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高考专刊-1(6月7日版)】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126期)

来源:长云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长云原创等新媒体资讯作者:编辑 鲁海曦  实习编辑 王维宁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1-06-07 查看数0

本期目录

                           

长云热图


今日教育新闻 + 今日国内要闻

▪ 7日,2021年全国高考正式开考。今年,全国共有1078万考生,考点7200多个(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青海省今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一共有48310人,考区设省内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果洛州等8个市州33个考区,省外青海石油管理局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1个考区,青海相关共计34个考区,49个考点,1666个考场。其中,果洛州报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共891名;针对果洛地区5月22日以来频繁发生地震,余震时有发生,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及时请示教育部调整果洛高考组考方案,在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操场设置一个考区,设31个“帐篷考场”及4个备用隔离“帐篷考场”,共计35个考场。(来源:视讯青海)

▪ 孙春兰:确保高考安全顺利举行 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考点、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检查高考准备工作,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有关部门高考组织准备工作情况汇报。

孙春兰在检查高考准备工作时强调——

确保高考安全顺利举行

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日到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考点、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检查高考准备工作,实地察看考生入场体温检测和身份识别、考场布置和隔离考场设置、试卷运输保管和分发等工作,了解考务指挥、考试综合管理平台运行情况,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有关部门高考组织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高考组织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高考平稳顺利举行,确保广大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健康。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考场、考务人员数量增加,组考工作任务繁重。

孙春兰指出——

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特别是近期出现疫情的地方,要加强考生精准分类管理,对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考生,经专业评估、符合条件的可安排在救治场所或隔离场所考试,严格实行闭环管理,切实做到不因疫情影响高考、不因高考引发疫情传播。要加强洪涝、地质灾害等极端天气的预判,制订周密的工作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和模拟演练,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要做好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暑降温等保障工作,为残疾考生等困难群体提供便利。

孙春兰强调——

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要确保考试安全,强化试题试卷安全保密,依法严厉打击冒名顶替和各种考试舞弊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担当负责、协调联动,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任务,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 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高考考生,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预留足够赴考时间。(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6日晚,《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开播。来自全国高校的100名选手现场竞答,1000多万名大学生同步在线答题,以晋级比赛的形式,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日前,教育部联合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相关单位共同启动开展“2021高考护航行动”,全面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保障、政策宣传、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教育部近日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6起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近日,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通过组织艺术院团演出、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未来6G业务将形成全息通信、感官互联等八大业务应用。(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5日,中(国)老(挝)铁路最后一座隧道贯通。至此,全线167座隧道全部贯通,预计今年年底建成通车。(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通车后,从云南昆明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当日通达,沿线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也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 6日,“冬奥来了”全媒体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全媒体行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打造。(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云南省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消息,截至6日9时9分,15头北迁亚洲象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西北部活动,目前人象平安。(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国际泳联代表大会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中国首位跳水奥运冠军周继红当选副主席,成为国际泳联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主席。(来源:新华社公众号)

▪ 针对2021年全国高考的新形势新特点,公安部交管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对送考车辆发生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教育警告后及时放行;对发生交通事故的,按照“先考试后处理”的原则取证后先予放行,事后妥善处理。(来源:央广网公众号)

▪ 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表示,国家已批准将科兴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年龄范围扩大到3岁以上。国家卫健委将组织有关专家根据中国现在疫情需要和人群构成,有秩序推动不同年龄组的疫苗使用。(来源:央广网公众号)


关注高考 考场内外

▪  快看!2021年高考作文题汇总来啦(来源:中国教育报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每每到语文考试结束,很多人最想知道的便是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啥!奉上高考作文题目,看看如果是你参加考试,会怎么写这些题目?

