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谈会要闻】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西宁举办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陈星霖 马佩玉)7月23日,第22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青洽会”)第二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以下简称“人次项目洽谈会”)在西宁举办。
据了解,人才项目洽谈会是青海省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人才品牌工程,由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主办,旨在开展面向全国的“人才+项目”合作及签约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在去年第一届人才项目洽谈会上,省内8个市州、27家省直单位,共签约人才项目310个,直接投资60.19亿元,直接或柔性引进人才660名,涉及产业发展、教育卫生、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
“青海省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开展碳中和先行先试是一场硬仗。非常荣幸,我们团队能够参与到青海省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先行先试行动战略研究中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在人才项目洽谈会上表示,此次人才项目洽谈会吸引全国广大专家人才把发展的目光聚焦青海,把创新的资源投向青海,把科技成果转化在青海,这对于青海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人才战略性支撑作用,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人才项目洽谈会平台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加强与青海务实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表示,他的团队将联合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在青海高原地区开展“青海典型冻土区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监测与水源涵养/碳汇功能评估”研究工作。同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还将积极承担起为青海培养本地人才、建设本地团队的责任,将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把更多的知识理念、技术方法留给服务地区,尽可能培养一批“永久牌”优秀本土人才,打造一支支“带不走”的科技队伍。
“这次洽谈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告诉记者,在青海条锈病越夏菌源区进行绿色生态防控技术治理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关注的事情,借助人才项目洽谈会,康振生的想法和青海大学一拍即合,康振生的团队将联合青海植物保护和小麦育种方面的优势力量继续开展科技攻关,进行青海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绿色生态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此外,本次人次项目洽谈会上还发布了我省人才项目合作优惠政策。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支持高端研发创新平台集聚,支持专业孵化期引进、入孵、培养奖励,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支持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支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加强博士后人才培养,加强紧缺专业研究生引育,加强高端人才、青年人才引育,支持开展校地院地协同创新,支持开展“科研飞地”用才;人才创新创新方面,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创新示范区绩效奖励,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企业成长,支持设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支持创新成果交易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落地,支持人才参与制定技术标准,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加大融资力度;人才激励保障方面,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支持参加职业(执业)资格考试,支持科研项目申报,支持用人单位特设岗位引才用才,实行“昆仑英才贡献奖”荣誉奖励,实行科技成果转化受益税收优惠,从优保障人才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建立“书记领题、项目攻关”工作机制,分层分类联系服务专家,“一事一议”特殊支持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