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河湟藏乡行】藏乡山村幸福“花海”

来源:长云网作者:花棕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1-04-06 查看数0

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 李培东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花棕) 8月4日下午,青海广播电视台《河湟藏乡行》采访组赶往“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了解边麻沟村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的发展情况。

朔北藏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代国仓

边麻沟村,它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朔北藏族乡,这条连接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的狭长山沟叫穹沟,“穹”字有深的、远的、长的意思,平均海拔2800米的边麻沟村就在穹沟的最深处。边麻沟有162户村民,总人口612人,藏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67%。这里远处有山、近处有林,生态资源优越,凭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边麻沟村大力发展“花海农庄”事业,破茧成蝶,华丽嬗变,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藏乡山村的幸福“花海"花香四溢,迸发岀勃勃生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边麻沟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认真学习领会“四个扎扎实实”要求,确定“以党建为引领、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打响特色旅游品牌为主要举措"的发展新思路,他们奋发有为,团结全村各族群众,打造“花海农庄”乡村旅游产业。

据了解到,2017年,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响特色旅游品牌,带动增加群众收入,借东西部协作之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对片区10个村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点”规划设计,梳理出一核一带三组团”发展思路,并由江宁变建集团负责实施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初步建成了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为一体的鸾沟片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园区建设中投入省级旅游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670万元,建成林下木屋39栋、1500平方米民俗风情街及生态停车场、污水管网、游步道、道路强弱电改造等配套设施。扶贫产业园所得收益按照5:3:2的方式进行分配。其中,收益的50%用于产业园提档升级和壮大;收益的30%分配到宽沟片区10个村,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用于村集体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公益事业及设立村级保洁员、水管员、护青员等公益岗位等相关合理开支,公益岗位主要安排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合理劳动增加收入;收益的20%用于鹰沟片区10个村补助重大灾害家庭、残疾人低保户,困难党员、因难群众。同时,依托旅游扶贫产业园项目,引导周边10个村村民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民俗接待、民俗小吃、手工制品等营利性经济,实现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增加收入。

截止到2018年,边麻沟村民实现从单一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务工等收益,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的多种收益的转变,边麻沟初步形成集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农户受益的乡村旅游模式的形成,把边麻沟群众送入幸福“花海”。

结语: 独特的高原气候,仙境般的花儿海洋,春季踏青赏景、夏季避暑休闲、秋季写生摄影、冬季赏雪滑雪,省内县内、全国各地、甚至外国游客,人们纷纷慕名到边麻沟游玩。欣喜之余,村民们共同分享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财富”:有的到“花海”务工挣工资,有的通过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观光等服务盈利,大家还能享受年终的土地流转收入、贫困资金入股分红。变麻沟村的巨大发展变化,冲击了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给了他们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共享生态红利的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