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海拔4300米的暖心关爱

来源:青海新闻网作者: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1-02-10 查看数0

1月27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的玛多县被2021年的第一场大雪厚厚地覆盖着,当天上午,玛多县室外气温已经低至零下25度,在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外的设备现场,国网青海电科院试验人员马润生和孙峰正冒着极寒天气对供暖系统户外设备进行详细的运行隐患检查,以保障能源供给系统的平稳运行,为新学期学校的持续供暖提供暖心保障。

在一墙之隔的校园室内风雨操场里,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家住学校附近的十多名藏族学生们在室内篮球场上激战正酣。室外天寒地冻,而室内操场平均温度已经达到零上15度,“以前没有暖气的时候,这里面冰冷冰冷的。今天外面这么冷,我们打了一会儿篮球,身上都出汗了!”藏族学生多杰东智一边脱去外套,一边开心地说。

素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的玛多县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零下4摄氏度左右,每年取暖期长达11个月,高品质电力及热力供应成为玛多县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得益于国网青海电力在当地开展的“偏远地区新一代能源供给系统示范工程”,2020年12月,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风雨操场通上了暖气。

极寒、缺氧的恶劣高原气候,让来这里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一系列高原反应。马润生和孙峰也不例外,虽然常年奋战在高海拔地区,但每次现场作业时仍然会感到有些吃力。

只见二人穿着厚厚的棉服,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一边用已经结冰的手套清理着光伏板和管道、表计等设备上面覆盖的积雪,一边目不转睛地排查着安全隐患,生怕遗漏一处。耳边寒风呼啸,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两人喘着粗气,每检查一个区域,都得停下来,在原地跺跺脚,不然,整个人都感觉要被冻僵了。

他俩正在维护的这套系统,是基于全清洁能源方式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示范工程,通过集太阳能光伏光热、槽式集热、管式集热、低温相变储热、储电为一体的方式,实现偏远地区热、电、储各级能源协同贯通、智慧控制,为青海省在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供电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保证这套系统在高寒、高海拔极端环境下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看图纸、查系统、隐患分析讨论、研究整改方案……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人的眉毛和睫毛上都已结了层厚厚的冰霜,随身携带的面包和火腿肠也已冻成了冰块,敲上去“梆梆”直响。“马上就能完成任务了,咱俩可不能松劲,再坚持一会儿。”马润生对一旁的孙峰说道。

“放心吧,看看他们的笑脸,我感觉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孙峰眼神望向不时传来欢声笑语的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室内篮球场那边,语气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