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
[详情]
气壮山河的凯歌 永载史册的丰碑
走进抗美援朝英模部队 接过志愿军先辈的枪
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担架见证钢铁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喊出这些著名口号!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重访抗美援朝纪念馆和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英雄归故里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播出
央视推出纪录片《英雄儿女》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老兵永恒
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他们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丨向中朝友谊塔敬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带领乡亲改变家乡面貌
清晨,阳光洒满房间,晨光的映照下,一件老式军装上闪耀着金色。那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奖章、纪念章,陪伴了老人数十年。这里是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的特护区房间,也是96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的“新家”。
[详情]
深埋战功的志愿军老战士宋良友
老兵高晋文:亲眼看着黄继光牺牲
战地金达莱,花儿为谁开?
岁月无声 英雄无悔
“一条大河”流淌出的故事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一级战斗英雄李家
1953年7月,李家发所在的连队主攻敌人扼守的轿岩山。在攻占主峰的战斗中,为了给受阻的部队扫清前进障碍,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地堡机枪眼,壮烈牺牲,年仅19岁。
[详情]
顽强守阵地 孤胆战群敌
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入敌群
文物中的抗美援朝丨英雄号手郑起使用过的军号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革命历史剧《跨过鸭绿江》开机 全景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老兵祁富德:70年来初心不改
10月23日,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记者跟随西宁市湟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来到了湟中区坡西村拜访了一位特别的老人——祁富德,一名拥有64年党龄的老党员。
[详情]
胡乾秀:斗美军战严寒,血染长津湖
“他到五十八师任参谋长仅仅一个月就牺牲了,却经历和参与指挥了一场最为艰苦和残酷的战斗,在部队中留下深刻的影响。”胡忆朝在《未曾谋面的父亲——纪念胡乾秀烈士牺牲60周年》中曾这样写道。
[详情]
“寻兵老人”孙艳华:留住抗美援朝的故事
在吉林省通化市,70岁的孙艳华被称为“红色文化活字典”,她不是抗美援朝的亲历者,却通过寻找、采访老兵,还原了许多抗美援朝期间的故事。
[详情]
刘永汉:血液里流淌着对党的忠诚
2020年元旦前夕,吉林省珲春市河南街道和永盛社区的同志们照例去看望老党员刘永汉。看到熟悉的脸庞,刘永汉特别开心,唱起自己创作的爱国歌曲。可当同志们拿出慰问金时,他却一脸严肃,毅然拒绝:“我生活得很好,不
[详情]
【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级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一级英雄邱少云在烈火中用生命诠释纪律与忠诚,他的英雄事迹在中朝两国广为传颂。
[详情]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夜战战术建奇功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各种轻重武器的呼啸声、爆炸声划过黑暗,刺耳的军号声短促刺耳,回响在寒冷的夜空中。”这不是文学描述,而是美国陆军军史中,朝鲜战争美军亲历者关于志愿军夜战进攻的纪实回忆。短短的文字,
[详情]
【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孙占元:英雄浩气贯长虹
孙占元是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弟齐名的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之一,也是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详情]
战斗英雄蔡兴海:用一辈子坚守上甘岭精神高地
“十二军三十一师一团八连四班副班长蔡兴海授予二级英雄称号”——在这张颜色泛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记功命令》上,蔡兴海的名字与黄继光、邱少云并列在一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