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湖赛”专刊-1(7月12日版)】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150期)
本期目录
观看“环湖赛”
▪ 回看: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及西宁绕圈赛
2021“天佑德杯”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于7月11日至7月18日在青海省境内举办,7月10日在西宁市海湖体育中心举办开幕式,7月18日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举办闭幕式。赛事全程共8个赛段,途经西宁、海东两市,海北、海南、海西三州,总距离1439公里,其中比赛距离1001公里,转场距离438公里。来自全国16支队伍参加比赛。
▪ 【赛程直播目录】
7月10日 10:00 开幕式
7月11日 12:35 西宁绕圈赛
7月14日 12:35 直播 贵德至龙羊峡赛段
7月16日 12:35 直播 青海湖至茶卡天空一号赛段
7月18日 12:35 直播 德令哈绕圈赛
扫码观看回放
关注“环湖赛”
▪ 青视矩阵:第二十届环湖赛隆重开幕 王建军 信长星 杨宁启动开幕装置 信长星 大卫·拉帕蒂安 杨宁致辞(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视频回看:(7月10日)上午,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宁隆重开幕。
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省委副书记吴晓军,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陈瑞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黄元,副省长杨逢春,省军区副政委杨科祥等省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宁,以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黑龙江,海南等省市区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参加本届环湖赛的16支代表队的车手代表骑着自行车登台亮相,赢得现场一片欢呼声。据了解,本届环湖赛共8天,8个赛段,赛事全程总距离1439公里,其中比赛距离1001公里,转场距离438公里。
▪ 青视矩阵:魅力环湖赛 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一赛段开赛(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视频回看:(7月11日)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一赛段开赛
7月11日,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首日比赛在西宁市海湖新区拉开战幕,首场比赛是西宁绕圈赛,本赛段车手骑行8圈,途径五四西路、光华路、海晏路、新宁路,全程共109公里。
▪ 长云网:西宁绕圈赛 黑马杀出 侯栋乙夺冠(《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刘羿楠)2021年7月11日,2021“天佑德杯”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宁正式开赛。经过2小时22分04秒的激励较量,iGPSPORT-瑞豹车队152号车手侯栋乙在大团冲刺中先拔头筹,夺得赛段冠军。
此次比赛中,青海天佑德车队23号车手李自森虽然屈居亚军,但凭借自己在今天三个冲刺点的优异表现,赛后暂列总成绩榜和冲刺积分榜首位,穿上“天佑德”总成绩黄色领骑衫和“卡美尔体育”冲刺王绿色领骑衫;来自中国喜德盛车队的165号车手黄京获得赛段第三名。赛段“青海农信”青年最佳白色领骑衫归属甘肃银行队,同样在今天比赛里有非常好表现的4号车手彭鑫。
2020年,西宁市政府与环湖赛组委会签署西宁市作为环湖赛开幕式永久举办地协议,旨在通过“赛事+品牌+城市”,通过赛事名片擦亮城市名片,为西宁城市发展赋能。2021年,车手们也从有着夏都美誉的西宁出发,赛事全程共8个赛段,途经西宁、海东两市,海北、海南、海西三州,总距离1439公里,其中比赛距离1001公里,转场距离438公里。7月18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收官并举行闭幕式。
▪ 长云网:甘肃银行小将彭鑫山顶终点冲刺夺冠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刘羿楠)7月12日,2021“天佑德杯”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二赛段——“吉路尔轮胎”西宁-互助十二盘,车手们为大家奉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爬坡大战,青海天佑德车队战术得当,21号车手张志善与甘肃银行车队小将4号彭鑫在十二盘顶峰展开对决:最终彭鑫在最后30米的冲刺中战胜张志善夺得赛段冠军,张志善惜败于对手获得亚军,第三个过线的是来自河南巴迪瑞队53号李博安,获得赛段季军。
“吉路尔轮胎”西宁-互助十二盘赛段,是本届环湖赛的第一个爬坡赛段,也是唯一一个山顶终点赛段。比赛全长162公里,海拔爬升将近1200多米,途中共有一个冲刺点和一个特级爬坡点。冲刺点设在赛道61.3公里处,而特级爬坡点则位于终点——十二盘顶峰。
▪ 青海日报: 省气象局 本届环湖赛期间天气总体对赛事无明显不利影响(《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做好第二十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环湖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青海省气象局提前着手,认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
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在比赛期间,除第四、第六赛段有小雨或阵雨天气外,其余赛段比赛期间天气多以晴或多云为主,天气总体对赛事没有明显不利影响。
