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民生面对面】西宁市全力做好冬春季蔬菜保供稳价工作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1-02-03 查看数0

西宁市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冬春季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一大早,在西宁市湟中区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大棚里,菜农们正忙着将各类蔬菜采摘、装箱、清洗……

菜农 张斌:一共租了4个大棚,种了两个棚的黄瓜,一个西红柿,一个甜瓜,这4个大棚轮流着到市场上供货,黄瓜是从8月份开始采摘,到现在的话每天能摘个400到500斤。

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拦隆口镇上寺村流转土地28公顷基础上,建设高标准深冬温室大棚80座,按季节差异,种上了15个品种各类蔬菜。

西宁市湟中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高树丰:现在进市场的蔬菜以黄瓜为主,黄瓜、西红柿今天上市量大约在2吨左右,上海青、毛芹这些叶菜上市量大约在3吨左右。

为增加冬季蔬菜供应量,湟中区组织各乡镇33家种植基地,共种植蔬菜377公顷,预计总产量8248吨。

在青海卡约初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电商蔬菜配送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将网上订单打包、称重。两年前,公司注册商标“卡约初禾”电商蔬菜配送平台,利用微信小程序进行蔬菜销售服务。

青海卡约初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基地综合室主任 张忠福:我们的配菜都是当天送,基本上是每天下午7点之前都能送到客户手上,配送范围现在基本上涵盖了西宁市五个区。

基地从2018年开始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建立了青海省最大的植物工厂,起到了推广农业现代技术的示范作用。

青海卡约初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梁煜忠:我们无土栽培现在种植的大棚有24个,24个一茬产菜是在3万斤左右,一年六至八茬,这样18万斤左右的菜可以供应市场。

从西宁各蔬菜基地打包的新鲜蔬菜,通过青海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利用现代物流手段,及时将新鲜蔬菜送达市民。

西宁农商投资建设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正旭:本地菜平均每天的进场量是177吨,外地菜平均每天的进场量是1614吨,基本上56%的量是被西宁市本地消化了,另外有28%的量是发往了除西宁之外的青海省其他州县,剩余的16%基本上是发到了省外。

位于西宁市小桥惠客家超市以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作为主要进货渠道,经过十多分钟车程将新鲜蔬菜送达超市,再经过工作人员分拣包装,摆上货架。

西宁市惠客家小桥店店长 肖娟莉:超市每天进货量大概在4-5吨左右,进货的品种130多种,基本上能够满足老百姓的餐桌需求。

市民 王书贤:咱们的市场里边,菜种类还是相当丰富的,基本上我们吃的这些菜,在这边都能买上,菜价和市场上零售的差不多。

近年来,西宁市充分利用现有的“菜篮子”生产资源,巩固发展一线设施农业,蔬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菜篮子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预计今年冬春季的蔬菜上市量可达到2.68万吨蔬菜,淡季自给率可达38.5%。

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科长 李华:通过加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提升冬春季蔬菜生产能力,同时加大对蔬菜保鲜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加蔬菜保鲜储藏量,进一步缓解因季节性因素造成的蔬菜供应供需矛盾,提高淡季蔬菜自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