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年9月15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171期)

来源:长云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长云原创等新媒体资讯作者:鲁海曦  蔡生霖(实习编辑)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1-09-15 查看数0

本期亮点 

今日美图 —— 红色地标系列

▪ 人民日报:收藏!百年党史里的红色地标(《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综合节选)

100年来,从五十几名党员到95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上海、嘉兴、广州、武汉、莫斯科、延安、北京……历次党代会都在哪里举行?每日一图,探寻我们如何走过万水千山!


本期教育特稿

▪ 习近平勉励中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之栋梁(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社微博《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综合节选)

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绥德实验中学,观看同学们练习书法、体育锻炼,同大家亲切交流。习近平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靠不断提高人民精神素养,基础在于教育。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办好教育,使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更加适应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每日教育新闻

▪ 9月14日,以“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为主题的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人社部日前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从事按照学科类管理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按照非学科类管理培训的须具备相应职业(专业)能力证明。首次提出了建设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触碰“歧视、侮辱学生,存在虐待、伤害、体罚或变相体罚未成年人行为”等11类行为“红线”且情节严重的,查实、审核后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公众号、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综合

▪ 据国新办吹风会消息,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3000多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00多万名。(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近日,人社部、教育部发文部署推进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明确突出评价实验能力和工作业绩,对论文、专利数量不作硬性要求,注重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技术成果,注重实验创新意识和方法,注重一线实践工作经历等。(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国内要闻一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开幕式15日晚在西安举行。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李克强在北京协和医院考察并召开医学专家座谈会时强调,坚守医者仁心,弘扬科学精神专业精神,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要求对部分重点科室、部门工作人员实行闭环管理。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商务部消息,第130届广交会将于下月首次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展期时间为5天。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青海教育特写

▪ 青海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每日连载专栏

▪ 百年瞬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每日教育新闻》编辑综合节选)

2021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每日教育新闻》编辑每期综合节选并连载此专题,感谢关注!

音频: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设计总图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控制台操纵员胡世祥按下发射按钮,“东方红一号”随后升天

卫星成功发射的第二天,正在广州参加东南亚“三国四方”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刚走进会场就兴奋地向代表们宣布了“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

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从1958年提出设想计划,到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历时12年,中间一度停滞。1964年12月27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负责卫星研制的“581组”副组长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以及导弹发射的成功,应该尽快恢复被暂缓的卫星研制计划。

信中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的重视,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方案,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孙家栋:那个激动的心情确实没办法说,你可以想象,那个时候中国的条件能把第一颗卫星在那个年代把它弄到天上去,确实是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是感觉到扬眉吐气。

“东方红一号”音乐装置

1970年5月1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完成探测任务,停止发射信号,但卫星的轨道寿命并未结束。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卫星依然在太空运行,那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前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象征。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青海长云网网址-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