▪ 青视矩阵:赛段掠影 山青水秀 幸福西宁(《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西宁作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夏都,享有世界凉爽城市的美誉;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被誉为高原明珠。西宁,这座高原古城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纵横交错、畅通无阻的道路使西宁城市交通四通八达,50.7公里地下综合管廊、21.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试点区、城区绿化覆盖率40.5%、空气质量连续5年位居西北省会城市前列……一组组带有民生温度的数字,串联起了西宁绿色的山、绿色的水和绿色的生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自信心不断攀升。
西宁着力打造三个经济增长极和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经济发展前景喜人。随着多巴城市副中心、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区的建设,这座城市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国内国际航线和不断完善的铁路路网系统,让西宁逐步成为西部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每日教育新闻
▪ 日前,教育部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读本使用工作,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铸魂育人的实际行动,推动大中小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暑期临近,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指导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提出2021年暑假高校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引导高校学生增强“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在暑期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健康生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深圳将试点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以基本看护为主,试点学校可合理收费。(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近日,由“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任校长的丽江华坪女高面向全国招聘18名紧缺急需人才。(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国内要闻一览
▪ 鉴于当前防汛形势,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作为首支抵达日本东京的中国奥运代表团队伍,中国帆船帆板队11日开启赛前准备工作,并正与赛会组织方沟通解决入住酒店的防疫漏洞问题。(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截至11日20时,“祝融号”火星车已累计行驶超400米。同时,正在为“祝融号”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服务的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353天,地火距离3.707亿千米。(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11日,中国乒乓球队结束东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热身赛,陈梦、马龙等8名队员将出征东京。(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近日,搭乘嫦娥五号旅月的“太空稻”在华南农业大学迎来收割,未来有望成为我国100%原创的水稻新品种。(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11日是第32个世界人口日,国家卫健委当天介绍,我国妇幼健康水平已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儿童生命健康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来源:央广网公众号)
▪ 北京时间12日日落以后,月亮、金星和火星将团聚在西方的天空中。届时,金星与月亮会组成金星合月的美丽景观,只要天气晴好,面向西方天空,人们凭借肉眼就能欣赏到这幕美丽的星月童话。(来源:央广网公众号)
青海教育特写
▪ 青视矩阵:“书香青海·红色阅读永远跟党走”全省农牧民诵读比赛举办(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7月8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举办,以“书香青海·红色阅读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全省农牧民诵读比赛决赛在西宁圆满落幕,来自全省8个市州的22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决赛。此次诵读比赛旨在充分发挥农(牧)家书屋在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比赛活动吸引群众走进农(牧)家书屋,阅读红色经典、学习党史知识,打造基层党史学习教育阵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青海教育公告
▪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本科批次B段艺术类一志愿投档情况公告(来源:视讯青海公众号)
▪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本科批次B段二志愿投档情况公告(来源:视讯青海公众号)
