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信仰坐标】幸福发展路(六)——笔尖上的非遗致富路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鲁海曦发布时间:2021-06-23 查看数0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沿着高速看青海】  幸福发展路(六)——笔尖上的非遗致富路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杨燕)牙同高速公路起点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谷子滩,与现有的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相接,止于同仁市尕沙日南的向阳村。途经海东市化隆县和黄南州尖扎县、同仁市,经7镇2乡37个村。从灵秀尖扎到热贡艺术之乡同仁市,“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暨“沿着高速看青海”主题采访活动“幸福发展路”报道组沿着牙同高速进发,来到了同仁市隆务镇吾屯下庄龙树画苑。

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成立于2010年8月,是一家以“公司+文化产业基地+非遗传承基地”为经营模式,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培训、宣传、展览为一体的民营企业。走进龙树画苑的画室中,画师与学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绘画着唐卡,屋内各种天然颜料散发着独特的气味,为唐卡的绘画制作增添了别样的意境。走近画师身边,行云流水挥笔之间如发丝般精细的线条被精准画出,对笔尖的掌握和力度的掌控让人叹为观止。

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颜料传统上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这些天然原料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历经几百年的岁月,仍然可以保持色泽艳丽明亮。因此唐卡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近几年龙树画苑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和农户积极投身热贡文化产业、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热贡文化艺术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了解,龙树画苑每年培养艺人达200余人,带动周边村庄200户农户从事热贡艺术产业,目前画苑中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美术大师、省级民间美术大师8人,优秀民间艺人43人,正在培养的170名学员中,有72人为本地贫困人口。从刚刚入学到五六年的学习之后,学员们的收入一般从每年8000元上升到6万元不等,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享受免除学费、住宿费、餐费的待遇,安心完成学业。

龙树画苑画师完德尖措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已经出师的358名学员中,年纯收入达100百万元以上的就有16人。对于农户来说,受教育条件有限,学习到这样一门手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尤为关键。如今我们吾屯地区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唐卡技艺也成为了我们这里的金字招牌。龙树画苑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用微薄之力将这项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唐卡绘画,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