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全国两会教育特刊-4(3月11日版)】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68期)

来源:长云网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长云原创等新媒体资讯作者: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1-03-11 查看数0

近日长云焦点

2021-03-04 15:00,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2021-03-05 09:00,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青海长云网络三江源客户端圆满完成会议直播。

扫描二维码 观看两次会议回放


聚焦两会国内要闻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3月11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现场直播。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媒体平台将同步直播。(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来源:央视新闻公众号)


聚焦两会教育视点

▪ 人民论坛网:两会国是厅 | 大力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委员等联组会时强调,“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这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基础研究不仅是创新的源头,也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抓手。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高校一直以来在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里不仅有相对完善的学科结构,互补共融的科研团队,也具有开展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创新发展,高校须加强基础研究的统筹谋划,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深化数学、材料、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研究,协调更多资源向优势基础学科集中,努力把创新的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清楚,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为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加强基础研究积累,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依托高校学科人才发展优势,顶层谋划基础学科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大项目、大成果、大团队、大装置等建设培育工作,充分挖掘人才创新潜力,不断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

要打造前沿研究平台,面向世界前沿科技,汇聚世界一流人才,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创新学校科学研究管理体制,着力开展具有开创性、颠覆性、前瞻性的研究,努力实现前瞻性研究的重大突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而这些是买不来讨不来的。高校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主战场,要在破解“卡脖子”技术方面下大力气。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和高端装备、重要材料等关系国家长远需求的领域,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

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确保产业链完整自主安全,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全面塑造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协同创新发展,科学调整学科布局,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断凝聚科研创新力量,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推动跨学校、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需求。

人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须在加强创新力量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要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创新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坚决克服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坚持以贡献和质量评价创新成果,激发广大科研人员释放创新活力、多出高质量成果。

要推进一流队伍建设,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一流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同时造就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要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坚持科教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的创造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推进社会主义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创新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校应切实担负起责任,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夯实基础学科研究,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聚焦两会青海特写

▪ 长云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

3月10号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议案建议提交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 青海代表团新闻发言人沙沨

大家好!我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沙沨,受青海代表团委托,现就青海代表团议案建议提交情况进行内容发布。截止3月9日12时,青海代表团已按规定程序,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议案1件,建议92件。92件代表建议中,以代表团名义提出22件,代表个人提出40件,代表联名提出30件,内容涵盖工业交通基础建设、教科文卫体育、生态环保、农牧、财政经济、法治建设、社会及公共事务等多个方面。下一步,青海代表团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及时做好有关后续工作。


代表委员说教育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什么是优雅生活者?全网刷屏的唐校长讲得透彻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上的一席话刷屏全网。唐校长表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如何理解这段话?唐校长与总台央视记者分享了他的感悟。

何为“终身运动者”?

唐江澎:

“终身运动者”或者叫“身心健康者”,谈的是四个基本方面:

第一、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

我经常跟孩子们说,生命来自父母,我们的职责就是替父母承担好养护、照护、看护自我生命的责任。

第二、终身运动的习惯。

孩子们能够坚持天天运动,甚至还有一定的运动技能,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第三、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生漫长,不在于你一时跑得有多快,关键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一生如此,就一定能达到你理想中的前方。

第四、积极的心态,对未来抱有美好的预期。

何为“优雅生活者”?

唐江澎:

所有孩子都应该接受让他们优雅起来的教育。

第一、善于发现美。第二、欣赏卓越。

能够欣赏他人之美,有包容心。

第三、注重生活的品位和细节。

这样才能把我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设计,创造得更加美好。

第四、能够给生活和他人带来美的感受。

学生的“包袱”为何越来越重?

唐江澎:

现在说孩子太苦了,其实是个恶性循环。

时间越长效率越低,效率越低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补习时间越长,越补越苦。

过分依赖补课的孩子,有时候能取得一个阶段性考试成绩的提升,但是一到大考就抓瞎。

原因是通过补课只提升了对试题的精熟度,并没有提升理解力。

现在高考强调的是在真实的情景下,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遇到情景一变,题目就做不出来了。

我的基本观念就是

充足睡眠8小时,充足运动1小时,合理地安排沟通、交流、艺术等活动时间。在这个前提下,有效率地提高学习成绩。



每日教育连载专栏

▪ 百年瞬间10:四渡赤水(《每日教育新闻》编辑综合节选)

2021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每日教育新闻》编辑每期综合节选并连载此专题,感谢关注!

