温暖了千家万户。(来源:央广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精选】 长云直播回看

青海:如何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来源:长云网)

点击查看直播回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话》节目《青海:如何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于12月4日21:30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青海长云网进行了同步直播。


【精编】 一周国内要闻

▪ 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将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坚持求同存异,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合作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2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12月7日下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年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工作进展成效。5年来,教育部党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 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近日,教育部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重要回信一周年座谈会总结回顾一年来的贯彻落实情况,交流和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动教材建设再上新台阶。(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国务院学位办日前印发《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明确了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授权、授予等的政策依据及工作范围,对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审批权限和申请基本条件及授予方式等提出了要求。(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探索一号”科考船顺利结束第21个科考航次第二航段。截至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共计搭载我国27名科研人员进行了21次万米深潜。(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国新办发布,“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构建“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8日,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精编】 一周青海要闻

▪ 12月6日,青海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审议有关文件。省委书记王建军主持。(来源:青海日报)

▪ 12月6日,青海省政府党组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信长星主持并讲话,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围绕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学习体会。会议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来源:青海新闻网,《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 12月6日,青海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信长星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审议有关文件。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审议并通过《中共青海省人民政府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 12月7日,纪念青海省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西宁召开。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提出工作要求,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工委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来源:青海新闻网)

▪ 12月7日上午,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青海省随即召开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指挥长信长星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工作要求,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扎实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副省长、副指挥长匡湧主持。(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青海省政府党组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信长星主持并讲话来源: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12月6号,青海省政府党组专题学习研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信长星主持并讲话。

▪ 12月9日,“中国西宁——越南同登”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在西宁成功首发,标志着西宁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来源:西海都市报)

当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1200吨氯碱化工产品PVC的货运专列缓缓驶出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货场。这趟专列货值1200万元,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出,经铁路将货物运至广西凭祥,转由公路自友谊关口岸出境,最终抵达越南同登车站,全程2400公里左右,用时10天,是西宁市首次开行的中越公铁联运国际货运专列。此次专列的开行,打通了一条连接青藏高原至越南的物流大通道,也标志着西宁市向发展开放型经济迈出了新的步伐

▪ 青海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取得阶段性成效(来源:青海日报)

12月9日,记者从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视频)会议上了解到,自去年12月31日我省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截至12月8日17时,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998.3万人次,其中:第一剂次521.95万人,第二剂次449.05万人,全人群两剂次全程接种率达75.80%。10月6日、11月11日,我省分别启动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和3至11岁人群接种工作,截至目前,3至11岁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82.51%,第二剂次4.8%,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率79.96%。

▪ 12月9日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规划》已于今年11月24日经青海省政府印发实施,标志着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将有章可循。(来源:央广网)

 12月6日,全国扫黑办第29特派督导组督导青海工作汇报会在西宁召开。根据全国扫黑办统一部署,特派督导组即日起对青海省开展为期15天的督导。(来源:青海日报)

▪ 青海省政府联合工信部,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来源:青海新闻网)

▪ 青海省祁连山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成功建成。(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为全面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决策部署,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发展改革委、青海省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冰雪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同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 12月8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与青海省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此举是根据青海省委《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行动方案》,围绕创建全国碳中和先行区,建设国家气候变化示范基地,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省重大战略。(来源:央广网)


【精编】 一周教育要闻

▪ 12月3日,教育部在北京举办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活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近30万所学校的8000多万名师生通过网络连接主会场同步参与。(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日前,第八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开幕式在线上举行。论坛聚焦“新阶段 新征程——以新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主题,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交叉学科的内涵,建立了交叉学科放管结合的设置机制,建立了交叉学科的调整退出机制,明确了交叉学科学位授予和基本要求,构建了交叉学科的质量保证体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闻媒体“微言教育”)

▪ 12月6日,教育部对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进行公示,共33所高校的相关学院入选,公示期为2021年12月6日至2021年12月13日。(来源:教育部政务新闻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全国高校2022届毕业生教育人才招聘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启动。本次招聘会以“扎根基层教育,坚守育人初心”为主题,采取以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招聘会将持续两周时间。(来源:教育部政务新闻媒体“微言教育”)

▪ 中宣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 近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推出“一带一路区域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会”“2021年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冬季专场线上招聘会”“全国高校2022届毕业生教育人才网络招聘会”等专场招聘会,可进入新职业网(https://www.ncss.cn/)了解招聘岗位、投递简历。(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携手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的“国聘行动”第三季——“不负韶华 国聘行动”大型融媒体招聘活动8日启动。求职者可登录央视频App相关招聘专区,体验线上“云招聘”便捷服务。(来源:央视新闻)

