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刊(6月7日版)】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总第266期)
本期目录
今日美图
【头条】
▪ 联播+丨高考开考 总书记送给莘莘学子的奋斗箴言(《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今年高考共有1193万人报名,再创历史新高。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11年,习近平在参观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时,曾用这句古诗词勉励高三学子。
又是一年高考季,重温总书记青春寄语,为广大考生鼓劲加油!
【青海特写】
▪ 长云网:青海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平安有序开考(《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7日,青海省4.84万名考生参加全国统一文化课考试,共设34个考区、50个考点、1677个考场,52个备用考点、1570个备用考场,约1.1万名工作人员参与考务工作。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考组考工作,多次研究部署,要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做好今年高考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从严从实、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组考备考、服务保障、安全保密等各项工作,确保今年高考安全平稳、万无一失,全面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阳光高考、人文高考”工作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集中开展2022年高考“护航行动”,全力做好交通疏导、安全保卫、疫情防控、气象预报、噪声控制、电力保障等工作。
考试当日,青海省副省长杨志文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考务指挥中心参加教育部视频调度,并通过考务指挥系统对考点开考情况进行巡查。
▪ 央广网:图组|青海 4.84万名学子赴考逐梦(《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7日一大早,西宁市各高考考点人头攒动,考生排队进入考场,踏上逐梦之旅。
考场外,考务人员协调秩序,交警指挥现场交通,爱心送考车守候在旁,家长们静静等候,众人齐心协力为高考学子护航。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查验身份排队进入考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等待(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务人员协调秩序(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西宁十一中考点的考生们(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交警指挥现场交通(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等待(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一中考点,考生走出考场(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在西宁十二中考点,考生排队进考场(央广网发 邢鹏 摄)
在西宁十二中考点,交警协调现场交通(央广网发 邢鹏 摄)
在西宁十二中考点,考生拍照留念(央广网发 邢鹏 摄)
西宁市爱心送考车公交车(央广网发 西宁市交通运输局 供图)
在西宁市海湖中学考点,考生准备走进考场(央广网发 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供图)
▪ 青视矩阵:2022年全国高考开考 全省各地多部门为高考保驾护航(来源:《青海新闻联播》,《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7日上午,2022年全国高考开考。早上7点,西宁市各考点考生陆续进场,测温、消杀、查验双码,秩序井然。
为确保高考顺利进行,全省教育、公安、卫健、城管、消防、交通运输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考试全流程组织协调、考点治安管理、考点卫生防疫等工作,共同守护“平安高考”。
十年寒窗,一朝圆梦。11点30分,首场考试结束,考生们走出考场,他们还将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接下来的考试。
黄南州、海西州、果洛州、海北州等地组织多部门加强疫情防控、治安出行、食宿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为考生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
同时,全省各地还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送考、助考活动,助力莘莘学子。高考期间,各地考生均可凭准考证免费乘座有“爱心送考”统一标识的车辆。
▪ 青海日报 :西宁8个考点爱心公交车服务高考(《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为保证2022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能安全、顺利地参加考试。西宁公交在全市8个考点学校门口安排高考爱心公交车,为考生保驾护航。
▪ 西宁晚报:西宁市考生走进16个考点参加高考(《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7日,2022年高考全面开考,西宁市考生分别走进青海昆仑中学、青藏铁路花园学校、西宁一中、西宁十一中、西宁二中、海湖中学、西宁十二中、沈那中学、西宁二十一中、大通二中、桥头二小、朔山中学、湟中一中、湟中二中、鲁沙尔二小、湟源县高级中学16个考点参加考试:6月7日9:00-11:30考语文,15:00-17:00考数学;6月8日9:00-11:30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17:00考外语(含听力)。
