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78期)
长云教育视点
▪ 长云教育视点:小小绿色书屋发挥大作用(《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佩玉 实习记者 王维宁)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对绿水青山幸福西宁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群众对绿色发展理念及成果的知晓率,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城东区八一路街道办事处切实保障解决辖区实际问题,针对辖区低收入群体较多、周边小学生课后阅读机会较少的问题,打造“绿色生活·幸福驿站”公益图书室,最大程度发挥小小驿站的服务作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城东区的康南社区,在该辖区湟中路与南山东路的交汇处东北角,一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小房屋,格外引人瞩目,走进小书屋里通透、整齐、干净是给到记者的第一印象,书架上分门别类的摆放着儿童读物,这里便是城东区康南社区的孩子们课余时间获取知识的小天地。
该书屋由城东区绿发办牵头下,由八一路街道办事处康宁社区联合青海省加乐志愿者服务中心共同打造,青海省加乐志愿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戴君睿介绍,建立这个图书室,就是想给孩子们提供免费的阅读空间,提升阅读能力,促进亲子沟通,解决家长由于工作原因照顾孩子精力不足等实际问题,最大程度发挥小小驿站的服务作用。
绿色书屋的打造为所在辖区的孩子们放学早,家长又还没下班的“空白期”学生托管问题,充分发挥学校附近“绿色生活·幸福驿站”作用,通过志愿者服务打造公益图书室并开展“书香社区 照亮童心”阅读活动,为学生及家长提供一批精品书籍借阅、传看,培养社区少年儿童养成乐于读、自愿读的阅读习惯,还为孩子们提供了阅读空间,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普及绿色发展成果、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供贴心服务。
▪ 长云教育视点:青海油田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全面启动(《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滕萌 通讯员 张钰 董永祥)近日,青海油田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以视频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首次集中学习,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明禄主持学习并讲话,强调要提高站位、聚焦核心要义,加强督促指导,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油田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高原油田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上,油田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传达学习了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党委办公室负责人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李战明领学了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有关篇目。学习结束后,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向与会人员宣读了读书班学习计划,确定从3月19日至6月25日,读书班与每周五油田生产会结合开展专题学习,每月前三周进行理论学习,第四周进行研讨发言。由公司领导领学指定学习材料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每日教育新闻(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3月2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校园贷风险防范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将重点开展加强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培养,完善和落实大学生资助政策,坚决抵制不良校园贷行为,切实畅通正规校园信贷渠道等方面工作。
▪ 近日,教育部决定开展第四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在2021年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一建党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和现代节日,集中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
▪ 近日,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推出全国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行业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采用线上模式。截至目前,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报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
▪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发布春季消防安全提示,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灭火疏散演练。
▪ 据辽宁省教育厅消息,该省2021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超过80%,增加4万个优质普惠幼儿园学位。
▪ 近日,江苏省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青少年普遍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5%以上。
青海教育特写
▪ 长云网:青海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将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3月26日15时,青海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将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将介绍全省党史学习教育总体安排、进展情况和巡回指导工作部署进展情况。
▪ 青视矩阵:青海举办2021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
今天,青海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为企业和毕业生牵线搭桥。中铁五局集团、天露乳业等230家企业到场,共提供职位8500多个,行业涉及食品、化工、房地产、文化传媒、生物科技等。省内4家本科院校和8家高职院校的5000多名学生前来咨询求职。
国内要闻一览
▪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于5月7日至1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由中国商务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将参展,国际展区占比达75%,预计将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精品展。(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公众号)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台湾广播台海之声和“看台海”新媒体平台3月24日开播上线。台海之声覆盖祖国大陆东南沿海、台湾地区,使用汉语普通话、全天播音20小时。(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24日,全国首列以“熊猫”为主题的旅游列车在四川上线开展试乘体验,预计将于3月28日正式发车,首发线路为四川成都至贵州遵义的直达列车。(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据北京妇产医院24日消息,该院成功完成“中国首例”卵巢组织冻存移植后患者成功自然妊娠,孕周已经15周。(来源:央广网公众号)
▪ 民政部24日公布2021年第二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日前表示,已建立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馆,预计4月试运营,5月18日正式开放。(来源:人民日报公众号)
本期知闻热点
▪ 中国教育报:吃火锅,喝小酒,三星堆人生活这么惬意?和孩子一起听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揭秘! (中国教育报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每日教育新闻》编辑节选)
这几天,三星堆考古发现刷爆了中教君的朋友圈。伴随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揭晓,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于这片神奇的土地。
早在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2021年,三星堆“连拆6个盲盒”:绝美黄金面具、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丝绸、象牙……3月20日,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欢迎新朋友出土,三星堆的TA们“开口”唱起了电音。
三星堆里都有什么奇珍异宝呢?
