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人驮肩扛入“聚宝盆” 终让“野鸭子落油湖”
1954年冬天,一位名叫依沙·阿吉的维吾尔族老人,把新中国第一代地质勘探工作者带进茫茫的柴达木盆地,青海人千百年来,探宝寻真的梦想就要变成现实了,几代开拓者从此开始了他们在柴达木的创业生涯。
“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望,现在,就要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实现。”专家们是找石油来的,新中国的建设急需石油,过去外国专家曾断言:柴达木没有石油。可地质队员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亘古荒野上,队员们风餐露宿,踏遍戈壁和沙漠,冲天的爆炸声将聚宝盆从千年沉睡中唤醒。人们惊喜的发现,柴达木不仅有石油,而且储量可观,开发前景广阔。
第一代柴达木石油人浩浩荡荡的向盆地挺进,他们顶风冒雪,凭着一股燃烧的热情,人驮肩扛,一步步把钻井设备挪进荒野戈壁。
柴达木回响起惊天动地的欢呼声,铮铮铁骨的石油人把男子汉最幸福的泪水,抛洒于千里荒原,融进了滚滚奔腾的黑色油流之中。
“打着打着井,呼的一声那个油就喷起来了,喷了八天七夜制止不住,油哗哗哗的出来成了油湖。沙滩上喷出油湖,那得多少油啊?野鸭子在天空找水喝,一看这个地方有湖,一头就扎进去了,然后就出不来了,他们就编了一个快板,叫‘野鸭子落油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