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谈会要闻】第一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拟入选项目公示
第一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拟入选项目公示
第一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按照程序,经申报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评选出拟入选项目10项,现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期为2021年7月10日——2021年7月16日,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异议,均可向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署名反映。
来信地址:省委组织部黄河路办公点(西宁市城西区黄河路17号)4楼406室
联系电话:0971—8487982
2.第一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拟入选项目简介
青海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7月10日
附件1
第一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拟入选项目名单
1.青海昆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引进高海拔地区耐盐碱水稻系统技术研究团队项目
2.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引进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熔盐技术研发人才项目
3.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引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团队项目
4.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人才团队项目
5.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引进牦牛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人才项目
6.青海师范大学:引进兰州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
7.海北州委组织部:引进鲁青眼科医院人才项目
8.河南县委组织部:引进天津科技大学人才团队项目
9.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云藏藏文信息关键技术人才项目
10.果洛州教育局:果洛州儿童发展“助力计划”项目
附件2
第一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十大特色人才项目”
拟入选项目简介
一、引进高海拔地区耐盐碱水稻系统技术研究团队项目
申报单位:青海昆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以项目引才方式,引进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科研团队,开展高海拔地区耐盐碱水稻系统技术研究。
项目成效:选取17个品种(系)短生育期、耐低温、耐盐碱的不同性状优势品系,在格尔木和德令哈进行海水稻种植试验,选育出3个适合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水稻品种,并重点增加品种播期试验和南繁。在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科普中国——2020年度科普推选活动揭晓盛典”中“海水稻首次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试种植”成功入选2020年十大科学传播事件。
二、引进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熔盐技术研发人才项目
申报单位: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基本情况:引进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无机盐协会熔盐储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委员唐忠锋,开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熔盐技术研发。
项目成效:开发出满足二代光热用低成本高性能硝酸钠基熔盐、三代用低腐蚀超高温NaCl-MgCl2,KCl2-MgCl2,NaCl-KCl-MgCl2,NaCl-KCl-CaCl2等熔盐体系,实现了批量熔盐生产,在可再生能源学会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同时,实现了固废水氯镁石制备高纯MgO等技术沿途下蛋,有望在碳捕获和固废处置方面实现突破。申请发明专利5项,撰写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2名、青年职工1名。建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太阳能光热熔盐储能研发团队。
三、引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人才团队项目
申报单位: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基本情况:引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评估科研团队”,开展重点生态工程评估研究;引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空气颗粒物健康基准团队”,开展大气颗粒物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项目成效:加强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联合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完成三江源不同草地功能群地上生物量反演、三江源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水质模型构建等技术攻关,合作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等研究,共同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站。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个、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生态监测与评估领域专著1部、科技论文12余篇,制定《水质涕灭威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 63/T 1870—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β射线法》(DB 63/T 1873—2020)、《牧草7种金属元素的测定微博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3/T 1871—2020)、《牧草汞和砷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DB 63/T 1872—2020)4项地方标准。
四、引进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人才团队项目
