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花开》走基层】治多篇
原标题:周组长的VLOG|【《玉树花开》走基层】治多篇
编者按:
2021年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为全面展示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玉树各族干部群众感恩前行、砥砺奋进走出的一条幸福之路,近日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玉树花开》走基层】,深入玉树藏族自治州1市5县,从小处着眼展示70年来玉树州在经济、民生、生态、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新成果。今天推出《周组长的VLOG|【〈玉树花开〉走基层】治多篇》,讲述治多县立新乡叶青村勤劳致富的典型故事。
长江第一湾
长云网讯(青海广播电视台:周贤安 张云飞 鲁海曦 贾晓云)素有“长江第一县”的治多县夏日的草场景色优美、牛羊成群,长江从沱沱河蜿蜒而下,在这里形成了巍峨壮丽的第一湾,河水环绕山体构成的近似360度的完美弧度,演绎山与水互相融合、互相依偎、动静结合的和谐之美,为特意前来的游客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视频:周组长的VLOG|去看长江第一湾 (航拍:祁海峰)
治多,藏译为长江源头,青藏铁路穿境而过。作为全国主体民族比例最高、地区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生态位置最为重要的县城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治多县素有“长江之源”“动物王国”“中华水塔”“嘉洛宝地”之美誉。亮丽的生态旅游名片是治多县的特色,特别是近年来,治多县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生态和人文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和环保实践活动,让生态知识和环保理念走进牧民家庭,同时带动部分牧民群众吃上“生态饭”。
视频:周组长的VLOG|遇见牧民们的小幸福
靠山吃山,从低保户变成如今的小康户,牧民特久昂江义西靠的就是绿色可持续的“生态饭”。曾经,身有残疾的特久昂江义西,赖以生存的是离家较远的大山,每年4月份捡鹿角、6月挖虫草、8月采摘黄蘑菇、10月收蕨麻……虽然辛苦,收入却不高,年年岁岁,一成不变。2019年,身为低保户的他享受到国家补贴安置草场,并从生活生产条件恶劣的科优日达定点搬迁到了距离自家草场与大山均不远的尤普给,避风临水,宜居宜生产。放牧生产之余,拿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做点生态特色产品买卖,小日子越过越有趣,顺心顺水。
牧民家庭附近,供牛羊冬季活动的圈舍
才仁扎西是叶青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社员,目前负责村集体100多头牛的放牧工作,除合作社分红外每月可以领到固定工资收入。近年来,治多县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不断推进传统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新景象,为发展壮大村集体、增加牧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谱写了蓝天白云下治多草原生态保护的新乐章。
记者后记:
规范发展,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治多县立新乡叶青村游牧文化厚重,生态环境优美,因地制宜依托自身优势,闯出了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