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实现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零”突破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滕萌 刘羿楠)2020年,青海省紧紧围绕我省“一优两高”战略和加快建设“五个示范省”的重点领域,开展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学者、“昆仑英才”行动计划技术技能专项选拔,目前全省已有高层次人才3111人,较“十二五”末增加123 %。
2020年,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争取国家支持,建立三江源生态农牧业、高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等5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围绕清洁能源优势、高原特色学科,设立11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实现了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零”突破。设站单位累计招收培养的博士后人员47名,主持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28项,省部级项目34项,获批专利22件,充分发挥了青年创新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实施了高原重点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等43个引才引智项目,结合实际需求,精准对接260名省内外生态环保、农牧业、清洁能源、卫生领域专家,赴我省深度贫困地区和基层单位帮扶解决技术难题132项,并建立了稳定、持续的人才智力援青帮扶长效合作机制。
为提升队伍创新能力,青海省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能力素质提升为核心,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8.05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6%。搭建了“青海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练兵工作提供规范、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依托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培训资源,每年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6万人(次),其中六州有3万人(次)。以开展全省覆盖、全员参与的专业技术人员“三学、三补、两助力”大培训大练兵工作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培训工作机制。新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和配套政策整合衔接,更加强化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培养,特别是将创新成果和技术带教帮扶纳入培训范围后,2020年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申报人数较往年相比提升90%。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