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看,吕老汉家里的年味儿

来源:青海新闻网作者:樊永涛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1-02-10 查看数0

临近年关,话过年。

天蒙蒙亮,班彦村内那一排排崭新的小院内便有了动静。

那是勤劳的主妇们生火做饭、和面的声音。馓子、油饼、焜锅馍馍,这些色、味、形俱佳的面制品,是青海农家过年必备的食品。

吕有业,吕老汉今年74了,今天儿媳相约左邻右舍到家里炸油饼,便早起1个小时,把屋内收拾的整整齐齐。

厨房内,小儿子吕志泉点着了灶台,拿起水瓢,往锅里倒上水。自来水通到了灶台前,用起来很是方便。

这个时候,一旁的卧室内有了动静,然后便闹腾起来。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 。采访中吕有业高兴地指着和总书记的合影说:“边上这个是我,当时还和总书记握了手。盼着总书记还能来青海看看,看看我们村的新变化。”

他的两个孩子正是最淘气的时候,快过年了,几乎从一睁眼就要闹腾。“别乱跑,小心地滑。”吕志泉追出来,一边擦手一边嚷道:“别碰到锅!”

屋子内,闹腾出一串欢乐的笑声。

以往快到过年时,吕老汉都会很惆怅,但现在他只会觉得幸福,十分幸福。

就在五年前,吕老汉一家住在当地一个叫大旱台地区南面的脑山之中,山是秃山,地是坡地,村是穷村,山路崎岖,从山上到山下,至少要走7公里。出行困难、用水困难、孩子上学也困难,贫困发生率更是达到49.6%。

那种清贫的日子,曾让他无比担心,也看不到一丝希望。

好在一场脱贫攻坚战的重塑,改变了这个海东市互助县小山村的维度。今天,“班彦”这个名字正在人们视野中“热”了起来。

2016年,班彦村的乡亲迎来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搬到山下,公路旁,大家伙做规划、夯基础、盖新房,新生活在期盼中逐渐明朗起来。

仅仅几年时间,吕老汉一家的生活便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尤其是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好政策的帮助下,小儿子可以腾出手来外出工作,儿媳还在村口开了惠农金融服务站,经营电商、金融服务、百货。有了这样一笔不小的收入,一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吕老汉曾经那“朝不保夕”的担忧也已经烟消云散了。

吕志泉终于抓住了两个娃娃,强行带他们去洗漱解手。干完了炸馍时琐碎的体力活,便朝村口走去,今天他得看店,过年前的生意格外好。

老人们总是会拿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做对比,吕老汉也不例外。看着写作业的两个孙子自言自语了起来:“你阿大(父亲)像你们这个年龄已经开始给家里挑水了,以前的日子苦,实话苦。”

住在山上的日子,并没有通自来水。一家人的生活用水全靠一公里外的泉水,水不仅咸而且水量小,吕老汉凌晨4点就要去排队打水,山高路险,他用桶背,年仅10岁的吕志泉就赶着骡子拉水。

到了1996年,村里修了一座蓄水池,泉水引到了村口,这种情况才稍有改观,但水井依旧离吕老汉家有500多米的距离,挑水喝的日子依旧在继续。

互助,是青海省海东市下辖县,也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土族人民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节日。每逢春节前二十多天土族人就着手准备。图为班彦村的土族土族阿姑们准备舞蹈,欢庆新年。

这样背来的水,一家人用的格外珍惜,一盆水先洗菜,然后刷锅,最后喂牲口。那怕到了现在,自来水通到了家中,一家人依旧保持着节约用水的习惯。

搬下来的班彦村通了自来水,也实现了智能水表全覆盖,用吕老汉的话来说,水费在3公里外的五十镇就能交,只要水上出了小问题,给水管所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吕老汉一家人从曾经喝水难到喝上水,再到如今喝上安全、甘甜的自来水,这得益于“十三五”以来,全省上下全力保障农牧区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

五年来,全省水利部门紧盯农牧区饮水安全、农田灌溉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累计落实投资30.7亿元,巩固提升260.6万人、30.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水平,全省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农牧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84.7%、78.1%和92%,提前一年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清零”目标,水费收缴率达到90.9%。同时,实施了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了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的农田灌溉网络,累计改善灌溉面积133万亩,玉树“订单式”水利人才培养更是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在2月6日,2021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青海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丰说, “十四五”时期,省水利厅将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逐步构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新增供水能力4亿立方米,有效提高供水安全保障程度,持续巩固提升农村牧区供水保障水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在建、新建水库配套灌区建设,以此显著提高全省城乡供水保障水平。

一捧清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农民用上清洁自来水,降低了疾病风险;劳动力从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洗衣机、热水器等进入寻常农户家,卫浴条件改善带动生活习惯改变,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

“吃油饼咯!”

吕老汉家,孩子们欢呼着各拿起刚出锅的油饼,也不嫌烫,美滋滋的吃起来。

年味,从厨房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