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媒体使命书写在战“疫”第一线
记者在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办事处采访。
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医护工作者。
海东时报记者深入农村采访。
柴达木日报社记者在机关单位采访疫情防控登记工作。黄灵燕 摄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5日24时,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我省各新闻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在省委宣传部精心指导下,把做好抗击疫情报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重大考验,抽调精兵强将,深入基层一线,迈开两腿炼“脚力”,深入一线炼“眼力”,胸怀大局炼“脑力”,学习群众炼“笔力”,用担当和使命、笔触和镜头,把希望与坚守、温暖与正气,传递给更多的读者。
疫情当前,使命在召唤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青海日报从来没有缺席。
作为中共青海省委机关报,青海日报社党组、编委会把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紧急安排部署,党报子报齐上阵,报网端微齐发力,每天发稿50余篇,所属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每天发稿达250篇以上,各平台累计发稿4500篇(幅、条)以上。
青海日报开设《众志成城战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专栏专版,精心策划《青海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战“疫”第一线》系列报道,推出《同心战“疫”,青海在行动》《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等一批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通讯稿件。
编委会组建疫情防控报道组,深入两市六州,深入医院、商场、社区、村社,采写了《把党旗插在防控最前线》《李洪占一家三代战“疫”情》等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新闻产品。推出了《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等评论员文章、言论稿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热情讴歌了一线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营造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
青海日报客户端、青海羚网、中国藏族网通、青海日报官方微博、微信等发布平台的记者同样在路上、在一线、在现场,采写发布了《共战“疫”!青海第一批135名医务人员今日出征》《隔着这道门,向你们致敬》等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全媒发力、全网推送等,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让防控知识常识入群众的脑、入群众的心,提高群众的认知和觉悟,引导群众保持防范的自觉、取胜的定力。
作为青海日报的子报,西海都市报成立特别报道小组,报纸版面开设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栏目,刊发各类稿件360余篇,全媒体各平台阻击疫情相关图文、视频总量900多条,阅读总量近600万次,微信、微博、抖音文章、视频10万+条数12条,以整版形式刊发《同舟共济战疫情》等8幅公益广告;青海藏文报利用“超融合”移动采编系统,采访、编辑、翻译、审稿、组版、校对、质检等各环节依序开展工作,先后编辑、翻译刊发疫情防控稿件20篇、图片40幅,专页版《盾剑生辉》刊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造谣传谣的个案;青海法制报社刊发疫情报道版面48个,新媒体有关疫情稿件微信公众号推送132篇、头条号文章79篇、微博文章274篇。
“疫情防控处置期间,医院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在前往省第四人民医院采访前,我的内心有些忐忑不安,害怕被传染,可是在与患者直接‘交手’的医护人员的交谈中,太多的感动战胜了心中的顾虑。”对于青海日报疫情防控报道组成员、政教新闻部记者李欣来说,每一次的疫情采访,都是一次次感动,更是践行“四力”的生动诠释。
青海日报融媒体重点报道组记者咸文静,被抽调到疫情防控报道组,从大年初二开始深入基层采访报道,白天在路上,晚上在电脑前,内心绷着的一根弦始终没有松动。“这些天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先后前往湟源、民和、共和、互助、贵南等县的医院、商场、社区、村社采访,采访中我们看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不易,看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付出,看到了日用品供应的充足,看到了基层联防联控的显著成效,作为一名记者,我们将一如既往,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把这些希望与坚守传递给更多的读者。”咸文静说。
疫情不除,记者永向前
战“疫”打响,青海广播电视台声屏网微端宣传报道及舆情引导全面协调、全面发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及各相关频率频道、网络台及时调整宣传重心,以《青海新闻联播》《青海广播新闻联播》为龙头,开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专栏专题21个,通过《午间360》等25个栏节目及网络台、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播发疫情动态消息和防控工作。
