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一面无法拒绝的锦旗

来源:西海都市报作者:李玉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1-04-09 查看数0

一面锦旗

“谢谢你们啊,为这事操心了8年。今天能拿到这笔赔偿款,多亏了你们。”4月7日10时30分,陈令在妻子的搀扶下走进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为法官助理刘维翔及所有工作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

看着这面锦旗,再看拄着拐杖被妻子搀扶着来法院的陈令,刘维翔内心百感交集。

刘维翔说:“陈令说要来送锦旗,我在电话里婉拒了,一是不想让陈令破费,二是知道陈令腿脚不便。没想到,陈令还是送来了锦旗。”

“这对我来说,是一份褒奖,更是一份鼓励!锦旗已在面前,我无法再拒绝,只能今后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成果,回馈陈令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三级伤残

2013年3月25日,西宁市城中区谢家寨村民陈令从3楼摔了下去。和陈令一起干活的村民跑到楼下,有人打电话叫救护车,有人查看他的伤情。

陈令说,当时,腰间钻心疼痛几乎失去了知觉,后来的事陈令记不清了,醒来时已经在医院的病房里。

见陈令醒了过来,他的妻子激动不已,随后又泪水涟涟。陈令的下肢已经瘫痪,需要有人在身边看护。陈令说,“妻子怕我知道病情会影响身体的康复,没有告诉我实情,但我发现自己的腿动不了时,已经猜到了一二。”

陈令家里条件并不好,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很拮据。为了增加收入,他受雇到村民韩某家从事房屋建造,想挣点钱贴补家用,没想到不慎从3楼跌落下来,摔成三级伤残,下肢瘫痪。

两次维权

陈令住院后,家里的负担更重了,韩某没有给予陈令赔偿的意思。为此,陈令将韩某起诉至城中区人民法院。

2014年6月10日,城中区人民法院判决韩某支付陈令伤残赔偿金、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鉴定费等,共计178676.85元。判决生效后,韩某一直未支付陈令相关款项。2014年7月31日,陈令向城中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接到执行申请后,执行法官去韩某家里追要赔偿金,韩某声称没有支付赔偿金的能力。最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决定由韩某分期付给陈令赔偿金。

然而,韩某此后依然未按照和解协议分期支付赔偿金。“我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劳动力,今后我这一家子怎么办啊?”陈令说,当时想这笔钱可能要不回来了。

8年关注

“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城中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为这个事操心了这么多年。”陈令说,“为了减轻一家人的生活困难,城中区人民法院曾向我发放了5万元的司法救助金。执行法官告诉我,城中区人民法院对本案的执行从未停止过,会继续帮我追讨赔偿金。那个时候,我对能不能要回来赔偿金心存疑惑,但法官的话让我心里暖了很久。”

城中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一直记得对陈令的承诺,一直关注着这个案子的进展。2021年,城中区人民法院在得知韩某家的房子要拆迁后,第一时间向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送达了执行裁定书,商量能否冻结韩某的拆迁款。得知拆迁款已经发到了韩某的父亲名下后,刘维翔立即找到韩某及韩某的父亲,给他们做工作让其积极偿还,并说明不支付赔偿款的法律后果。

2021年3月23日,韩某终于将赔偿款及迟延履行金,共计二十多万元全部转至法院账户。这起长达8年的案件得以执行完毕。执行该案的法官助理刘维翔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很快就将这笔钱转到了陈令的账户上。陈令激动得热泪盈眶,坚持要送一面锦旗。

刘维翔说,自己今后将继续做好工作,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他的这种想法更强烈了。作为一名法院执行战线的工作人员,他要把党史的营养转化为前行的力量,牢记使命担当,用奋斗彰显青春本色,努力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