▪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提前本科批次B段艺术类二志愿投档情况公告(来源:视讯青海公众号)
▪ 青海计划招募100人!教育部最新通知(来源:视讯青海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充分利用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银龄讲学计划将招募4500名讲学教师援助脱贫地区等县镇和农村学校。其中,青海省计划招募人数为100人。讲学教师服务期间人事关系、现享受的退休待遇不变。按月发放工作经费。对于讲学期间表现优秀的,在评优表彰等方面优先考虑。
(点击阅读原文)
时评“环湖赛”
▪ 时评: 用环湖赛讲好中国故事(来源:海东日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就青海而言,谈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非环湖赛莫属。并且以环湖赛目前的影响力,是在国际上讲好青海故事尤其是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作为最有价值的中国品牌赛事,用环湖赛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重大。
首先,要用环湖赛讲好“中国发展故事”。
历经20年风风雨雨,环湖赛已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国际品牌赛事。然而第一届环湖赛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举办的。在此之前,青海省并没有举办任何大型赛事的经历,更大的困难考验着政府和组委会人员。当时办赛经费捉襟见肘,环湖赛创赛之初,有些工作人员甚至睡在车里;当初的赛事组织“真不敢恭维”,因为使用的是传统的手掐秒表,好几个赛段运动员同时冲线,裁判只能凭经验估算成绩;记者和一些工作人员只能住在简陋的帐篷或车马店中,记者们连写稿的地方都没有。
如今的环湖赛在赛程赛制、组织管理、服务保障、赛事宣传等方面与国际化专业标准高度契合,并多次受到UCI高层和国际官员的肯定与赞扬。尤其是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活力、自信、集体精神和微笑,颠覆了他们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彰显出整个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民族的道德智慧。
其次,要用环湖赛讲好“中国奋斗故事”。
首届环湖赛时,仅设了9个赛段,总里程为1391.4公里,仅有国内外12支代表队的近100名选手参赛。
从首届2.5级逐步到2.3级再到2.HC级,赛事级别的提升,带来的是可以看得见的影响力,这是环湖人主动对标环法赛等百年赛事的结果。随着环湖赛影响力日益扩大,海外选手将这一项世界上海拔最高,现场观众最多,赛段沿途自然、人文景观奇异的赛事不断介绍到国际自行车界。今天,法国、美国、马来西亚、英国的媒体人全程参与播报,这无疑是对青海人努力奋斗的肯定。
环湖赛的成功举办,还直接促进了赛事举办地和周边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仅西海镇就有数十家自行车俱乐部,环青海湖自行车骑行人数突破50万,消费产值达到3个亿。旅游业已成为青海战略性支柱产业,体育对旅游业贡献率达到60%。
再次,要用环湖赛讲好“中国幸福故事”。
竞技体育的魅力,并非只来自于荣誉和胜利,还有在追求胜利途中迸发出的永不熄灭的精神火花。
同样,环湖赛所释放的奋力拼搏、众志成城、向往荣誉的体育精神,也给贫困地区人民脱贫攻坚提振了精气神,凭借环湖赛这个载体,体育的正能量辐射到了全省各个角落,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围绕扶贫攻坚工作,赛事继续设置省道、乡村公路赛道,途经青海湖、祁连山、连城、腾格里、巴丹吉林等自然保护区,有古道、关隘、长城、花海等人文自然景观。可以与各承办地合作,共同打造好100个美丽城镇、1000个美丽乡村、一万里扶贫之路,让人们在欣赏赛事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拥抱自然、拥抱绿色、拥抱富裕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青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奏响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奋进强音,谱写出“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铿锵乐章,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脱贫攻坚青海答卷。环湖二十载,越骑越精彩。环湖赛将继续带领脱贫后的青海乘风破浪,讲好中国人民幸福路上的故事。
最后,要用环湖赛讲好“中国生态故事”。
青海湖令人如痴如醉的生态美景,迷倒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自行车运动健儿和闻讯赶来看比赛的省内外游客。青海立足打造“世界级高原户外运动胜地”和“最让人向往的新兴体育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厚植生态文明理念,推动青海生态旅游示范省创建。
在青海“生态体育”赛事的架构中,从政府层面大力发展陆上、水上、冰上、雪上、沙上、草上、马上、车上等户外运动,带动了体育与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正在形成“一湖引领,两轴驱动;一点示范,四季贯穿;一带延伸,多极支撑”的发展体系。环湖赛使大家更加关注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环湖赛已经成为中国景观体育、绿色体育的杰出代表。人们慢慢发现,生态体育让很多地方有了撬动发展、寻求改变的支撑点。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考察青海时强调,“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青海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分量很重。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环湖赛正成为青海体育人努力奋斗的新坐标。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