安多藏语卫视、藏语广播及时准确翻译播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央视重要新闻和青海台《青海新闻联播》相关内容,编译播出有关新闻940余条,专题访谈节目16期,新闻专题节目8期,疫情防控特别节目12期,将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和抗击疫情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传达给藏区干部群众。
新闻综合广播与全国50多家省市新闻广播紧密协作,全天重点时段推出《全国新闻广播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报道》,青海卫视、经济生活频道、都市频道重要时段播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别节目,《百姓1时间》栏目开设三个专栏,派出记者150余人次,自采、播出疫情防控报道80余条。
截至2月7日14时,各平台共播发相关报道2900多条,这背后,是一个个记者主动放弃春节假期,深入抗疫一线,将真实权威的防控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观众。
电视新闻中心二十多组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记录医护人员、公安交警、社区干部等一线人员防疫工作,真实、快速、全面报道疫情,让老百姓第一时间了解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不除,我们不歇。”这是青海广播电视台所有记者的心声,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采访部记者任龙祥说:“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用权威真实的内容、接地气的表达,以有温度的视角,传播有用、有效的信息,报道在抗击疫情中的鲜活故事,在科学引导群众的同时,凝聚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面对疫情,新闻人毫不退缩,时政记者刘保华及时编发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调研新闻,准确及时传达了省委省政府防控疫情的决策部署,坚定了抗击疫情的信心。在得知我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的消息时,采访部年轻的“90后”记者赵鑫、祁海峰、任增吉等主动要求参与采访报道,用真实的画面和声音生动呈现了我省医疗队员“逆风而行”援助湖北的现场实况。新闻中心记者的身影还在商场超市、在药房商店,为大家带来市场供应和药品销售的最新情况;在物资捐赠现场,为大家带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心新闻。
在这短短的十多天时间,新闻中心采访部就有10名年轻记者在防控第一线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说,“在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感受到了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奉献和坚守,更让我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既然选择了记者这份职业,到现场去采访,及时传播真实权威的信息,就是记者的天职。”
抗击疫情,媒体敢担当
省委网信办动员和组织全省网信系统加强疫情网上宣传引导工作,凝聚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网上强大正能量,最广范围推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政策举措和权威信息,推送青海医疗队支援武汉阻击疫情、青海为武汉抗疫一线送去1000份藏药香囊等典型做法。截至目前,各网共发布21009篇稿件,点击量达7097.6万次,推送省内外各类疫情防控工作信息60000余条,澄清不实传言、质疑,发布辟谣帖文400多条。
青海新闻网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在大美青海客户端、电脑端以及在学习强国青海平台设置专题,及时迅速播报国内、省内疫情动态并普及防治知识,展示全省各地疫情防控最新进展,及时成立宣传工作组选派记者到一线采访。
疫情发生以来,和众多记者一样,青海新闻网记者樊永涛从除夕坚守至今,奔赴医院、车站、高速路口等,采写和记录相关疫情报道。
“新闻工作是紧张的,新闻工作者的神经永远紧绷着,关于疫情的报道责任很重大,冲在一线要有自己正确的态度和分析研判舆情的能力。”樊永涛说。
疫情报道中,中央驻青媒体,发挥立足当地的优势,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刊发播出了一大批有温度、有见地、有权威的新闻稿件,报道我省疫情防控的举措和进展,助力我省坚定打赢疫情阻击战的信心决心。
作为市州媒体,海东时报记者深入抗“疫”一线,宣传报道各县区、乡镇、村社疫情防控信息,累计发布疫情报道专版126个版面,同时在海东时报社官方头条号及海东时报社西宁记者站头条号发布疫情信息,海东时报官方头条号点击量为11.3万人次。
“去医院采访怕不怕?”“不怕,怕就不来了,我的职责是展现每一个在抗击疫情一线中默默付出的人,传播温暖,坚守正义。”黄诚坚定地回答同事。黄诚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电视台的一名新闻记者,原本春节值守在单位的他接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报道任务,他迅速深入到医院、跨省交界疫情防控检查站、社区及村社采访,而他的妻子是民和县中医院的一名护士,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自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夫妻俩把孩子托付给了父母。
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责任与担当,面对疫情,记者们选择坚守一线、向险而行,这是记者职业精神的呼唤,是践行“四力”的勇气,是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答卷,更是对铁肩担道义的最好诠释。
广大新闻工作者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深入宣传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青海抗击疫情故事,展现青海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