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民和:过年不误春耕事
河沿村春播现场
立春过后,位于黄河沿岸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河沿村气温回暖,地温回升,勤劳的河沿村村民们迎新春不误春耕事,纷纷走上田间地头下犁开种,拉开了青海高原大地上的春耕序曲。
2月9日,在黄河北岸官亭镇河沿村,走进农田的村民有的撒肥,有的拌种,有的耙耱地块,有的牵引着三行播种机开种,处处一片春忙新景象。
走进村民张春存元的地头,一家人正在抢时忙耕。
“老人家,马上就过年了,年货置办好了吗?”
“百余斤的年猪一头宰杀了,年馍馍也都准备了,明后天再到集市上办置一些新鲜蔬菜啥的……”
一名农民正在撒施化肥
人勤春来早。张春存元表示,河沿村这里气温回升早,春耕时间也早,年要过,春播农时也不能耽搁,这几天天气好,把庄稼种上好了安心过年,春节过后,儿子儿媳们还要外出务工。
据张春存元介绍,今年打算种7亩的庄稼,种2亩小麦、1亩油菜,剩余的地块春节过后就种玉米。而眼下正值春小麦播种时节,一家人抢时耕种,用勤劳双手播撒金秋的丰盈收获。
河沿村耕地其实也刚刚解冻,地面尚未完全解冻,那么河沿村村民为何这么早就急着下地播种呢?种上庄稼安心过年是一个方面,过年后出门务工也是一个考虑,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土质原因。
张春存元指着脚下土质泛红的地块说,这一片都是红土地,必须要在地表刚解冻的时候种,如果等到耕层全部消冻,地面过湿,耕层土壤粘度大,无法翻耕下种。
河沿村村委会主任郭福生保表示,河沿村今年春播面积有1000余亩,这几天天气变热了,耕地解冻了,村民们从昨天开始就陆陆续续下地耕种,大概一周左右就能种完。
河沿村的春播,只是民和县春耕生产的前奏序曲。据了解,今年民和县计划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12万亩,其中小麦10.77万亩(冬小麦3.2万亩),玉米30万亩,马铃薯12.4万亩,油料作物7.35万亩,蔬菜3.6万亩,中药材、青饲料等其他作物1.98万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开展,民和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及早着手,强化科技培训和服务工作,全力抓好春播备耕物资储备工作。据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选德介绍,截至目前,全县已调运储备各类良种188.2万公斤、各类化肥3830吨、有机肥1172吨、农药5.8万吨、粘虫板24.5万张,全县已供应农膜210吨,投入农机具416台(套),去年地面封冻前已完成30万亩全膜玉米秋覆膜工作。
新春年味浓,春耕农事忙。春日暖阳下,河沿村忙碌的春耕身影,在黄河沿岸的三川大地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早的农耕新画境,也拉开了全省春耕生产的序曲。
一位农民正在拌种
一名老农正在耙地
合作正在耱地
村民用摩托车牵引播种机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