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12期)
本期目录
今日美图
【头条】 要闻综合节选
▪ 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连日来,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倍感振奋、豪情满怀。大家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实际行动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来源:新华社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据行业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大关,比2015年底实现翻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85亿千瓦、2.99亿千瓦、2.82亿千瓦和3534万千瓦,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1-10月青海省外贸进出口增速排名全国第四。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10月,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4.9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38.6%,增速排名全国第4位。(来源:青海日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我国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量超400亿立方米,年产量有望突破470亿立方米,将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21日,在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男子团体追逐赛中,由王浩田、廉子文、宁忠岩组成的中国队夺冠。(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文旅部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包括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等120个。(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考古人员在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永安遗址发现多处夫余时期遗存,其中部分房址进一步复原了夫余人的生活场景。(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专栏】 每日教育新闻
▪ 近日,教育部、人社部召开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会议强调,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开拓政策性岗位、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努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日前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校园招聘月”期间,将举行“24365校园招聘服务”线上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动,并启动“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预计发布岗位信息70万个。(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回应疫情下师生进出校园规定:在疫情较重时,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要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老师如果未在校内,返校也必须满足相关条件。(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最新提示:有关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将于11月27、28日举行,为确保考生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考务组织安全有序进行,现将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重点提示。(点击查看全文)
▪ 青视矩阵:青海省教育整顿办主任会议召开(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1月19日,省教育整顿办主任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中央第十五督导组督导青海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反馈意见会议精神,研究安排整改工作,部署开展第二批教育整顿“回头看”。会议强调,要以“回头看”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压实各方攻坚责任,持续深入开展“肃清流毒影响”问题专项整治、顽瘴痼疾百千万线索核查专项行动、评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好当前教育整顿中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第二批教育整顿走深走实。要从严从实抓好岁末年初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落实,持续巩固深化两个批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动青海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 西宁晚报:西宁市沈家寨小学落实“轻负高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人共同的追求。有117年办学历史的西宁市沈家寨小学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始终朝着“人民满意”这一目标不懈努力。自“十二五”以来,“轻负高效”就是沈家寨小学的关键词。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抓实“初心与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建活动,加大规范办学力度、加强常规管理,使“轻负高效”成为全体沈小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落实“双减”政策和学校目标的主战场。为此,学校积极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活动,深度探索“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学新路,形成了以“教育教学观念新、教学方法活、教科研意识强、课堂教学效率高”为抓手的教科研氛围。
▪ 日前,河北省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研发投入通报制度,将研发投入纳入省属重点骨干高校、省属科研院所创新资源配置、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河南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河南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明确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等。(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日前,陕西印发进一步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配齐配足工作人员,学校至少配备2至3名专职工作人员等。(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读图】 近日新闻热点
▪ 读图: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4日发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金银纪念币一套,共2枚。(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读图:清华大学官微发布消息称“国际顶尖数学物理学家尼古拉·莱舍提金(Nicolai Reshetikhin)正式入职清华大学”,配图是尼古拉·莱舍提金在清华授课时的一张板书照片,引发网友的关注与讨论。(来源:新华社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读图:雪豹,全球数量一半以上生活在中国。近年来监测发现,雪豹经常出没于青藏高原东部,它们或傲视旷野,或穿行山林,或漫步雪原,或越过峡谷……(来源:玉树发布,《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读图:入冬,数百只大天鹅和往年一样。如期来到黄河贵德段越冬它们或伸着优雅的脖颈悠闲自在地觅食或在水中翩翩起舞为冬日的黄河畔增添了一抹生机(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读图:11月17日,记者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获悉,当地黄河乡工作人员在黄河源头观测到500多只藏野驴种群活动的壮观场面。 (来源:西海都市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读图:今明两天,中东部大部地区迎来大风降温,局地降幅超14℃。东北地区有降雪,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读史】 每日连载专栏
▪ 青视矩阵:说不尽的祁连山· 红色篇| 铸魂:西路军祁连往事(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进入我国国家公园首批试点,自此,这座东西绵延两千里的祁连山系,以独特的自然之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入高标准、高质量保护建设新阶段。从11月16日起,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联播》推出“走基层”特别节目《说不尽的祁连山· 红色篇》,追寻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红色印迹,展现红色祁连的精神血脉。
今天来看——
祁连山,雄踞新、藏、青、甘、蒙五省区交汇之地,控扼大西北交通要冲,历来是丝路商旅的必经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1936至1937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数万名将士苦战河西、浴血祁连,面对强敌,不屈不挠,身陷绝境,信念炽烈,筑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1936年10 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先后在甘肃会宁和将台堡会师,历时两年多的伟大长征宣告结束,但形势依然严峻,反“围剿”斗争依然持续。10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十月作战纲领》,提出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总部、5军、9军、30军西渡黄河,执行作战计划。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