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县传真·玉树】“石榴籽课堂”让思政教育的种子撒满玉树草原
近年来,玉树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把爱国主义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
在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石榴籽课堂”里传出一阵阵思政课教学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正悄然在这里生根发芽。
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学生 求措吉:每周的班会课上会讲解民族团结,在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下,我们对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好的认识。
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教师 益西求措: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学生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
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灵活实用、物尽其用”的原则,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于2019年成立思政理论课工作室,开设思政书画苑、读书走廊等一批思政课阵地,探索出一条“石榴籽课堂”的教育路径。通过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等内容,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做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合格接班人。
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党支部专职副书记 包金贵:我校11名思政教师着重以课堂为抓手、学生为对象、教材为根本,创作了一批深受学生和教师喜欢的思政课,部分作品在省一级部门获得优质好评。目前,我校的思政课阵地建设正进一步地推进。
同时,学校通过小教研大学习、小培训大讨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提高了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准。
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教师 李积莲:通过给孩子们讲解美术里的思政、美术里的党史,让美术课堂与党建思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玉树州教育局办公室负责人 权玉倩:在玉树州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石榴籽课堂”,通过设置专题教育课程、引导学科要素融入、搭建“石榴籽课堂”信息平台和与学校思政课理论建设相融合,四个途径四项措施来推动“石榴籽”课堂落实落地落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思想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