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云赏“青”非遗】河湟刺绣——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上的花朵
原标题:【非遗展示】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上的花朵
青海民间传统刺绣简称“青绣”。青海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手法独特,风格古朴,色彩艳丽,应用广泛,成为各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的民间手工艺。青海民间刺绣的绣法比较多,主要有平绣、锁绣、网绣、切针绣、参针绣、窝针绣、拉绣、挑绣、盘绣、剪贴绣、堆绣、剁针绣、钉线绣等几十种。刺绣的种类也丰富多彩,有实用类、装饰类、礼仪类、工艺类、服饰类、宗教类等。青海世居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回族、汉族等,都喜爱刺绣,并有各自的刺绣品种和艺术风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出现了“土族盘绣”“湟中堆绣”“贵南藏绣”“河湟刺绣”“蒙古族刺绣”等独具青海特色的刺绣,这为青海刺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湟刺绣”是青海省河湟地区各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刺绣纹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为花卉图案、风景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几何图案等等。我们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图案,在线上进行展示展览和解读,意在让更多的人们进一步了解传统刺绣纹样的内涵,使我们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创新发展中有所启迪,在打造青绣品牌中大显身手。为促进“河湟刺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发挥“河湟刺绣”保护单位的积极推动作用。
1. 龙 (点击查看原文)
龙,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中代表最高祥瑞的神物。龙作为一种吉祥装饰物,起源于新旧石器时代交替的远古时代,是人类社会由狩猎采集的自然经济向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经济进化,由原始社会向图腾文化过渡时期的产物。秦汉时期,出于巩固封建制度的目的,龙纹被赋予“君权神授”、“真龙天子”等观念,龙纹不得随意乱用。
时至今日,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大家都是龙的传人。另外,龙也是男士的象征。
龙的形象是由九个部分组成:头似驼,角似鹿,眼似金鱼,胡似人须,身似蟒,鳞似鲤鱼,爪似鹰,掌似虎,尾似牛。其动势为三波九折,呈∽状。
2. 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
双龙戏珠起源时间是先秦时期,拥有三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珠是龙的精华,是它们修炼的原神所在,所以人们在艺术表达中,通过两条龙对玉珠的争夺,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龙珠是布雨的神物,二龙争戏时,龙涎四溢,从而天降甘霖,利化万物。
龙, 是古代传说中的两栖动物,它产生于华夏图腾文化,远古的三皇五帝均以龙作为图腾。珠,即珍珠 、夜明珠,龙珠可避水与火,是吉祥的象征,民间喜欢在佳节戓庆典时举办舞龙表演以示庆贺。舞时由一人持彩球 与双龙戏舞,称二龙戏珠。这一舞龙形式及以后出现的舞龙绘画图案,都是由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引申出来的。
3. 丹凤朝阳
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凤鸟为百鸟之王、祥瑞之鸟、仁义之鸟,成为国家兴衰昌盛的体现,政治清明的标志。因凤鸟是百鸟之王,也喻做君臣之道,并有了凤冠、凤帔之物。
凤鸟作为一种现实与理想结合的吉祥鸟,经过历史的演变,成为驱邪禳灾、纳福迎祥之瑞鸟。凤鸟羽毛最美丽,是女性的象征。同时被赋予了爱情色彩的意义,多成为祝福爱情、婚嫁之题材。
凤与龙一样,某种程度上它是华夏民族精神理念的象征和审美形式的体现。凤鸟的形象多做三羽或五羽。
“丹凤朝阳”:凤的取材对象主要是鸟禽,而鸟禽绝大多数都是喜欢温暖,喜爱阳光。传说丹山有彩凤,为丹凤,该鸟老则自焚,从火中再生,向往光明,也叫太阳鸟。
4.龙凤呈祥
从传统的寓意来说,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神性的互补和对应,使龙和凤走到了一起:一个是众兽之君,一个是百鸟之王;一个变化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祥瑞;两者之间的美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便“龙凤呈祥”了。“龙凤呈祥”吉祥物寓意着会带来一派祥和之气!
龙是男士的象征,凤是女士的象征。龙凤呈祥,是指龙在翱翔,凤在飞舞,翩翩起舞,相互呼应。龙凤呈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贞爱情。象征龙凤相配,婚姻美满,和睦安康。
(图文来源:青海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