2021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考十大答题技巧、十大注意事项,转给同学吧!(来源:共青团西宁市教育局委员会公众号、《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高考十大答题技巧

一、难题先跳过手热好得分

二、开头最易错回头可救分

三、时间很宝贵掐表做综合

四、审题别偷懒用时别吝啬

五、相信第一感改动需谨慎

六、步骤写清楚分分要计较

七、答题看规则草稿要规范

八、字迹要工整

九、积极暗示多发挥易超常

十、保持好的心态平常心对待。

最后忠告学生考前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①临考试的前一天,用一张纸或硬卡片列出考场需要带的东西,每次去考点前都要按所列进行检查。如有可能要在考前先去一下考点,找一下考场,熟悉一下环境。

②考试那天,要穿着舒适,不要使服装的色彩和样式特殊,以免引起考生及监考老师的过多注意,以免答题分心。

考试策略

①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以免弄错某一项内容丢分,考后令人遗憾。

②答题时先易后难,稳扎稳打。做题时最好一次成功,不要期望全部做完后,再认真检查(往往时间不够),就是有检查时间,也不要盲目改正答案,因为做题时第一印象成功率较高。

③只要不倒扣分,尝试回答所有问题。

④检查技巧,主要检查有没有漏做的考题,涂卡有无对错题号的。

高考规范答题十大注意事项

不能错位答题

考生答的是第一题,但是答题卡上却做在第二题的位置上,由于高考实行网上分题阅卷,阅卷老师只能看到他所评试题区域内的答案,所以答错位的题评卷老师无法正常阅评,建议考生在答题之前一定要对准答题卡的位置。

字迹不清影响判卷

考生答题时,字迹不清晰或者涂选择题的时候涂得太轻,都容易造成答案扫描后不清楚,影响老师判卷。另外,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

勿忘写作文题目

有的考生有先写作文、最后总结作文题目的习惯,高考时候由于紧张,容易忘了题目,但是在高考评卷时,如果没题目直接扣3分,建议考生写完语文和英语作文时一定要重点检查题目,以免无谓失分。

要“踩”到给分点

政治、历史的论述题或者物理、化学的大题都是按照得分点给分,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层次清晰地表明各点内容,不要整体一大段地回答一个面。

按题目要求答题

考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题目时容易疏忽,如数学考试中要求写概念和运算,而考生只写了结果而不写简要的过程。还有,在英语考试的改错题中也容易出现此类问题,不按照试题的要求正确标出错误内容,这样就算答对了也不能得全分。

解题格式要规范

考生解题格式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学会用学科术语答题,不能随心所欲地用口语作答。

能做的步骤一定做

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考试中,很多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而且大题的前一、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看到不擅长的内容就放弃,这样不合理。

答题卡涂写要规范

按照要求,答题卡只能用2B铅笔涂写,有些考生不按照答题卡要求涂写,涂得过重过轻都有可能影响得分。在填涂答题卡时,最好轻重大小都能一致。另外,建议考生在选择题全部做完以后首先将答题卡涂完。

回答完整选考模块

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涂写选做题的序号。有的考生看到第一模块的某道题简单,答完后又看到第二个模块中的某道题简单,每个模块都答一部分,却又没有回答完一个完整的选考模块,这样几乎是无效劳动。

根据分值多答要点

高考评卷时,解答题是根据考生的答题要点“踩点给分”。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高考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这样避免出现“踩分点”不全。

高考答题四大必知秘籍

秘籍一:拿到试卷先做啥?

拿到试卷首先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一般规定,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之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试题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老师提出的要求及更正试题错误之处。接着将试题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秘籍二:争分夺秒可取吗?

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虽然考试时间对考试结果影响很大,但是这种方法不妥当。因为回答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问题,必须让头脑冷静下来。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题,就必须暂停5至10秒钟,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同时认真地读下一道题。

秘籍三:哪些题需要放弃?

绝对答不出的问题,就干脆放弃,这叫“弃卒保帅”。绝对答不出的题,磨半天也是徒劳,放弃它,而在会做的题上确保高分,才是高考获胜的战术。那么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呢?有经验的老师认为,决定放弃的时间是每道题所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

秘籍四:答不出如何处理?

