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年7月7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147期)

来源:长云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长云原创等新媒体资讯作者:鲁海曦  王维宁(实习编辑)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1-07-07 查看数0

本期目录


长云视频精选——打卡红色地标》系列

▪ 格尔木:将军的铁锹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这里是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迎迎”的故乡和奖牌用玉青海昆仑玉的原产地。说起格尔木市的建设,有一个人的名字就会不断被提及,他是格尔木的奠基人,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当时的中国地图上,格尔木还只是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带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只有在阿尔顿曲克转场的少数牧民游牧至此。自西藏运输总队在格尔木河畔搭起第一顶帐篷开始,格尔木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们用他们的无私与奉献、智慧与汗水、生命与担当,逐步奠定了格尔木城市的雏形,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竖起了坚实的根基。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慕生忠将军,“一把铁锹”的故事由此流传。

(来源:视讯青海综合青海广播电视局、青海广播电视台,《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每日教育新闻 

▪ 7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当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青年论坛开幕式以在线形式举办。(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2021—2022学年全国计划选派2.1万名教师到“三区”支教。(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创建工作的通知》。(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近日,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拟奖励名单,包括全国优秀教材1000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00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公示期为2021年7月2日至2021年7月21日。(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国内要闻一览

▪ 7月6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官方网站(http://www.cpc100summit.org)正式上线。(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工信部发布信息称,将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深化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各项工作,全力推进“断卡”等行动。(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7月6日,中国游泳队公布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共30名运动员参加游泳项目34个小项比赛。(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全国重大水利工程、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一期6日正式通水,标志着227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灌区再次扩容,有望解决川中近225万人的缺水问题。(来源:央广网公众号)


青海教育特写

▪ 青视矩阵:青海省教育系统落实国家“五项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相关工作目标部署和要求,省教育厅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十项具体措施,有效保证“五项管理”工作在校园落地生根。(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 视讯青海:西宁市城区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分段(《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详情点击 阅读原文

▪ 西海都市报:西宁市一所示范性完全中学竣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连日来,西海都市报融媒体平台收到家长的来信,了解咨询西宁市光华中学的招生事宜,为回应考生和家长的关切,记者采访了西宁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今年9月,西宁市光华中学开始招生,学校是一所示范性完全中学,办学规模42个班。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完善西宁市海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片区内居住人口入学需求,西宁市教育局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西宁市光华中学,目前学校已全面竣工,计划今年9月开始招生(初一年级4个班,高一年级6个班)。

就家长和学生关注的师资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西宁市光华中学教师队伍由市属部分学校选调的优秀师资及公费师范生组成,老、中、青的年龄结构使教师队伍既有丰富的经验传承,也有勃勃的生机活力,给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日热点话题

84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中国没有哪座桥像卢沟桥一样让亿万同胞刻骨铭心。它曾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501座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巍然屹立。然而,关于这座桥的记忆在84年前被彻底改写,1937年7月7日,借口有士兵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失踪日军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国守军严辞拒绝后日军武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从此日本侵略者手擒屠刀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大半个中国支离破碎、生灵涂炭,面对残暴的侵略者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愤然反抗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按照1937年的比价,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而精神创伤则无法用数字加以计算。

今天,七七事变84周年

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

我们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民最懂得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对祖国的捍卫与热爱对和平的维护与珍惜从未动摇。今天,让我们向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 领诵归来的她,有了新的努力方向(来源:新华社,《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冯琳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她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4名领诵员之一。2日,记者来到冯琳所在学院采访。

即便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冯琳要想在7月1日当天展现出最佳状态,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冯琳告诉记者,在正式登台前,她和小伙伴们经历了2个多月专业训练,包括发声和朗诵、形体站姿、心理辅导等。

冯琳说:“我们千人献词团是一个集体,整个训练大家团结在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在广场上的朗诵能够精神饱满、清晰整齐地发声,是因为我们的背后有很多不同领域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训练过程中,我也曾遇到低谷期,多亏老师的疏导、搭档的交流,我才克服了困难,带着大家的期望不断前行。”

在千人献词团背后的专家指导团队中,有曾为《舌尖上的中国》配音的艺术家李立宏。为了让大家能够真切理解朗诵稿,指导团队曾带着孩子们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李立宏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指导千人合诵。“7月1日的合诵是训练以来孩子们状态最佳的一次,听到第一声我就知道今天大家的情绪最饱满。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蜕变成长,我自己也得到了升华,这个记忆终身难忘。”李立宏说。

冯琳的舍友也是千人献词团的一员,她告诉记者:“我和冯琳是浙江老乡,在参加艺考时就认识了,她为人非常善良,经常帮我们带早餐、取快递。我们这次能够参加千人合诵,很激动也很幸运。冯琳的专业能力很强,我为她感到开心与自豪。”

冯琳说:“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深感幸运。毕业后,我一定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贡献青年的力量,做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用脚步去丈量这个时代。”


每日连载专栏

▪ 百年瞬间: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人民代表(《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综合节选)

2021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每日教育新闻》编辑每期综合节选并连载此专题,感谢关注!

音频: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人民代表

新中国第一次普选人民代表

1953年4月2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出《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选民资格若干问题的解答》,拉开了新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的序幕。从中央到每一个基层的政权单位,都成立了选举委员会和选举工作组。

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国新:选举法起草委员会的工作节奏非常快,一月中旬决定,到二月,不到一个月,二十多天就拿出来了选举法。这个选举法,周恩来报给毛泽东,没有别的意见,就是有人提出来,这个选举法的名称应该加上“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毛泽东代表当选证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怀仁堂前合影

这次全国基层选举工作,从1953年4月开始全面铺开,到6月份顺利结束,全国近6亿人参加选举,选出基层人民代表550多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准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人民民主迈出的重要一步。


生活提示

▪ 中央气象台7月6日18时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7月6日20时至7日20时,河南、湖北、陕西、重庆、四川、海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 今日小暑

北京时间7月7日5时5分迎来“小暑”节气,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其中,7月11日开始进入“三伏”中的头伏。专家建议,天气炎热,要注意保证充足睡眠;中老年人应避免过度劳累,警惕心力衰竭。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青海长云网网址-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