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精编版(11月第1周)】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01期)
本期亮点
周末图组欣赏——祁连山国家公园系列(二)(图片经作者同意《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整理发布,部分图文来自百度”祁连山国家公园“词条)
祁连山国家公园 组图(二)
祁连山国家公园是中国首批设立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中,甘肃片区3.44万平方公里,青海片区1.58万平方公里,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均有分布。
祁连山国家公园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一周教育头条
▪ 中国教育报 :大学生就业十大行业揭秘 教育业和建筑业受青睐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去向产生较大影响。麦可思研究院主编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对202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量(即就业比例)较大的前十位行业进行了分析。
研究数据显示,“教育业”“建筑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数量靠前的两个行业;十大行业类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大学生月收入最高;“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建筑业”有较高的专业从业门槛;在“政府及公共管理行业”就业的本科生,以及在“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就业的高职生,职业幸福感更高。
▪ 青视矩阵:海东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学生顺利返校复课(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1月4号)上午8时许,海东市第二中学的高三学生陆续返校复课。
在学校门口,教师们早早等候在入校通道口,为前来报道的学生测量体温,现场秩序井然。
▪ 青海日报:人社部 事业单位招聘不得限制毕业院校 部分岗位招聘可不要求学历(《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参加事业单位招聘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 西宁晚报:西宁停课中小学校陆续开展线上教学(《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0月28日,我市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市教育局深入学习贯彻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紧急会议精神,按照省市统一防控部署,科学研判、迅速行动,按照“停课不停学”工作思路,修订完善在线教学实施方案,加大线上教育教学资源部署开放和使用指导力度,西宁七中(中华巷校区)、黄河路小学、兴海路小学等14所停课中小学校线上教学已全面铺开(中学1所、小学13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一周国内要闻
▪ 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重点阐述对气候变化、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看法。(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党旗交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展示。(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人民日报客户端:祝贺!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收获完成九成,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交通运输部近日发布征求意见稿,对实名制儿童购票标准拟以年龄划分,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基本完成,赛会志愿者培训工作全面展开。(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从10月31日起至2022年3月26日,全国民航将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新增的国内航线上,主要涉及成都、重庆、长沙、张家口等城市。(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系统性、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南水北调中线结束2020-2021年度调水任务,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调水超过90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自11月1日起,铁路“双11”电商黄金周快件运输启动,持续至11月20日。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行和安全快捷等优势,精准投放多种运力资源。(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第3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活动在东京闭幕并举行“金鹤奖”颁奖仪式,《悬崖之上》等多部影片获奖。(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抗“疫”要闻+
▪ 青海日报:信长星在西宁市检查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点面结合 落细落小 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1月2日,省长、省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指挥长信长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西宁市疫情防控一线检查督导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查风险、找问题、堵漏洞,点面结合,落细落小防控措施,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信长星强调,面对大规模流调、核酸检测、集中隔离等工作,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在点、线、面结合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执行力、提高落实力。在已出现风险的点上,要快速精准科学开展消杀、流调、检测、隔离等工作。同时,由点到线、深挖细查,第一时间阻断传播链条。其他区域要加强网格化管理,严格社会面防控,坚决杜绝失查漏控、失管漏防。
▪ 西海都市报:请查收这份疫情防控文明行为倡议书(《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11月1日,西宁市文明办发出倡议: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切实做好个人防护、自觉践行文明新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疫情防控文明行为倡议书
▪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核酸检测要注意几点
▪ 青视矩阵:青海省各地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供应(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把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关”,连日来,我省各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工作,保障居民生活用品的有效供应。
▪ 读图:记者实地探访西宁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西宁市各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严格按照工作安排,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严密管控重点区域,坚持群防群治、联防联控、严查严管,不断凝聚疫情防控向心力,筑牢疫情防控墙。11月3日 ,青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实地探访了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桃李路社区,城北区小桥社区核酸采样点的工作情况。
▪ 读图:一句“我志愿”,温暖一座城(来源:青海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0月28日,西宁市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以来,有这样一群人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每一个核酸检测点、每一个小区小巷的疫情防控值守点。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有退伍军人,也有个体商户。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我志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们用24小时的坚守温暖着西宁,他们用兢兢业业的奉献向疫情“宣战”,他们用一点一滴的付出汇聚起全民抗疫的蓬勃力量。