青铜大立人
自1986年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相继被发现,人们对它的讨论便从未停止。“祭祀坑”出土大量震撼人心又富有神秘色彩的文物,更是引发世人大量猜测。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中,“青铜大立人”的知名度颇高。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双手手型环握中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猜测他的手中是否持有某种法器?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学界还没有定论。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新华社发)
专家讨论认为,“青铜大立人”手握的,可能是象牙,可能是玉琮,也有可能是权杖。而“青铜大立人”本身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服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其身份似乎是一位具有通天异秉的古蜀“大祭司”。
陶三足炊器
“陶三足炊器”盘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可盛水置物,足下可生火,看上去跟火锅类似。看到这件文物后,有网友表示:四川火锅可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还有网友讨论起三星堆人的火锅底料和配菜。
陶高冰豆
除了“陶三足炊器”,“陶高冰豆”也是三星堆常见的陶器。它身材修长,上面有一个浅坛,专家认为它也是装食物的器皿。关于盛食物的盘子做那么高的原因,专家推测可能和三星堆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夏商周时期还没有桌子这些比较高的家具,大多数人都是席地而坐,这种高柄的高度坐在地上拿食物正合适。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一些出现在之前发现的1号坑和2号坑,其他的分散在三星堆遗址各个区域,其中酒具种类繁多。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一套完整酒具。大的叫“陶盒”,相当于今天的酒茶壶,它跟“陶三足炊器”一样有三条腿,也可以在火上加热。它周围的叫“平行杯”,相当于今天的酒杯。
四川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再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亲历了三星堆最新六个“祭祀坑”发现和发掘的全过程,一起来听他揭秘考古发掘背后的故事。
展示台下发现新“祭祀坑”
1986年,在对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立人铜像、大型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精绝雄奇的文物。有人曾用“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形容三星堆。
1986年发掘完一、二号“祭祀坑”后,发掘不再是三星堆考古站的急迫任务,对已出土文物进行研究解读和消化,成了雷雨他们的主要工作。直到2019年12月,在一、二号“祭祀坑”的展示平台下面,挖探沟的考古队员碰到了三号坑的一个角。
雷雨:坦率地讲,刚开始我不相信是三号坑。后来一号坑、二号坑的发掘者陈德安下坑去看,一二十秒钟后出来说是大口尊。那时候感觉运气真的非常好,很多人搞一辈子考古,重要的发掘可能都碰不上一次。此后,考古队员顺藤摸瓜,先后在原来的展示平台下发现了6个“祭祀坑”。目前,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已发现500余件文物,包括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
金面具残片
雷雨介绍,“祭祀坑”一般有三层,第一层是象牙,第二层是青铜器,第三层是玉石器和海贝等。从2019年12月发现三号坑,一直到记者采访的当天,一年多的时间里,三号坑也只是清理到第一层。其余的五个祭祀坑,有两个清理到了第一层,另外三个还未清理到文物层。
雷雨:这样的坑在中国太难得了,“可遇不可求”。我们想在保护的前提下尽量科学地发掘,如果保护手段跟不上,宁愿暂时不发掘,所以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
最大挖掘工具仅有3厘米
面对曾经一出世就惊艳了世界的三星堆“祭祀坑”,国家和四川文物考古部门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此次考古发掘过程中,第一次启用了恒温恒湿的考古工作仓,将整个坑与附近的遗迹都囊括在内。
相较器物考古,雷雨表示,这种立体全面的考古意味着工作量的翻倍翻倍再翻倍。雷雨:我们挖填土的时候很小心,最大的工具是3厘米左右刃口的小锄头,最小的精细到和手术刀一样。
现在是考古的“黄金时代”
出土的文物会移交到修复室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移交给博物馆。这样的过程,对于从事考古工作三十多年的雷雨来说,再熟悉不过。每次文物移交,他心里都满含不舍。说起考古这份工作,他说,“既是享受,又是重负。”雷雨表示,民族自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的自豪,我们把中国五千年的故事乃至上溯到七千年八千年的故事讲好,把考古材料研究好,对民族自豪感的激发有极大促进作用。
当被问及考古领域的重视程度和国家实力有没有关系时,雷雨认为有绝对的关系。雷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来年,给人感觉考古现在不差钱了,这的确是我们考古工作者的幸运。很多人讲现在是考古的黄金时代,的确是这样。
生活提示
上海:25日起,60岁以上市民可预约新冠疫苗接种。(来源: 人民日报公众号)
哈尔滨:松花江哈尔滨段即将进入开江期,冰层已融化,市民切勿冒险涉江。(来源: 人民日报公众号)
今日天气:内蒙古东北部、西藏东部、西北地区中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东北地区中部、西藏东南部、西北地区东部、江汉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