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铁令梅:种植合作社里过大年、谋新盼

来源:青海新闻网作者:石延寿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1-02-20 查看数0

“今年我们就在这里过年!”合作社负责人铁令梅笑着说。“羊棚里还有180多只羊,猪圈里还有30多头猪,过年了,我们就给饲养员放了假,让他回家团圆过年,我们今年就在合作社里过年,顺便照看一下猪羊。”

2月11日除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垣上的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红灯笼挂出新春的喜气,红春联写出满心的祝福。

图为除夕,铁令梅夫妇在合作社里挂红灯、贴春联

到了下午投喂饲料时段,铁令梅的丈夫赵光明换上一件蓝色的工作大褂,走进羊棚料槽前依次添加草料。几只调皮的小羊羔凑过来咬着赵光明的裤角卖萌。赵光明蹲下身子摸了摸小羊羔的头,高兴的笑了。

“2020年购进100只母羊进行繁育,到年底出栏育肥羊60只,带来收入8.4万元,现在还存栏育肥羊80多只,到今年五月份就可以出栏。”赵光明一边给羊添草料,一边告诉说。

赵光明介绍,2020年他还养了100余头猪,其中7头母猪,去年一年出栏生猪110头,收入41.8万元,现存栏的22头生猪将在春节过后卖出去,估计也能有8万多的收入。

而更让夫妻俩高兴的是,有2头母猪春节前产下20多头猪仔,这也算是夫妻俩在牛年春节前收到的一份新春“大红包”。

养猪需要饲料,养羊需要草料。从外面收购成本高,铁令梅夫妇在第一书记李玉兰的建议倡导下,索性来个就地取材。去年秋季,夫妻俩干脆把自家种的400亩玉米全部做成青贮饲料用于发展养殖业,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提高了饲草利用率。

“令梅,你把对联和灯笼拿过来,快下午5点了,我们把灯笼挂上,把对联贴上”给猪羊添加完饲草料,赵光明脱去饲养服,来到合作社办公室门前开始挂红灯、贴春联。

图为幸福一家人

铁令梅夫妇忙着挂灯笼、贴对联,铁令梅的婆婆也忙着煮肉、做饺馅,准备着香喷喷的年夜饭。

“阿妈,饺子馅好了没?好了的话你端过来,我们包饺子啊!”

“饺子馅都做好了,煮的肉也快熟了,等会就得捞出来,要不就煮烂了。”

说话间,铁令梅的婆婆把饺子馅拿到客厅的茶几上,一家人开始拉着家常包饺子。

铁令梅夫妇是民和县隆治乡桥头村人,多年前以跑出租车为生。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战打响,桥头村被确定为贫困村。

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扶持和第一书记李玉兰的动员倡导下,铁令梅夫妇“转行”出租行业,在桥头垣上流转了800余亩土地,以订单收购方式种上了向日葵。2018年流转土地面积扩大至1500亩,种植了700亩向日葵,800亩的洋芋、玉米等。

2019年,在李玉兰的大力帮助下,铁令梅积极争取到休闲农业项目扶持,搭建了9栋拱棚,种上了菜瓜、西瓜、辣椒等精细蔬菜,棚均纯收入8000余元。铁令梅表示, 9个大棚的蔬菜,加上800亩向日葵、200亩洋芋、300亩玉米、300亩露天蔬菜,那一年给她带来纯收入48万元。

种菜产生了大量的废弃菜叶,种玉米产生了大量玉米秸秆,如何变废为宝?第一书记李玉兰为她俩支招,建议夫妻俩走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

图为赵光明给羊添加饲草料

思路既定,关键在于实干。2020年,夫妻俩在继续种好500亩向日葵、400亩玉米、300亩露天蔬菜、9棚拱棚蔬菜的同时,依托丰富的菜叶、玉米秸秆、玉米籽粒等饲草料资源,铁令梅夫妇购进100头猪、100只母羊、500多只土鸡,走上了合作社里的小循环农业。

铁令梅表示,地里的菜叶、秸秆是养殖的上好饲草料,棚圈里大量养殖粪便又是种地的上好有机肥,节本增效,循环互促,提高了种养效益,2020年是她的合作社效益最好的一年,共出栏散养土鸡500余只、育肥羊60只、生猪110头,加上特色种植的效益,去年合作社纯收入超过70万元。

如今,铁令梅夫妇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起来了,还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务工岗位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铁令梅也成为民和县创业致富带头人,还被授予青海省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看着今天的满怀收获,铁令梅夫妇从心底里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恩夫妇俩心目中的李大姐——第一书记李玉兰。她说,脱贫攻坚以来,李书记不仅为村里的脱贫攻坚舍小家顾大家,也为她的合作社发展壮大忙前跑后理思路、跑项目、找出路,光林种植合作里,有李玉兰书记太多的心血付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喜气盈盈。铁令梅一家人也团聚在合作社的待客室里,吃着香喷喷的土猪肉,尝着热腾腾肉馅饺,盘算着今年的新憧憬。铁令梅说,她今年打算继续种植400亩向日葵、200亩洋芋、400亩玉米、400亩露天蔬菜、9栋塑料拱棚,经营好新承包的28栋日光节能温室,饲养好百头(只)规模的养殖产业,惟愿今年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好年景!

说话间,一家人开心的笑了,笑出了幸福年味,也笑出了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