△四渡赤水战役图

百年瞬间10:四渡赤水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后,中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来到川黔滇三省交汇的赤水河畔。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广大边境地区。1935年3月20日夜,刚刚三渡赤水的红军,又重新向东回头,再渡赤水,并南下一路奔袭,直逼贵阳。您现在听到的是电影《四渡赤水》对当时历史场景的真实再现。

△毛泽东与红军战士合影

电影《四渡赤水》:

毛泽东:首先,趁蒋介石在贵阳,造成打贵阳的声势,把滇军调出来,造成敌人认为,我军要东去与二路军团会合的错觉。

周恩来:在清水江上,再加两座浮桥。

毛泽东:然后我们猛然回过头来,把滇军甩在后面,这样我们就可以像蛟龙入海、自由遨游咯!

△《四渡赤水》电影海报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红军从此跳出国民党部队的包围圈,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在二渡赤水夺取娄山关后,41岁的毛泽东奋笔写下著名诗篇《忆秦娥·娄山关》,诗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央视新闻专栏: 《那时他们正年轻》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许多先辈的故事,你可能耳熟能详,还记得他们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那时,他们亦如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谁说年轻不堪大任?谁说青春一定迷惘?央视新闻推出专栏《那时他们正年轻》,记录一代又一代中共党员的青春之歌。

今日人物 ——


教育相关信息发布(本栏目每条信息均公示三天)

▪ 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青海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温馨提示

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3月13日举行。为了确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进行,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广大考生:

1.准考证打印时间为3月6日-13日,请考生及时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http://ntce.neea.edu.cn)下载打印准考证。

2.考生务必仔细阅读准考证上有关信息,仔细确认考点地址,充分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合理安排考试期间的出行时间和路线,预留足够赴考时间,以免影响考试。

3.考生进入考点、考场须提供以下材料:本人有效身份证、准考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截图打印件;在有效期内且显示“绿色码:请通行”字样的“信康码”截图打印件;《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生健康监测申报承诺书》打印件;从境外、非低风险地区、疫情重点地区来青、返青考生,还须提交由省内疾控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7日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报告(具体要求及表格详见青海省教育考试网发布的《青海省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疫情防控须知》)。以上材料齐全,并且现场体温测量正常(<37.3℃)、无咳嗽等呼吸道异常症状的考生,方可正常参加考试。

4.考生只准携带必要的考试文具进入考场(如:黑色签字笔、铅笔、尺子、橡皮等),不得携带书籍、资料、包等物品,严禁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及各类智能电子设备等),如有违反,按照违规舞弊处理。

5.考试当天,考生应准备一次性医用口罩,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进入考点后,考生须听从考点工作人员安排,配合防疫检测、排查,自觉维护考试秩序。

6.考试期间,自驾车前往考点人数较多,考点附近容易造成大面积交通堵塞,影响考生正常参加考试,建议考生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7.考生应如实申报个人行程及健康信息。对于刻意隐瞒病情或者不如实报告发热史、旅行史和接触史的考生,以及在考试疫情防控中拒不配合的人员,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8.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将于4月15日公布,考生可登陆报名网站查询。

青海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2021年3月10日

▪ 青海省教育厅官网:青海省教育厅最新通知

青海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青海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培育)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

青教职〔2021〕5 号

各相关市州教育局、财政局,各高职院校: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的通知》(教职成〔2020〕7 号)和我省《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培育项目的意见》(青教职〔2020〕21 号)和《关于开展青海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培育项目申报的通知》(青教职〔2020〕22 号),经学校申报、专家组评审、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审定,现将省级高水平高职学- 2 -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培育)名单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立项建设(培育)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组织机构,明确专门人员和工作职责,建立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等有关管理制度,统筹推进本校“双高建设”计划。二、各立项建设(培育)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确定建设任务和建设经费预算安排,合理安排年度绩效及总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分学校绩效目标和专业群绩效目标)。有关建设目标绩效、方案、任务等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定后,原则上不再变更。三、各立项建设(培育)学校建设规划和任务书经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签字、加盖学校公章后,于 3 月 31 日前一式 5 份报省教育厅,同时发送电子版。四、请各立项建设学校主动向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争取支持,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联系人:马丽亚联系电话:0971-6310571附件:青海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培育)计划建设单位名单

青海省教育厅 青海省财政厅

2021年3月3日


青海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培育)计划建设单位名单

▪ 2021上半年四六级考试时间公布

2021年上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于6月12日进行笔试,进入网址cet-bm.neea.edu.cn或cet-bm.neea.cn可报名。


生活提示

中央气象台预计,11日,新疆西部、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东部、河北北部、西藏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西北部局地有大雪。西藏东部、河北北部和南部、山西南部、黄淮大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西部、西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广西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雨。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欢迎广大网友每天关注、阅览[ 三江源 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