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版(11月第3周)】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11期)
本期目录
今日美图(来源:《每日教育新闻综述》原创)
黄河源头:玉树州曲麻莱县 约古宗列湿地
【头条】 一周要闻综合
▪ 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现场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点击查看现场视频)
▪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中共中央政治局18日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军队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和《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2021年咨询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公布。(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公布。(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王建军:全省上下都要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 多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王建军在海东市民和县
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强调
全省上下都要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
多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 信长星: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信长星在同仁市
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强调
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 青视矩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青海: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青海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 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甘霖任国家反垄断局局长。(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65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4岁。(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具体名单(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11月19日在京举办,会上将发布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共建网络文明行动倡议。(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我国原油蒸汽裂解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这对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工信部对外公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大对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15日,袁隆平院士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1年11月18日发行2022中国壬寅(虎)年金银纪念币一套。(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近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成功申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电子证照,这是全国首张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电子证照。(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2020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等多项名单。(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教育部发布《关于编制2021—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本区域学前教育等5类专业,以及本、专科不同层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认证工作。(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哪些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教育部明确了(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项目鉴别管理,近日,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校外培训机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校外培训,适用该指南。《指南》明确了学科类培训项目鉴别依据,主要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价方式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 明年秋季学期起,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来源:西宁教育综合首都教育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297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教育部答复,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 教育部:中高考将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占比,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来源:西宁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日前,教育部制定发布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做好今冬明春北方地区农村学校冬季取暖工作。具体要点如下: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校取暖工作。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让一所学校因为缺钱而受寒。三、加强协调对接,优先保障学校取暖用能需求。四、紧绷安全之弦,坚决杜绝取暖安全事故。(来源:新华社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教育部近日发文部署做好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明确要培养青年学生“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与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升防艾知识知晓率。(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2022年度公开招聘日前启动。本次共有19家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140人;6家单位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公开招聘16人。(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主要内容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等5个领域30个核心要点。(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2021年度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试点项目立项名单,共983所试点幼儿园,公示期为2021年11月16日至11月23日。(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工信部发布《关于提高高等学校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的通知》,提出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统筹协调、提高校园网络环境建设水平、健全校园网络服务费用机制等六点内容。(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融媒】 一周青海热点
▪ 青海发掘夏尔雅玛可布遗址(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诺木洪文化是诞生于青海高原特殊环境下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其汇聚了周边区域各类文化的特征,但相关研究尚显薄弱,在此之前仅发掘了塔里他里哈一处遗址。而此次发掘的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规模较大,遗物丰富且保存较好,地表有明显的石构遗迹,具有很高的发掘价值。该文化遗址对于解决当前诺木洪文化研究的困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诺木洪文化研究的深入又能为当前在牧业区推广农业生产和定居牧业点相结合的建设方向提供历史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青视矩阵:青海省参评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实现新突破(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我省共有5件作品获奖,获奖总量居历年之首。
▪ 青视矩阵: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荣获中美电视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金天使奖(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第十七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开幕式暨“金天使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省广电局组织策划的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荣获中美电视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金天使奖。
▪ 青视矩阵:感悟伟大成就 奋进复兴征程——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连日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中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各驻青部队和武警官兵积极梳理大会理论热点要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第一时间掀起了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全省各地广大党员干部热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连日来,全省各地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各地党员干部认为,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贵德县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021年11月10日,水利部、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贵德县通过竞争立项、择优推荐,成功入选全国2022年42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之一,本项目计划总投资6.8321亿元,其中水利部分投资2.04亿元。
▪ 青海省拟推荐这1个集体、1名个人为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按照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关于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评选表彰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预通知》(中研院办发〔2021〕48号)和《关于评选表彰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人社部函〔2021〕115号)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民主推荐,结合青海党史工作实际,最终确定正式推荐对象: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1名。现对正式推荐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2021年11月15日至19日)。
▪ 教育部批准!青海省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来源:西海都市报综合青海日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1月1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批准青海民族大学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这是我省首个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填补了我省中外合作办学的空白,为莘莘学子不出国门享受国际化教育开辟了路径。该项目专业从2022年9月起开始招生,主要采取4(国内)+0(国外)的合作办学模式,对有意向前往波兰学习的学生采取2(国内)+2(国外)双学位联合培养,达到双方规定的学业标准并经考核合格,可获得中外双方颁发的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
▪ 视讯青海:89亿元!这些学生的国家福利来了(《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预算(第二批)的通知》,下达学生资助补助经费预算合计89亿元,用于落实服兵役高校学生相关教育资助政策。
▪ 青海四名摄影师荣获中国自然影像界“奥斯卡”奖项(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2021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摄影单元)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祁连山国家公园和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的四位签约摄影师榜上有名。签约摄影师焦生福的作品《殇》荣获人与自然组优秀奖,尕布藏才郎的作品《生存密码》、同海元的作品《猎队》、刘祥的作品《沙漠羚影》和《追爱》荣获中国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组优秀奖。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被誉为自然摄影界的“奥斯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野生生物摄影赛事。
【视频】 人物特写专栏
▪ 青视矩阵:德耀江源 感动中国|郭晓荣:一心只为囊谦扶贫事业(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美德凝聚人心,榜样催人奋进。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我省推荐的10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完德尖措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海涛、巴才洛、孙万红、李玉兰、钱建华、许国强、郭晓荣、张仁、晁世峰等9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为了进一步学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联播》11月8日开始,推出《德耀江源 感动中国》专栏,展示我省道德模范的精神风貌,引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气,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
今天来看——
为兑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承诺,不辜负群众的期望,他为囊谦扶贫事业倾注心血;不止一次晕倒在工作现场,舍小家,为大家,一心只为千万家,带领高原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被广大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晓荣”。他就是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囊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晓荣。
【读史】 每日连载专栏
▪ 青视矩阵:说不尽的祁连山· 红色篇|传承:国家公园里的“村两委+”(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进入我国国家公园首批试点,自此,这座东西绵延两千里的祁连山系,以独特的自然之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入高标准、高质量保护建设新阶段。从11月16日起,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联播》推出“走基层”特别节目《说不尽的祁连山· 红色篇》,追寻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红色印迹,展现红色祁连的精神血脉。
今天来看——
祁连山不仅是一方红色热土,还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不像三江源国家公园人烟稀少,管护区域大多和村庄社区交织在一起,形成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条件。2018年起,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逐步推行“村两委+”工作模式,依托村党组织的引领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形成了管护站和村庄齐抓共管的生态管护新格局。说不尽的祁连山· 红色篇的第三集,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种不同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新型生态管护模式。
祁连山系是名山大川的集群,横亘在门源县境内的冷龙岭是祁连山东段海拔最高的峰群。冷龙岭脚下向南敞开的地方叫冷龙湾,冷龙湾也称老龙湾。老龙湾具有祁连山国家公园典型的生态特征、社会特征,因此,在国家公园试点初期,就在这里探索推行了“村两委+”生态管护模式。
周末温馨提示
▪ @考研学生 请注意!考研前14天减少聚集流动
12月25日至27日将举行2022年考研,教育部指出,各地要及时发布考试信息及本地组考防疫相关要求,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尽量减少考前14天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地区流动。
▪ 值得一看!19日将上演月偏食天象
11月19日,天宇将上演精彩的月偏食天象。本次月偏食初亏15点18分,食甚17点03分,复圆18点47分,全程约3.5小时。我国境内只能看到月食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带食月升”。
▪ 19日至22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雨雪、大风、降温将再次“上线”——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局地下降12℃以上。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