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走黄河两岸 看脱贫攻坚】 用心“点亮”你我他

来源:长云网作者:滕萌 陈尚云 郑明星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0-07-14 查看数0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滕萌 陈尚云 郑明星)“建设坚强电网是我到玛多的第一个想法,让老百姓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不能用牺牲环境来换发展,所以要用电代替煤减少污染,要让老百姓摆脱黑乎乎的煤炉子取暖现状,还要让生态移民安置点的牧民群众认识电器、了解电器、用上电器告别对电器一无所知的历史。”这是初到玛多看此现状时田超说的话。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有“黄河源头第一县”之称,平均海拔4300米,面积2.5万平方千米,属高寒草原气候,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定点扶贫县之一。自2011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共投资2.1472亿万元,支援建设玛多县。

今年32岁的田超是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2007年参加工作。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筹备接收玛多电网,田超主动请战来到了玛多县,成为首任县供电公司经理,同时兼任了县扶贫局副局长职务(挂职),这对于田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脱贫攻坚,电力先行。玛多电网在田超心里是个坎,为了尽快掌握全县电力设施情况,那段时间,他的身影走遍了玛多大大小小的街道,哪条街上有几块电表、几条线路都在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之后,他带领玛多县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扑在了电网建设上,短短3年时间,就使玛多电网旧貌换新颜,也彻底改变了一根线贯穿整个县城的历史。

清洁供暖 新坐标

玛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清洁供暖示范就是生态示范,生态示范就是绿色发展示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7年到2020年,田超用了三年的时候改造了玛多电网,并建成了青藏高原首个清洁取暖示范县。当时,田超立志“一定要让牧民直观的感受到清洁取暖的便利及舒适”。他把目光瞄准“三小一户”,即小宾馆、小饭馆、小商店和移民户,经多方联系,选取适合牧民使用的清洁取暖供暖设备,依照牧民布置房屋的习惯,在高原清洁取暖创新工作室内建造样本,进行推广。随着玛多县清洁取暖第一片区直热式储能锅炉投入使用,一股股热水经供热管网流向玛多县城的角角落落,至此,玛多县城煤锅炉改电锅炉项目全面投运,玛多县城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彻底结束了县城“燃煤”锅炉供暖的历史。

7月9日,玛多县城二片区清洁供暖项目正式投运,可满足约9万平方米供热需求。项目投运后可达“四个实现”的目标,实现三江源核心区域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担当。实现停电不停暖的热源可靠保障。实现未来五年新增房屋供暖需求全保障。实现新能源电量的消纳。此次项目的投运既是玛多县城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县的收官之作,也是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的又一新亮点。驰而不息守护好母亲河源头的青山绿水,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步伐走得稳、行的远。某商超老板旦增达杰说:“自从有了清洁取暖,不仅减少了成本,更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家里、商铺更温暖了。谢谢他们。”

光伏扶贫 照亮你我他

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既是国家电网公司定点扶贫的暖心工程,更是支持玛多县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的利好工程。2018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捐赠资金1360万元在玛多县建设总规模为4.4兆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建成之后将为玛多县11个贫困村1721户带来户均超过5400元的受益。藏族人将阳光比作金子,为了能早日让这些“金子”惠及到牧民,田超又一头扎进了光伏电站配套电网建设的现场,短短的四个月后,光伏电站就建成投运了。

家住玛多县玛查理镇的昂杰一家,2017年第一次分红后,昂杰买了5只羊,干起了畜牧养殖业,随着生活的改善,继续拓展收入来源,从起初购买一台电动缝纫机开了家庭藏式服装店,到现在多渠道创收后,成功实现“造血式”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从依靠补助生活,到自主创业增加收入,玛多县贫困牧民的思想有了新的转变。

“现在回想初到玛多看到的现状和感想现在已经基本实现,说句实在话虽然过程很难很苦但是现在回头看看其实挺开心的,最起码自己的想法基本实现了,一个人能“活在当下”真的挺不容易。虽然玛多县已经脱贫,但扶上马还得送一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党员的我必须坚持帮下去。”田超坚定的说。

记者手记:

田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延伸一米,沟通多说两句”的服务承诺,将玛多县牧民脱贫放在首位,他用最真情的付出,赢得了贫困户的信赖,甚至在其它地区,都有一个像田超一样,“舍小我,为大家”的先锋模范,也相信他们会用心呵护草原万家灯火,初心不改,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