▪ 12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1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确保人工智能服务共同利益 促进教育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穆朗、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在线致辞。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体系,提出一系列便民新举措,包含删除两次测试间隔时间的要求、取消属地报名要求、明确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等,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研招网”将于12月10日提前开通下载打印《准考证》服务,教育部提醒广大研考考生做好考前疫情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地区流动。(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启动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通过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网络培训两种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十四五”期间,将组织线下培训50万人、线上培训200万人左右。(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特写】 一周青海教育

▪ 根据司法部安排部署,青海省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定于12月19日举行12月3日,省司法厅发出《关于青海省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的公告》,根据公告要求,12月15日至12月18日,应试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司法部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同时,应试人员应当于12月5日起,连续14天登录司法部官网“、信用青海”微信公众号,做好每日健康打卡,自我监测健康状况,如实完成在线信息填报,并须在司法部报名系统签订《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应试人员健康承诺书》后,方可打印准考证。(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12月3日,由青海省委办公厅与青海大学合作共建的青海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经省委同意,按照“省校共建、资源整合、协同合作”的原则,整合全省跨学科资源,借助省内外党建、法学和党内法规研究专家力量成立的实体性科研机构。(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教育部公布!青海这35所学校入选来源:视讯青海

 青海17所学校入选省级平安示范校园(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根据《青海省“平安校园”创建及管理办法》要求,2021年7月至11月,省教育厅联合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组成专项考评组,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召开会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各地申报“省级平安示范校园”的80余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考评验收,拟评定青海省三毛幼儿园、西宁市第十四中学、海东市民和县第一中学、海南州贵德县河阴寄宿制学校、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等17所学校为“省级平安示范校园”。

▪ 教育部启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宣传工作 青海民族大学“关注特困群体助力精准就业”工作案例入选。12月1日,记者从青海民族大学获悉,日前,教育部启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总结宣传工作,经各地各高校申报推荐,专家择优遴选,确定了100个典型案例。青海民族大学就业工作案例“关注特困群体助力精准就业”成功入选,也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入选高校。( 来源:青海日报)

 全国首家结直肠癌筛查科普教育基地落户青海(来源:长云网)



【精编】 近日青海热点

▪ 视频   《青海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经省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1月26日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来源:长云网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视频 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工信部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 (来源:长云网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对推动我省盐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湖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 读图:12月5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中国最美公路”榜单,315国道等30条公路入选,西北大环线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近200%。(文字来源:西海都市报)

▪ 读图: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输电线路。(来源:青海日报)

王国栋 摄

▪ 读图:12月7日,2021—2022年度青海省首届青少年冰壶锦标赛在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拉开战幕,共有12支队伍将开展为期5天的比拼,是我省首次举办冰壶专业竞技项目青少年级别赛事。(来源:青海日报)

王宥力 摄

▪ 读图:日前,青海冬季旅游图片展亮相由中国驻韩国首尔旅游办事处主办的“美丽中国旅游图片展”活动,同时在旅游办官网以线上展播的形式向韩国民众集中展示青海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再现“美丽中国”新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读图:青海首个“青海三文鱼”加工标准出台,这也是青海省首个关于“青海三文鱼”的加工标准。(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青海三文鱼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农牧和科技局 供图

▪ 读图:西宁机场三期建设开足马力(来源:青海日报)

西宁机场三期工程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 读图:作为中国社会当今最清洁、最环保的新兴能源,光伏产业不仅仅是海南州共和县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当今建设泛共和盆地生态圈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借“光”生金,发展光伏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加速反哺绿水青山,为共和这片大地带来勃勃生机。(来源:青海新闻网)

塔拉滩上建起的光热发电。

▪ 读图: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地处黄河上游,辖区内有多座水库,库内水质清澈、无污染、微生物丰富,不仅是当地群众的生活水源,也是发展高原绿色渔业的理想水域。当地政府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水域资源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业。(来源:青海日报)

▪ 视频 美丽西宁 青山环抱 溪水潺潺     (来源:长云网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高原古城西宁,被一条悠长的湟水河横穿而过,这条承载历史又见证发展的河流,抚育了湟水两岸的河湟儿女、孕育了灿烂的河湟文化,这里浓缩着城市永不停歇的进步史。沿河走走停停,处处见绿、全民享绿。

▪ 视频 玉树:红外相机记录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高清活动影像 (来源:长云网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公布了最新的动物视频,当地生态管护员通过架设在青海省玉树州境内的长江源流域拉觉悟生态教育站附近的红外相机,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先后拍摄到了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白唇鹿和马麝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的高清珍贵活动影像。



  欢迎点击查看 - 网页版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