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8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10期)
本期目录
今日美图
西宁湟水河畔鸟儿的家园 (记者张海东)
初冬时节,央广网记者来到位于西宁市湟水河东出口的宁湖湿地,探访这个冬季鸟儿家园。来到湟水河畔的宁湖湿地,水面上、芦苇中渔鸥、斑嘴鸭、绿头鸭、白骨顶各种鸟类成群结队,或嬉戏觅食或自由飞翔,让人仿佛置身鸟类天堂,一派自然和谐景象。(来源:央广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原创编辑节选)
【头条】 要闻综合节选
▪ 青视矩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青海: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青海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65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4岁。(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点击查看具体名单(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工信部对外公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大对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我国原油蒸汽裂解技术首次工业化应用成功。这对我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教育部日前就高校信息公开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高等学校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和各项工作制度。(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教育部近日发文部署做好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明确要培养青年学生“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与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结合,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升防艾知识知晓率。(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2022年度公开招聘日前启动。本次共有19家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公开招聘140人;6家单位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公开招聘16人。(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北京市近日发布了《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浮动幅度上浮不超过10%,下浮不限。(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明确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降低学业评价中纸笔考试的权重;七到九年级每学期最多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甘肃省教育厅消息,甘肃省高校从22日起,将全面恢复线下教育教学活动,校内各餐厅恢复堂食。(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黑龙江省近日出台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明确将推动在中小学校体育课全面普及滑冰和滑雪项目、建立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等。(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 湖南三部门日前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明确凡能纳入城镇自来水管网的学校应限期改用自来水;只能使用自备水源供水的学校,必须安装持续消毒设备或装置,确保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来源:教育部新闻办 微言教育)
【融媒】 近日青海热点
▪ 青海发掘夏尔雅玛可布遗址(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诺木洪文化是诞生于青海高原特殊环境下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其汇聚了周边区域各类文化的特征,但相关研究尚显薄弱,在此之前仅发掘了塔里他里哈一处遗址。而此次发掘的夏尔雅玛可布遗址规模较大,遗物丰富且保存较好,地表有明显的石构遗迹,具有很高的发掘价值。该文化遗址对于解决当前诺木洪文化研究的困境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诺木洪文化研究的深入又能为当前在牧业区推广农业生产和定居牧业点相结合的建设方向提供历史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青视矩阵:青海省参评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实现新突破(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我省共有5件作品获奖,获奖总量居历年之首。
▪ 青视矩阵: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荣获中美电视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金天使奖(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第十七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开幕式暨“金天使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省广电局组织策划的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荣获中美电视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金天使奖。
▪ 青视矩阵:都兰湖湿地 高原精灵黑颈鹤的栖息地(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禽类选择在乌兰县的都兰湖繁衍、过冬。近日,50余只黑颈鹤或挤在一起沐浴暖阳,或三五成群觅食嬉戏,为冬日的乌兰增添了一份美丽与灵动。
家住海西州乌兰县希里沟镇的马赛丽麦老人,家中靠养鹅生活,每天喂鹅的空隙,她都会看看远处的黑颈鹤,还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拍几张照片。她告诉记者,从六、七年前开始,都兰湖湿地就栖息着一群黑颈鹤,从开始的几只、十几只,到现在的一群,这群黑颈鹤就像邻居一样跟他们朝夕相处。
【视频】 人物特写专栏
▪ 青视矩阵:德耀江源 感动中国|李玉兰:汗洒脱贫路 矢志启新程(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美德凝聚人心,榜样催人奋进。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我省推荐的10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完德尖措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王海涛、巴才洛、孙万红、李玉兰、钱建华、许国强、郭晓荣、张仁、晁世峰等9人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为了进一步学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青海广播电视台《青海新闻联播》11月8日开始,推出《德耀江源 感动中国》专栏,展示我省道德模范的精神风貌,引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社会风气,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
今日来看——
海东市民和县隆治乡桥头村“第一书记”李玉兰驻村扶贫的七年间,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挥洒着汗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李玉兰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近日,她又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海东市民和县隆治乡桥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玉兰 :我们作为第一书记,怎么有效的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的衔接在一起,就是把五年的脱贫攻坚成果怎样的巩固下去,让贫困户不返贫,让他们把生活越过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