▪ 读图:来自西宁封控区一线的报道(来源:视讯青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平凡的西宁人,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汇集起了疫情防控歼灭战的磅礴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 视频:西宁市致广大网民疫情防控倡议书(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0月31日,西宁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致西宁广大网民疫情防控倡议书。倡议广大网民要自觉做疫情防控的参与者,自觉做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自觉做网络谣言的抵制者。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网络屏障,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一周教育要闻
▪ 中国新闻网:发改委 ——到2025年生活服务业相关专业本科生增加10万人(《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国务院办公厅2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到,到2025年,力争全国护理、康复、家政、育幼等生活性服务业相关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比2020年增加10万人。
▪ 中国青年报:教育部建立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严格监控各地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是否违规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学生正常上课及休息时段等限定时间内开班培训,教育部组织专业团队迅速建立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开展全面常态巡查。
截至目前,共连续开展了4次巡查,掌握了一批违规线索,并建立了违规培训机构动态库,共涉及全国12个省份、50余个培训机构。目前,相关省份已责令培训机构进行整改。
▪ 视讯青海:关于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生因疫情缺考退费的通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其他简讯(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下达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合计招6770人,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99所普通高等学校承担,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下达。
▪ 日前,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就指委接受教育部委托,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和政策咨询、搭建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平台等工作。
▪ 近日,教育部启动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工作,要求各地各高校统筹2019、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入选情况,扩大各专业类覆盖度,优化入选专业结构,支持中西部高校积极申报区域发展急需的优势特色专业。
▪ 日前,教育部发布公示,拟认定1885所学校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公示期为2021年11月2日至11月9日。
▪ 教育部提醒中国赴美留学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关注赴美留学可能遭遇的相关风险,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及能力,冷静妥善应对。同时遵守美国高校相关规定,及时认真查看校方有关信件邮件并按要求及时回应,以免学业受阻。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联系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协助。
▪ 11月2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视频方式出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15次全体大会并致辞。怀进鹏表示,中国教育部将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协调委员会发挥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外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 教育部近日开展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面向全国高校培育创建10个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00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00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 近日,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广州、香港、澳门线上线下实时联动,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与港澳中小学师生等共同参与。
▪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前通报了6起学校违规收费典型问题查处情况,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持续巩固教育乱收费治理成果。
▪ 教育部建立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开展全面常态巡查。截至目前,共连续不间断开展了4次巡查,并建立了违规培训机构动态库。下一步,教育部将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建立红黄牌处罚机制。
▪ 近日,由教育部、中宣部主办的“光影百年致初心 伟大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电影周包 括优秀红色影片展映、中小学生微电影征集展示、影视教育进课堂等系列活动。
▪ 日前,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为较差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要进行为期一年的重点整改,整改期结束后,再次组织评价,评价结果仍不合格的将被取消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格。
▪ 近日,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通知,就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作出进一步部署,严防妥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通知强调,要全面实施预收费监管,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应全额纳入监管范围,包括本通知发布前已收取但未完成培训服务的预收费资金等。
▪ 日前,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将未成年人用户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不得在规定时间以外以任何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对规范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考试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相关高校要严格考生报考资格审核,严防报考资格弄虚作假。
周末视频精选
▪ 化隆:金秋果香飘满园(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青海嘉塘草原黑颈鹤数量达历史最高峰值(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青海日报:谱一曲玉树人民心中的歌(《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从盛夏到初秋,三江之源的玉树土地上,有这样一首歌曲被藏家儿女久久传唱。十年涅槃重生,他们有太多感恩的话想说,音乐是他们选择的最为亲切的一种方式。
▪ 2021年“百年潮 看青海”网络视听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短视频大赛作品系列——《精彩青海》第5集 守望精灵( 《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自长云网)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1年3月由青海省广播电视局组织开展了“百年潮·看青海”网络视听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短视频大赛,活动旨在网络空间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生动展现全省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自3月征集作品以来,共收到来自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县级融媒体中心、影视制作机构等报送的193件作品,经过专家组评审,共有30部作品获奖。
《精彩青海》第5集 守望精灵(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出品)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