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月开学专刊+要闻精编】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74期)
本期目录
今日美图
▪ 长云教育视点:传承雷锋精神 关爱福利院儿童(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佩玉)3月5日,在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中国建筑青海加西公路项目总承包部一分部党支部和纪检小组志愿者们前往互助县儿童福利院看望小朋友们。
志愿者的到来,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一同过了一个快乐的周末。小朋友们收到了新年的礼物,学习用品和文体用品等,还向志愿者们介绍了他们在这个大家庭的生活,热心展示了他们平时做的手工、画作、书法作品,晒出了前不久刚做的粘土版冰墩墩,让志愿者们不禁夸赞小朋友们心灵手巧。
“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无论何时何处总会有人给我帮助与关怀。”13岁的王小文拉着志愿者叔叔阿姨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我要为您送上我们自己做的手工贺卡还有画。”
党支部副书记、纪检组长马小军对小朋友们说:“现阶段你们要以学习为主,在这里你们就是彼此的兄弟姐妹,要懂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平时也要注意多锻炼身体,要从小培养自己勤俭节约、严于律己的习惯, 以后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他耐心的嘱咐着小朋友们:“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你们,如果你们长大有兴趣学建筑专业的,毕业后欢迎加入中我们的行列。”
【综述】 近日要闻精选
▪ 人民日报:我国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记者1月9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现有资源4.4万条,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接入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173个,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优质慕课、虚拟仿真实验2.7万门。
当日,教育部举行媒体吹风会,介绍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表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一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全新设计开通国家智慧教育门户。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年来,经过7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架构,门户视觉效果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聚焦重点领域推出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作为国家门户首个公共服务上线,提供丰富的政策、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2022年共享岗位达1370万个,通过平台就业的毕业生占比从2021年的24%增长到2022年的31.6%。
分批启动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实现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全覆盖。推进15个整省试点省级平台接入国家门户,初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在助学、助教、助管、助研等方面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同时,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围绕平台工具、数据资源、环境设备、数字素养、网络安全等方面,研制出台10个管理规范和8项行业标准。其中,7项教育行业标准将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现场发布。
【特写】 近日青海教育
▪ 青视矩阵:融媒信息速递 青海3个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来源:《青海新闻联播》,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1月29日,记者从省“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了解到,由我省报送的《青海构建“1+3+3”工作体系 稳步提升校外培训治理能力治理水平》《西宁硬化“四项举措”深化校外培训治理》《海西州“精”字当头抓“双减”培训治理显成效》共3个案例被教育部评为2022年度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 青海日报:青海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教育厅了解到,2022年,青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这一年,全省纵深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机制,10所高中阶段学校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4所高中学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托管。选派省内东部地区500余名支教教师组成79个支教教研团队赴青南地区实施“组团式”支教帮扶。发放各类奖助学金约10亿元,惠及学生70万人次。推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清零。首次开办特殊教育高职、中职专业。在全国率先开展教师定期注册普通话水平复查测试。
这一年,青海大学及生态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本科高校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累计组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1064场,提供岗位14.27万个。以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和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建设为引领,累计投入1.94亿元,支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水平专业群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外合作交流。推进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扩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3+2”模式改革试点,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首次承办中职组赛项。
这一年,我省制定印发《青海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实现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清零的基础上,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132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实现全流程监管,走在全国前列。2022年累计落实教育项目建设资金40.44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467个,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8万余个。西宁大学校园建设30个单体建筑主体全部封顶,智慧校园工程和景观绿化工程顺利启动,依托3所本科高校孵化的9个学院(研究院、中心)挂牌成立。
▪ 西海都市报:西宁四区教育工作好声音频传(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西宁市七一路小学学生领到课本,开启新学期。
2023年春季开学早早到来。近期,西宁市城东区、城西区、城中区、城北区陆续召开春季开学工作会,会上教育好声音频传。
城东区:继续加大学前教育项目专项资金投入
今年,城东区将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抓好4所幼儿园安吉游戏推广试点工作,全面推广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学前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幼小衔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持续深化教师绩效考评改革,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探索实施“阳光招生”工程。
城西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今年,积极推进行知小学改扩建、学校屋顶运动场改造、学校基础设施维修及学校设备购置等项目。力争2023年6月完成行知小学改扩建项目招标并开工建设。推进城西区智慧校园建设,为区属小学所有教学班安装常态化录播设备,建立区域性教学互动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城中区:推进北大街小学改扩建等项目
今年,城中区将继续推动教育系统“共筑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项工程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在行动”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作用,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在区级层面推动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试验区(实践基地)和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开展“城中区点亮课堂”等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推进北大街小学改扩建、新建春晖小学等项目,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施教育强校扩优行动,打造一批优质学校,通过开展卓越校长培养、名校长工作坊、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年轻教师领翔计划等举措,创设培养名校长、铸造名师的良好环境。
城北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通过实施“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有力推进线上教学,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研训一体”教研模式,城北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今年,城北区教育系统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着力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追求真理、独立创新精神,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落实。
▪ 西宁晚报:去年西宁市新增38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建立是推动家庭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2年,西宁市新增38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累计共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81个。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在全市重视、支持并能够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幼儿园)、公共服务机构、社会机构中继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设,通过个人申报、逐级审核、综合评定,在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湟源县城关镇万丰社区等38个村(社区)、学校和社会机构再建38个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共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81个,省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34个。
近年来,市妇联作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的主推单位,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西宁市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积极发挥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家庭教育公益宣讲、亲子阅读、社会实践等,将科学的家教知识送到广大家长身边,有效促进了家校社共育机制作用发挥,为推进西宁市家庭教育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 西海都市报:青海高校19个项目入选教育部2022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月28日,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了解到,在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中,我省高校共有19个项目成功获批立项。
近年来,我省高校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相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省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了协同育人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对提升高校实践教学建设、课程建设及学科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 西海都市报:西宁市北大街小学今年改扩建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学位数500个(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3月1日,记者从西宁市城中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改善城中区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今年,在城中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中区教育局计划实施北大街小学改扩建项目。
北大街小学始建于1913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占地面积12.9亩,现有教学班25个,教师66人,学生1132人,平均班额为45人。为达到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根据《城中区“十四五”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布局专项规划》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具体情况,计划通过改扩建予以解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拆除学校家属楼、持真楼和持恒楼的录播教室及阶梯教室,新建一幢5738平方米的综合教学用房。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已到位资金38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学位数500个,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1119平方米,新增体育场馆面积3017平方米。
目前,项目已完成选址、用地、方案设计及图纸审查等前期相关工作,正在开展招投标,计划3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投入使用。
【关注】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 教育部新闻办:长图速览!7方面带你看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成效 (长云网《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本期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第274期
编辑制作 |鲁海曦
技术 |李国庆 颛晨 赵文竹
责编 |赵文莉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