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黄河两岸 看脱贫攻坚】党建引领党员先行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佩玉 贾晓云 鲁海曦)仁若阿什贡村位于贵德县河东乡东部,距县城13公里,海拔2690米,年平均气温在9℃左右。原本村里仅靠农畜业,维持着单一的产业结构,粗放经营,效益低下。制约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增长。“怎么也想不到,我们村子也走上了致富的路子,现在发展起了药材种植,我们对以后的生活也越来越有信心了。”这是村民吉本才郎一段感慨的话语。
在仁若阿什贡村的药材种植基地里,当归、黄芪、党参、羌活等药材长势喜人,村民们各个喜上眉梢,这一切都归功于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勾日扎西,他不光是村里“一把手”,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身先士卒第一个投身到村集体经济建设中。 “今年,我们投入了54万元,把村里430亩的山坡地全部种上了当归、黄芪、羌活等中药材,明年光药材这块的收入就会很不错。”勾日扎西告诉记者。
仁若阿什贡村的药材种植基地
每天天一亮,勾日扎西便早早来到田间地头,一待就是大半天。从对药材的一窍不通到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我时常这样想,我们村里人口不多,草场这么好,但为什么总是发展不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勾日扎西结识了一位在甘肃种植草药的人,两个人很是投缘,对方也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了勾日扎西,通次那次交谈,勾日扎西便萌生了要种植草药的想法,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先试种一亩地的当归,功夫不负有心人,悉心的管护加上“天时”给力,勾日扎西种出来的当归卖出了不错的价钱。
2018年,作为村里致富能手的勾日扎西倡导建立了合作社,取名为“曲什丹种植合作社”,当时成员只有8名。2019年合作社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增加了当归、党参、黄芪、羌活等品种药材。
勾日扎西和合作社的村民
村民吉本才郎说:“当时勾日扎西看到药材种植的前景非常好,就鼓励大家都来参与,一起致富,有的人就害怕不敢参与,勾日扎西说,赚了算你们的,赔了算我的。”就是勾日扎西这样的一份担当和决心,感动了村里的每一个人。最终全村84户村民以自家田地为股份入股,参与其中。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以后,为解放劳动力,村里花了113万够买了一整套的农机具,这其中有勾日扎西自掏腰包的17万元。
如今村里的经济搞得好了,搞得活了,大家的心都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齐心协力谋发展。 在村里有一个专门放置农机具的库房,里面整齐的摆放着各种器具。库房的对面建起了一个27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清洗、切割、烘干,成品展示等,里面的流水线一应俱全。
勾日扎西说:“这个厂房是今年上半年建成的,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种出来的药材进行粗加工后再售卖,通过网络直播的电商模式进行销售,这样利润会比之前高很多。”
曲什丹种植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