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178期)
本期亮点
今日美图
西宁的秋系列(来源:《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今日教育头条
▪ 青视矩阵: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在西宁召开 王建军 信长星提出要求(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9月27号,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在西宁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提出要求。省委副书记吴晓军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月霞主持,省政府副省长杨志文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王绚出席会议。
王建军强调,职业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择业、创业、就业作准备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深情嘱托。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要求,以职业教育的美好来引领受教育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构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观。要秉持新发展理念,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德技兼修的各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建设好青海、发展好青海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信长星指出,“十三五”时期,我省职业教育在稳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学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立足类型教育战略定位,着眼内涵式发展,着力抓好完善教育体系、改革体制机制、突出办学特色、强化教学保障等重点任务,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供需对接、师资共建、人才共育,为新青海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青海工匠”。
国内要闻一览(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9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在陕西西安举行。四年后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将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
▪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28日在珠海开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报道团队,多角度、全方位呈现本届航展。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开舱仪式27日在京举行。此次任务搭载了航天育种、空间生物实验等项目十余个。
▪ 2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批境外展品——氢能源赛车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顺利入境。
▪ 27日,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正式颁发,FAST望远镜工程、矮寨大桥、右江百色水利枢纽等30项工程获此殊荣。
▪ 水利部27日消息:受近期降雨影响,黄河发生2021年第1号洪水。自27日12时起,黄河中下游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每日教育新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监测学科领域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心理健康;每个监测周期为三年,每年监测三个学科领域。
▪ 日前,《北京市定价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拟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内容,同时备注“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的管理,参照执行”。
▪ 近日,天津市教委组织编制了《中小学课后服务体美劳教育活动菜单》,分为劳动教育、体育、美育三大项内容。在“劳动教育”菜单下,包括制作简单装饰画、制作窗花、包饺子等近40个项目。
▪ 日前,福建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15个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八条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各地遴选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优秀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安排部署“国庆”期间学校安全工作,要求重点关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及寄宿学生等群体,加强关心关爱和上下学交通安全教育。
青海教育特写
▪ 青视矩阵:特写 强化担当作为 着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引领发展、汇集思想、共绘未来。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为青海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代表认为,近年来,青海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次大会的召开必将为全省职业教育体制培优增值赋能。
▪ 青海日报:青海确定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硬指标(《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全省中小学生于2030年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省教育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强调,《健康青海行动(2020年-2030年)实施方案》对青少年健康行动作出具体安排,各地各校:
★要多形式教育引导家长和中小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要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中小学校要让每位学生掌握1项-2项运动技能。
★要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要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亲子教育话题
▪ “双减”后,一定要让孩子做三件“无用的事”(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1年9月12日第4版家教周刊,内容略有删减作者 | 孙宏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庭作业减少了,课外班不能去了,原本忙忙碌碌的孩子们一下子空余出很多时间。一时间,许多家长感到手忙脚乱,不禁发愁这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办。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学习类培训并不与孩子的学业成绩直接挂钩,而仅有好成绩的孩子未必快乐。要养育出身心健康、情绪积极的孩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保障孩子的运动、玩耍和劳动。
一定要让孩子做三件“无用的事”
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合作、宽容、坚持、耐心、诚实、责任心等品质都是成功的要素,友情、亲情、自由、乐观、健康、自尊、品味等也是幸福的因素。这些品质、素养、情感,在人生路上甚至超过了智商的作用。
第一是运动
运动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3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运动状况研究发现,运动时间是否充足与学习成绩高度相关。
第二是玩耍
孩子需要自由自在的时间,但玩耍、休闲在家长看来常常最没意义,孩子的休闲要么被忽略、要么被安排。其实,“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很多看似无用的休闲时光,正是滋养孩子成长的精神养分。
第三是劳动
劳动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发展,减少感觉统合失调导致的学习障碍。这些障碍在12岁之前加以训练是可以纠正的,12岁以后往往难以改变。而且,眼里有活儿的孩子更善于观察,善于换位思考,爱劳动的孩子心中有他人,也更有责任心。
每日连载专栏
▪ 百年瞬间:汶川紧急救援(《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021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每日教育新闻》编辑每期综合节选并连载此专题,感谢关注!
音频:汶川紧急救援
汶川地震纪念碑
2008年5月12号14点28分04秒,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以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地震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统一调度下,全国各路救援大军迅速赶赴灾区,片刻不停地展开了一场紧急的生死救援。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王亮是最早抵达震中映秀镇的记者之一。
解放军官兵迅速抵达汶川地震灾区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在巨大灾难面前,每一次对生命的寻找,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救援,都让人刻骨铭心。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深深的哀悼,既是举国同悲的纪念与警醒,更展示了一个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强不屈的决心与力量。
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汶川大地震
每日天气关注
▪ 中央气象台预计,27日20时至28日20时,黑龙江西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西部、江汉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