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点亮“微心愿” 搭起“连心桥”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季蓉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1-04-19 查看数0

4月16日,是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办事处海晏路社区的“红心向党服务日”。下午刚上班,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梅便与同事赵永桂、赵献华一同前往一小区。

路上,看到一家花店。张梅特意挑选了十余枝粉色康乃馨,还有白色满天星。她们抱着鲜花,买了1箱牛奶,进入小区院子。

张梅敲开了1楼的房门。开门的是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她们快步上前,扶着老人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老大爷,您知道我们是谁吗?”张梅问。老人笑着说:“我知道,你是社区主任!”“您说得没错,但您知道我们今天为啥来看您吗?”张梅接着问。此时,老人不解地望着张梅。“是这样,您外孙有个心愿,他希望我们能经常来看看您,今天正好是社区服务日,所以我们就过来了。”

听到这里,老人很感动。

这位老人名叫孙万前,今年85岁。他的外孙名叫刘伟,今年20岁。

虽然家庭遭遇变故,但爷孙俩一直坚强地生活在一起。去年,刘伟考上了河南洛阳一所学校。无论学业多忙,他心里始终牵挂着姥爷。

点亮“微心愿”

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今年年初,海晏路社区开始征集辖区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体和特殊群体的微心愿。并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将每周五作为“红心向党服务日”,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我给社区所有工作人员说了,大家要通过入户或是打电话等方式,尽全力了解到每位居民的微心愿。”张梅说。

“最近,社区开始征集大家的微心愿,如果大家有想要实现的微心愿,可以在群里发消息,也可以直接给我发信息。”作为社区民政专干,宋婷第一时间在社区低保户微信群内发布了此信息。

很快,她收到了很多条“微心愿”。刘伟也单独给她发微信说:“姐,我自己没什么微心愿。但我现在在外地上学,我姥爷年纪大了,我不放心他,麻烦你们常去看看我姥爷。”

从居民那里征集到的微心愿,社区工作人员依次梳理后,制作成“心愿卡”,贴在社区“心愿墙”上。

一日,张梅站在“心愿墙”前,写有“刘伟:希望社区工作人员去看望自己的姥爷”字样的“心愿卡”引起了她的注意。“当时看完刘伟的心愿后,我还挺感动的。我觉得孩子离家这么远,还能一直惦念着自己姥爷,真的很不错。”虽然是个简单的“微心愿”,但张梅决定亲自去帮他“点亮”。

增进一份情

坐在沙发上,张梅跟孙万前老人拉起了家常,“您想孙子吗?”老人说:“现在都有电话,孩子再忙也会每隔一两天给我打电话,问候我。”老人虽然85岁了,但说起话来中气十足,思维也很清晰。

张梅想了想,决定给刘伟打电话。“原本我想着,让他和姥爷远程视频。”因为刘伟正在上课,电话最终没有接通。

随后,张梅在老人手机内输入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老大爷,现在虽然您的外孙不在身边,但您放心,以后只要您有事,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张梅说。老人握着张梅的手连连感谢。

搭起“连心桥”

结束了志愿服务后,张梅和同事回到社区。

此时,刚下课的刘伟给张梅回拨了电话。张梅告诉他:“我们已经上门看过你的姥爷了,你好好在那边上学,我们会定期去看他,你放心。”

其实,那日从老人家出来后,张梅就想好了:刘伟的“微心愿”,她决定利用社区每逢周五的“红心向党服务日”长期认领,经常去陪老人聊天,让老人感受有人陪在身边的快乐。

(文中爷孙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