记者从西宁市教育考试院获悉,西宁市认真落实国家、省、市高考工作部署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组考工作,周密制定防疫方案预案,及时摸排掌握考生情况,备足应急备用考点考场,全面进行环境消杀,强化考务人员培训,细致做好考生服务。经过多轮次督导检查,全市7个考区16个考点组考工作已全部到位。在此前向全市考生发出“2022年高考温馨提示”的基础上,西宁市教育考试院再次向广大考生发出参加高考的重点温馨提醒:
【重点提醒1】进考点时要牢记“三个严禁”:严禁穿校服进入考点,应尽量避免穿戴有金属饰品的衣服入场考试,以免在考试安检环节延误入场时间;严禁携带各种无线电通信工具(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以及涂改液、修正带、透明胶带、刮纸刀等物品进入考点;严禁戴手表进入考点,每个考场统一配备了电波钟,电波钟的时间仅供考生参考。
【重点提醒2】重要时段考生要特别牢记:开考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后可交卷出考场;出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场续考,直接到考点指定的区域等候;不准将试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外语学科听力考试时须提前到达考点,开考前15分钟(14:45)开始分发答题卡等,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
【重点提醒3】考生要做到“一清点三核对三检查三不准”:进场前要清点考试用品(0.5mm黑色签字笔、2B铅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擦放入透明文具袋);进场后要仔细核对考场及座位号、答题卡科目和类别、条形码上的姓名、座位号是否正确;检查是否在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姓名,是否在答题卡规定区域答题,如答错区域,答案无效;答题卡不准弄脏、弄破、弄湿,不准乱涂、乱写、乱画,不准更换(确因破损、印刷等原因更换,需经考点主考批准)。
【国内综述】
▪ 新华社: “医院考场”“隔离点考场”同时开考 2022年全国高考确保应考尽考(《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022年全国高考6月7日上午拉开帷幕,记者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为确保应考尽考,全国共设常规考点7753个、常规考场33万个,并指导各地根据情况增设备用考点、备用考场,针对涉疫不同类型考生,及时安排“医院考场”“隔离点考场”“重置考点”等。
据介绍,今年北京、辽宁、四川为12名阳性考生在方舱医院提供考试服务;全国为120名集中隔离考生安排了隔离点考场,为700余名处于封管控区域考生安排了重置考点考场。全国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102万人,并准备了充足的备用监考人员。各地分别组织模拟演练,全面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 央视网: 为确保高考应考尽考、安全平稳 全国多地推出多项举措(《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共有1193万考生报名。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这里是国家教育考试教育部指挥中心,也是今年高考的指挥中枢。我身后的大屏幕可以实时切换至全国任意一个考点。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浙江杭州学军中学考点,考生正在陆续进场,在入场处,只要刷身份证或者刷脸验证就能同时出现准考证、核酸、疫苗、健康码、行程码和体温等信息,实现六码合一。
为确保高考应考尽考、安全平稳,各地经过认真研判对考点考场进行了分类设置。针对不同类型考生,及时安排“医院考场”“隔离点考场”“重置考点”等。这是北京市封管控考点的画面,可以看到管控区考生是多人一考场,封控区考生则实行一人一考场。无论是多人考场还是单人考场,都是严格按照高考考场的规定进行布置。
各地还为残障考生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合理便利,为5个省份的8名盲人考生单独命制了盲文试卷,为1万多名各级各类残障考生提供了便利和帮助。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考生生命安全,将宝兴县考点平移至天全县备用考点。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近期遭遇强降雨,局部地区形成洪涝灾害,对考生出行造成影响,各地已提前应对。
▪ 光明图片: 爱心接力 护航高考(《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6月7日,高考考场之外,多地各警种通力协作,全力保障考试期间考场内外的交通安全与秩序,用爱心擎起考生远洋的风帆,用汗水守护学子拼搏的舞台,护航高考的顺利进行。
2022年6月7日,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考点门前,当地交警密切配合,维护考生入场秩序。(翁少波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6日,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交警大队的民警将交通标志牌运往考场周边路段,全力维护辖区内考点周边和重要道路的交通秩序,为广大考生营造安全、安静的考场环境。(胡高雷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7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考区亳州一中考点门前,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警员在交通管制区域执勤,疏导交通,并随时接收考生及其家长的紧急求助,为高考保驾护航。