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在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上网已不可逆,不能因语音软色情的毒害而简单地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唯有依法为他们设置好安全屏障才是上策。
“作为女生,您只需要陪别人聊天,就能够一分不花兑换自己想要的礼物”“作为男生,您只需花费一点金币,就能和女神一起玩游戏、私聊互动”……在移动互联网端,某语音社交软件这样推广语音社交业务,随之而来的,是语音软色情堂而皇之地在互联网上传播,一场“声色”交易就这样悄然进行。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竞争加剧,语音直播已逐渐成为直播平台赢利的主要手段。为获取更多流量,一些直播平台置道德法律的底线于不顾,将一些含有低俗、色情内容的语音信息,向未成年人直播。此举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关依法治理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因此,如何以法律的责任为未成年人筑牢语音软色情的“防火墙”,显然是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健康的一道必答题。
针对未成年人的语音直播软色情泛滥成灾,缘于直播平台基本底线的失守,以及监管还未做到毫无瑕疵。在这种角度上,强化直播平台的自律和补齐监管短板,似乎也就万事大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语音软色情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凭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可能无济于事,只有在直播平台、家庭和监管之间形成合力,才能防微杜渐。这其中,强化上述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无疑是筑牢语音软色情“防火墙”的关键一环。
筑牢语音软色情“防火墙”,首先需要直播平台守土有责。不可否认,直播平台直播语音需要考虑赢利,但作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企业,直播平台也应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社会责任,不能只顾赚钱而无视道德法律底线。监管部门在引导直播平台强化自律的同时,更应对无视规矩者依法追责,以法律责任倒逼其履行社会责任,确保语音直播的信息健康。
筑牢语音软色情“防火墙”,家长同样责无旁贷。现实中,不少家长因对孩子缺乏耐心,为摆脱其纠缠,常把网络游戏作为不让孩子“捣蛋”的法宝,以致孩子迷上了语音软色情还浑然不知。有鉴于此,更应该加重家长的监护责任,对那些怠于履行监护责任、任由孩子沉迷在语音软色情中的家长依法惩戒,倒逼其主动守护好孩子的网络安全。
筑牢语音软色情“防火墙”,依法强化监管更为重要。客观而言,语音软色情之所以屡禁不绝,虽有技术障碍的原因,但监管的不力也不容忽视。比如语音软件未成年人保护功能中的实名认证和分级管理形同虚设,多个直播平台引流导致的软色情难以根除等。对此,监管部门除了积极提升技术能力、确保对语音软色情的全面管控外,还应对不作为的责任主体依法问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推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上网已不可逆,不能因语音软色情的毒害而简单地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唯有依法为他们设置好安全屏障才是上策。强化直播平台、家庭和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以法律责任促使相关责任主体认真履行各自责任,显然是筑牢未成年人语音软色情“防火墙”的必然选择,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丝毫不得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