想不出答案时,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拐个弯解决问题。例如:在写英文作文时,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译成英文,就可以应用这个,“直抒胸臆”→“说话直接”,结果就能顺利写出“let'stalkfrankly”这样的句子了。像这样,只须改变角度,就能简单解决束手无策的问题。无法答出问题时,将各种条件从多角度来进行检查,也许能找到解题的“钥匙”。

如何克服考试期间紧张感

考试时紧张会直接影响到知识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考生的考试成绩。小编介绍几种克服考试紧张的方法,考生不妨试一试。

深呼吸法:考前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站立眼微闭,全身放松,深呼吸,同时默念“1―2―3”,心想:放松、放松。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扮怪脸法:找一稍偏僻的地方扮怪脸,歪嘴扭唇、抬鼻斜眼,放松面部肌肉。如能面对小镜子看到自己的古怪神态,一定会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一切牵肠挂肚的念头都消失了。

精神胜利法:心里想,我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发挥超常,考出好成绩。我考不好,别人也不怎么样。反而会降低压力,保持平常心。

临场活动法:由于正常的紧张情绪也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可以在考试前稍稍活动活动,使热量散发。可走动、小跑、摇摆、踢腿;可以双手握紧再放开,让全身肌肉缩紧再放松;可在考试过程中用力拧一下身体的某一部位。这样紧张情绪会渐渐消失。

闭目养神法:闭目,舌抵上腭,经鼻吸气,安定神情。可以设想一个人走在幽静的森林里,恬然自得。

凝视法:确定一个距离较远的明朗的物体,凝神并细心地去分析、琢磨其颜色与远近。

漫画消遣法:可翻翻夸张、逗趣的一些漫画作品,促使心情开朗、情绪高涨,重新占据优越感,恢复自信心。

自我暗示法:“我已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考坏的”、“紧张是胆小鬼的行为”。

类比法:“我考试紧张,任何人考试都紧张。”对此自己不妨泰然处之。

联想法:紧张时,想自己曾经做过成功的事,回想成功时的心理体验,这样会感到非常满足,从而消除紧张。


关注高考 生活提示

▪ 【长云关注 高考气象】 高考气象服务专报(第3期)(来源:长云网)

长云网讯 (融媒体记者 鲁海曦)5月底6月上旬,青海省内各地天气情况复杂多变,果洛地区余震时有发生,为服务广大考生顺利迎接高考,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联合青海省气象局持续关注省内各高考考区的天气走向并公开发布《高考气象服务专报》。

据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普招处负责人吴海青介绍:从5月28日开始,青海省气象局共报送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高考气象服务专报》4期,综合分析历年来青海省降水和气温情况,预测发布高考期间“专项天气趋势预测及气象灾害风险预估和防御预警”等内容。根据“气象专报”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前做好青海省各考区相关考务安排,确保青海高考准备工作有序平稳进行。

据记者了解:青海省今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一共有48310人;考区设省内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果洛州等8个市州33个考区,省外青海石油管理局甘肃省敦煌市七里镇1个考区,青海相关共计34个考区,49个考点,1666个考场。其中,果洛州报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生共891名;针对果洛地区5月22日以来频繁发生地震,余震时有发生,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及时请示教育部调整果洛高考组考方案,在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操场设置一个考区,设31个“帐篷考场”及4个备用隔离“帐篷考场”,共计35个考场。

六月上旬省内综合降水量分析

据青海省气象局有关青海省历年平均降水量(19.0mm)最大降水量(1986年40.2 mm)、西宁市历年平均降水量(22.0 mm)、震区玛多县历年平均降水量(18.0 mm)等数据预测,6月上旬西宁、海北、玉树、果洛中南部及天峻、互助降水量偏多,其余地区偏少,其中海西西部最少。降水时段将主要集中在7~9日。震区玛多县主要有2次明显降水过程,降水强度为小到中雨(雪)。

六月上旬省内综合气温分析

据青海省气象局有关青海省历年平均气温(10.3℃)、最高平均气温(2014年13.4℃)、最低平均气温(1970年7.6℃)、西宁市历年平均气温(12.6℃)、震区玛多县历年平均气温(4.1℃)等数据预测,6月上旬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相比,玉树东部、果洛西部略低,省内其余地区正常略高~偏高,其中海东大部、海西中西部及海南大部偏高1.2~1.5℃;震区玛多县平均气温3.9℃,较常年偏低0.5℃。

省内33个考区高考期间3天天气预报

青海省气象台 6 月 6 日 17 时发布高考考区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06 月 06 日 20 时~06 月 07 日 20 时:海北北部和东部、海南 北部有小雨或阵雨,青海考区其余地区晴或多云。