(刘勤利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7日,在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交警护送高考考生乘坐的客车前往考点。(唐克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7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第十五中学考点,交警在雨中执勤,疏导交通,为高考考生顺利参加考试保驾护航。(朱海鹏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7日,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民警骑乘摩托车护送一名求助考生前往指定考场。(陈效宝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7日,在浙江省嘉兴市一中高考考点,交警值守在考点维护交通秩序,确保考点周边环境安全。(金鹏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7日,陕西省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的民警在考场外巡逻执勤,并劝导送考家长与市民静音候考。(张亮摄/光明图片)
▪ 中国青年报: 北京今年五万余人报名高考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北京今年共有54728人参加高考报名,除前期高职自主招生录取考生外,报名参加6月高考的考生共48693人,全市18个考区,共设常规考点99个、常规考场1714个、备用考场321个,设置备用考点55个。
为了做好封控区考点疫情防控工作,考点分区设置了考生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考生通道上用“红、黄、绿、蓝”4种颜色的胶条,将楼梯分成4个区域,分别通往不同的考试楼层。考生根据考场安排走相应颜色的通道,避免不同楼层考生的交叉接触。
据考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考点设有心理指导教师为考生提供心理辅导,还设置了医疗救治室、医疗应急电梯等,为考生提供紧急救治服务。考点工作组为每名考生准备了“防疫礼包”和“爱心助考礼包”。“防疫礼包”里有口罩、手消、纸巾等物资,“爱心助考礼包”包括体温计、文具、风油精、移动电源及“解压球”等。
记者了解到,6月7日、8日下午考试结束后,将由考点统一组织考生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考生满足考试防疫相关要求。同时加大考试期间巡考工作力度,北京市教委和考试院会同相关部门到各个考区进行实地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北京市高考评卷工作于6月8日至18日进行,将于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本科志愿填报的时间为6月27日至7月1日,高招录取工作将于7月初至7月底进行。
【伴读】
▪ 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来源:新华社,《每日教育新闻综述》编辑节选)
年复一年,时光总是不等人。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在告诉我们,劝君多惜时,人无再少年。
珍惜时间最好的方式,是用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做好这几件事,才能不负岁月,不负己。
少迷茫,多读书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未来,却忘了一个前提,只有那些装满知识与智慧的灵魂,才能创造出丰盛的生活。
人不读书,精神就得不到滋养,思维也会变得僵化,到头来,无力应对的局面必然越来越多。
而对有阅读习惯的人而言,当他们拿起书,也就拿起了穿越迷茫最好的武器。因为书本所带来的不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对自我对世界的准确认识。
名家画廊 | 欧仁·布丹
少生气,多争气
生活高低起伏,谁都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碰到看不惯的人。
如果学不会调整心情,动辄生气抱怨,到头来,吃亏的反而是自己。
成年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因为管理情绪,其实就是在管理人生。
要想让生活慢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处世,不怨天尤人,不乱发脾气。面对不如意之事,我们应该做的,是化生气为争气。
工作中得不到赏识,那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感情中付出没有回应,那就把精力用来好好爱自己,使自己拥有无可替代的魅力。
跳出负面的思维框架,多用积极的心态思考,保持冷静沉稳,自会发现:心情变得晴朗时,问题也在迎刃而解。
少空谈,多行动
制定目标从来都是很容易的事,关键在于接下来该如何去执行,去落实。一旦缺乏行动力,再多的想法,都会变成空谈。
提升行动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定目标的时候,配套拟定好分阶段实施计划,然后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期限。
有句话说得好,梦想不是空谈,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
别让自己耽误于只说不做。从现在开始,以行动来践行想法,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成全。
时光荏苒,从不为谁而停留。但与其感伤哀叹,不如把人生当成一场历练。
提升好自己的学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修炼好自己的意志,成为一个既有清晰目标也有高度执行力的人。
本期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第266期
编辑制作 |鲁海曦
技术 |李国庆 颛晨 赵文竹
责编 |赵文莉
监制 |何启振
终审 |张云飞
▪ 《每日教育新闻综述》 宣传片
(播音:滕晓玲 制图:颛晨 视频制作:鲁海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