申报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情况: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签署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开发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人才支持与培养、共同开展盐湖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和科研项目合作。
项目成效:加强人才交流培养,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长期派驻8名专业技术人才驻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科研工作。搭建技术平台,成立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察尔汗盐湖中试基地。深化项目合作,达成《盐湖资源摸底勘察、提高盐湖资源利用率,推进绿色能源应用项目》合作意向,预计投资2800万元。指导本土人才取得10项科技成果、40项余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开展专题授课4场,指导培养人才发表学术论文26篇,形成8个科研团队,导师带徒34人。
五、引进牦牛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人才项目
申报单位:玉树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本情况:引进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郭宪研究员及其团队、四川农业大学王之盛研究员及其团队、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孙宝忠研究员,开展牦牛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
项目成效:举办玉树州草地畜牧业现代科学技术培训班、玉树州牦牛产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79人,牧民、养殖大户、合作社负责人98人次。通过牦牛高效养殖示范,越冬牦牛平均体重增加23.40kg,母牦牛繁殖率提高48.6%,牦牛平均出栏时间缩短2年以上。玉树牦牛高效养殖技术从研究到技术集成了玉树牦牛“放牧+补饲”新模式。2020年在全州11个示范基地1500余头母牦牛及其犊牦牛进行示范推广,母牦牛繁活率平均提高13.4%,12月龄犊牛活重增加48.4kg,母牦牛头均新增利润1043.6元,引导牧户开始由单纯靠天养畜到主动购置草料的投入型草地畜牧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截至目前,鉴定后备种公牦牛325头、生产性能测定母牦牛390头次、6月龄犊牛188头次、周岁犊牦牛205头次;完成供种850头,新增产值425万元,引进人才7人,发表SCI论文3篇。
六、引进兰州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
申报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基本情况:聘请兰州大学原教务处处长、原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甘肃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刘伟生教授,担任青海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项目成效:全面负责青海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凝练学科方向,确定研究重点,调整专业结构,带领学院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分析学科现状和发展态势,查找学科问题和不足,组织论证并亲自撰写评估材料。组织兰州大学多名专家与青海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联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动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招收硕士研究生2人。充分利用自身学术人脉举荐人才,推荐4名博士到青海师范大学工作。邀请刘伟民院士、李玉良院士等20余名高层次专家来青开展讲学交流。
七、引进鲁青眼科医院人才项目
申报单位:海北州委组织部
基本情况:引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10名人才,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青光眼、眼外伤、斜视弱视、眼底病等眼部疾病治疗。
项目成效:累计门诊接诊患者3500余人,开展手术及治疗患者234人次,不仅提高了海北州眼科医疗技术水平,还为当地培养了更多眼科人才。
八、引进天津科技大学人才团队项目
申报单位:河南县委组织部
基本情况:引进天津科技大学两个专家团队,开展产品研发、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
项目成效:天津科技大学两个专家团队与河南县两个龙头企业建立帮扶机制;与启龙牧场签订牦牛乳系列功能性蛋白粉及原制奶酪开发项目合同,就奶酪、乳粉与蛋白粉进行产品研发;与三江牧场签署“雪多牦牛、欧拉羊高档精细分割产品和熟食制品的开发”研发项目合同,开发高品质精分割牛羊肉产品;与启龙牧场合作申报2022年度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雪多牦牛乳功能性蛋白研究及高值化利用技术》和国家级项目《青海雪多牦牛乳高值化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河南县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建的绿色有机畜产品研究已挂牌运行,并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九、引进云藏藏文信息关键技术人才项目
申报单位: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基本情况:聘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微软全球开发专家、谷歌全球AI专家武强,担任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云藏搜索引擎技术专家,从技术层面支撑云藏搜索引擎工作。
项目成效:全面参与云藏技术工作,参与修订《云藏藏文智能信息网络平台“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建议原则,采用先进的架构,选择成熟的主流产品和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产品,并将自身研究成果与云藏实际工作结合,正在撰写中文核心论文——《网页向量化表示:一种优化网络爬虫质量的方法》,并准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网络爬虫质量的方法》。
十、果洛州儿童发展“助力计划”项目
申报单位:果洛州教育局
基本情况:引进中国福利会信息与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开展果洛州儿童发展“助力计划”项目。
项目成效:实地走访玛沁县大武幼儿园、玛沁县幼儿园、达日县窝赛乡幼儿园、吉迈镇社区幼儿园等,了解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情况。举办专题讲座,培训90余名幼儿教师。设计《有趣的纸牌》活动方案,指导开展学前教育示范课。预期完成果洛州3—6岁儿童注意力发展水平报告,组建3—6岁儿童注意力测评人员团队,形成科学系统的教科研管理模式,培养一批掌握简易实践研究方法的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