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166期)
本期亮点
今日美图 —— 红色地标系列
▪ 人民日报:收藏!百年党史里的红色地标(《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综合节选)
100年来,从五十几名党员到95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上海、嘉兴、广州、武汉、莫斯科、延安、北京……历次党代会都在哪里举行?每日一图,探寻我们如何走过万水千山!
本期教育特稿
▪ 新华网: 历次集中教育,习近平这个要求贯穿始终(《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综合节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了多次集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都作出了重要指示。历次集中教育,虽侧重点不同,但有一个要求贯穿始终——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习近平对此高度重视。
为群众办实事,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
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2016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为总要求,以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为具体目标。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历次集中教育,虽侧重点不同,但目标始终如一:一切为了人民。因此,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一要求,贯穿始终。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反复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为群众办实事,人民利益是第一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精准扶贫,推动厕所革命,推出养老、医疗、教育等众多改革举措……解决民生难题,办好群众的身边事,习近平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他心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奋斗目标。为群众办好一件小事,解决好一个难题,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就靠近了一点。
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习近平都要求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一直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高频词。2013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5次;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40次提到“人民”;2021年,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一词被提及了68次……
人民,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真抓实干、身体力行,切实为民解忧办事。
为群众办实事,真抓实干是关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实”。国以民为本。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来不得半点花拳绣腿、吸睛作秀。一个“实”字,饱含了习近平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在他心中,让人民幸福生活是“国之大者”。要把实事办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习近平强调,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青海教育特写
▪ 青视矩阵:全省教师工作座谈会召开 王建军讲话
青海近日热点
▪ 长云快讯:青海取得第十四届全运会首枚奖牌!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飞碟多向决赛中,青海运动员赵云凯取得银牌,这是青海省代表团取得的第十四全运会首枚奖牌。
▪ 青视矩阵:青海作为主宾省亮相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 青视矩阵:西宁市首辆流动疫苗接种车投入使用
每日教育新闻
▪ 近日,教育部会同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就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进行部署。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统一登记的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培训机构在完成非营利性机构登记前,应暂停招生及收费行为。(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线上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属于非营利性机构收费,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由政府制定基准收费标准和浮动幅度,并按程序纳入地方定价目录。(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确定36项竞赛活动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8月前。(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9月8日上午,教育部举行第六场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介绍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国家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和第37个教师节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安排,并发布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名单。(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国内要闻一览
▪ 截至6日,全国累计报告新冠疫苗接种总人数达到109500万,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7.6%,完成全程接种的有96972万人。12至17岁人群目前已经接种16228万剂次。(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国家卫健委7日表示:坚决杜绝将“二码联查”(健康码、接种码)和强制性接种捆绑。针对个别地区不允许未接种新冠疫苗人群进入超市等重点公共场所、学生被拒绝入校等现象,已要求各地及时纠正、避免“简单化、一刀切”。(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中国轮椅击剑女子重剑团体、中国乒乓球男子团体TT4-5级等13个青年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授予李豪、边静等32名运动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7日11时0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2星发射升空。(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近日,人社部、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实验技术人才职称评价要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着重考察实验技术人才对所在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和支撑作用。(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正式复函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
▪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这也是我国外贸连续15个月正增长。
每日连载专栏
▪ 百年瞬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每日教育新闻》编辑综合节选)
2021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每日教育新闻》编辑每期综合节选并连载此专题,感谢关注!
音频:“中国天眼”落成启用
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
2012年秋天,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随着一个叫 “大窝凼”的巨大圆形洼地一侧山顶的巨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土木工程部分建设正式开始。
南仁东:我们的FAST台址“大窝凼”洼坑,是我们从300多个候选洼地里面挑选出来的,我们非常幸运,我们选到了一个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最适合FAST建设的台址。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天文学家为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准确可靠,经常要依赖外国的先进设备和数据。1994年,当时尚在日本担任客座教授的天文学家南仁东提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以免让中国在宇宙探索中受制于人。
南仁东: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大窝凼”原貌
为了选址,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几乎踏遍了贵州大山里的所有洼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回忆,当初他刚看到相关立项文件时,就被项目的创意和难度深深震撼。
姜鹏:它是一个500米直径的索网,它还能变形,而且它要求的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这在我当时的认知范围内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甚至觉得这个项目可能是一个忽悠人的项目。
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让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
贵州平塘“大窝凼”,建设中的FAST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日夜攻坚,一朝突破。2016 年 9 月 25 日,被称为“中国天眼”的FAST工程终于落成启用,22年的艰难坎坷最终铸就了这个国际天文学领域的奇迹。而这一切,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前,南仁东已罹患肺癌,并在手术中伤及声带。患病后,他依然带病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让中国睁开“天眼”,自己却永远闭上了双目。
工人正在安装FAST的反射面板,具有透光透水的特性
截至2021年3月29日,FAST已发现300多颗脉冲星,并在众多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突破。2021年3月31日0时起,“中国天眼”开始接受全球天文学家的观测申请,正式向全球开放。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南仁东的妻子郭家珍说,每当遥望夜空,她都感到格外亲切,因为,天空中有一颗星是在为她闪亮。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