06 月 07 日 20 时~06 月 08 日 20 时:西宁大部、海东大部、 海北、黄南、果洛中部、玉树中部有小雨或阵雨,青海考区其余地 区多云或晴。

06 月 08 日 20 时~06 月 09 日 20 时:海南北部、海西中部多 云或阴,青海考区其余地区有小雨或阵雨。


青海相关34个考区高考期间详细天气预报附表1~7

(表格来源:青海省气象局、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暖心提示:

青海省考试科目具体安排顺序:7日,语文、数学;8日,综合(文、理)、英语;9日,藏、蒙语文、民族汉考MHK。


青海考生考试科目图例

来源: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志华在中国气象局6月3日召开的每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建议家长、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警,针对可能出现的高影响天气,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从5月29日开始,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长云网、三江源客户端持续跟进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青海省气象局的消息发布了3期《高考气象服务专报》,及时准确详实的预报了天气情况。

明天,202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即将开启,希望青海各考区的莘莘学子们考试顺利,一切如意!

▪ 教育部和各省(区、市)开通 2021年高考举报电话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1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1年高考的问题线索。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省份

举报电话

开通日期

结束日期

教育部

010-66092315、010-66093315

常年开通

教育部考试中心

010-62790357

6月1

6月10

  

工作日白天(8:30—17:00):010-89193989-1 

晚上(17:00—次日8:30)及节假日白天:010-82837418

6月1

6月10

  

022-23769162(工作日830-11301330-1630
022-23769000
(其他时间)

6月1

6月18

  

0311-66007003

6月1

6月10

  西

0351-4862917

6月1

9月30

内蒙古

0471-3261904

6月1

6月10

  

024-86157002

6月1

6月10

  

0431-84605880
0431-84605981

6月1

6月10

黑龙江

0451-82376025

6月1

6月15

  

021-35367210

6月1

6月15

  

025-83235974

6月1

6月10

  

0571-88906609

6月1

6月10

  

0551-63609561

6月1

6月10

  

0591-86215628

6月3

6月12

江  西

0791-86765582

6月1

6月10

  

0531-86162757

5月21

6月10

  

0371-55610639

1月1

12月31

  

027-68880280
027-68880226

5月20

6月15

  

0731-88090301

5月21

8月31

广  

020-38627866

6月1

6月26

广  西

0771-5320540

61日至4日)
0771-5338937,5337897

65日至10日)

6月1

6月10

  

0898-65856801

6月1

6月30

  

023-67869200

1月1

12月31

  

上班时间:028-85156581;夜间值班:028-85174161

6月1

6月9

  

0851-85952963

6月1

6月9

  

0871-65154794
0871-65154141

6月1

6月10

西  

0891-6322440

(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
0891-6599817

(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

5月20

6月20

  西

029-85221751

5月20

6月9

  

0931-8805072
0931-8802172

6月2

6月9

青  海

省纪委监委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0971-6312917
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办公室
0971-6304890

6月1日

6月15日

  

0951-5559123 宁夏教育厅纪检监察室
0951-5559168 
宁夏教育考试院

6月1

6月10

  

0991-8758128

6月1

9月1


▪ 西宁晚报 西宁中高考期间严查严管噪声污染(《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西宁市政府决定在5月20日至6月24日中高考期间,实行特定区域噪声限制管制,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西宁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噪声严管期】6月7日至6月8日高考期间、6月21日至6月24日中考期间,居民区和考点周围建筑工地全天不得进行混凝土浇筑、土方挖掘拉运、建筑拆迁等产生较强噪声的施工作业,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产生超过环境噪声限制的标准,不得影响考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考试环境。

【噪声重点监管期】6月7日至6月24日期间(除上述高、中考6天外),居民区和考点周围建筑工地施工作业及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均不得超过环境噪声限制标准,不得影响考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限制管制期间,群众可对身边的噪音污染行为进行投诉,西宁已设专用投诉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举报电话为:

西宁市政府民生服务热线电话:12345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12369、6311110

城东区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8140110

城中区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8254110

城西区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6282110

城北区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5133110

湟中区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2232340

大通县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2723634

湟源县生态环境局举报电话:2480261


关注高考 青春组图

▪ 别留遗憾,拼了!(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今天,2021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1078万考生走上考场,向着终点做最后冲刺。回望青春,曾经为梦想拼尽全力的我们,真的很了不起!

看下面一组图,致敬再苦再累也从未言弃的自己↓↓↓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青海长云网网址-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