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黄河两岸 看脱贫攻坚】90后姑娘的致富路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贾晓云 马佩玉 鲁海曦 贵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见到项措卓玛的时候,她刚刚从邮局发货回来,为了这批货她和工人昨晚加班到两点。今年29岁的项措卓玛,瘦瘦高高,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手创办了贵南县江罗服饰文化有限公司,在全国有七家实体店,400多个代理商,2019年公司利润达到200多万元。
小时候项措卓玛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只勉强读完了小学,就早早出来打工,挑起家里的重担。打工不仅辛苦,挣钱还少,项措卓玛饱尝了生活的艰辛,想继续读书的念头却一直在她心里,她决心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2014年,项措卓玛通过贵南县相关政策帮扶终于重返校园学习了三年自己从小就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三年的校园学习生活为她今后的创业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服饰加工车间
2010年,项措卓玛在贵南县一市场租下了一间30平米的铺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藏族服饰设计。创业之初卓玛以设计销售藏族传统服饰为主,因为存在很多的竞争对手,市场销路并不是很好。 “我要设计一些带有现代元素,更加生活化的藏族服饰”项措卓玛脑海中蹦出了这样一个想法,通过查询相关设计图书、市场调研她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转变设计风格后的项措卓玛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随着订单量的一天天增加项措卓玛原有的铺面已经施展不开了,人手也变的明显不够。“得扩大规模!”这一次项措卓玛也被自己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扩大规模就得面临选址、增加资金、人员等一系列的问题,可项措卓玛就是这样一个不服输的姑娘。遇到问题,咱就解决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新的铺面我选不了临街,我就选个偏一点。钱不够我就计划着花,请不起太多的工人,我先请两三个人,项措卓玛相信有山就有路、有河就能渡。最终,她花了三万多元租下了新的铺面,为了节省开支,新铺面的装修她没有请工人,而是和弟弟自己动手搞起了。然而意外又一次来临,在装修时泡沫胶发生爆炸,导致项措卓玛脾脏破裂、左肾脏严重受损,虽然经过抢救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巨额的医疗费用使正在蒸蒸日上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大病初愈的她顾不上休息疗养,又继续奔向了创业路。谁曾想,这一次的奔跑项措卓玛一口气跑上了小康路。
项措卓玛在画设计图
项措卓玛设计的带有现代元素的藏族服饰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不仅时尚、做工精细,而且不失传统藏族服饰的精髓。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2018年项措卓玛终于注册成立了贵南县江罗服饰文化有限公司,“江罗”藏译音,词意为“绿叶”,代表生机与活力,环保与健康。 在款式上项措卓玛亲自设计保证了服装原创性,在面料上项措卓玛亲自把关保证了服装的质量。现在“江罗”已成为贵南一项文化朝阳产业,异军突起,经她设计服饰作品深受省内外广大藏族同胞的信赖和喜爱,销往全国各地,吸引了400多名大学生为“江罗”代理,2019年项措卓玛的公司年产服饰1.2万件,年销售额达200万元。去年项措卓玛花58万买下了租赁的铺面,又在贵南县城为家里购置了楼房,承包了弟弟、妹妹的生活费和学费。不仅如此,项措卓玛还主动提出要吸纳村上的贫困户来自己的公司上班,如今项措卓玛的公司的名义吸纳的贫困户靠着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告别了贫困。一个人富起来不算什么,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才是项措卓玛最大的心愿。
采访中,项措卓玛告诉记者在贵南县政府的帮助下她600多平米的新厂房将在9月份开始装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到时公司的生产规模将进一步得到扩大,未来她希望自己设计的服装可以有更好的市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项措卓玛设计的带有时尚元素的藏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