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藏乡行】赶着藏香猪,大步奔小康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花棕)7月10日,青海广播电视台《河湟藏乡行》采访组赶往第六站—循化文都藏族乡哇库村,这里山清水秀,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是农业与牧业为主的典型农牧结合为主的传统村落。
哇库村位于文都乡中库沟最上端,距文都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由三个自然村6个社组成,目前全村共有205户,常住人口达1010人,全村耕地面积近4000亩,可利用天然草场达12000亩以上,海拔2600米—4100米非常适合“藏香猪”等特色养殖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文都乡充分利用哇库村丰富的草山资源优势,经乡村两级主要负责人通过考察和多次论证,由哇库村支部书记李加牵头到甘肃省甘南州、张掖市等地区引进优良品种“藏香猪”和“西门塔尔牛”,并成立了哇库村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每年可以向市场提供优质的草猪肉、牛肉,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每年生产的猪仔、牛犊可持续增加数量,哇库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收入相当可观,发展前景十分宽广,规模可随意扩减,形式多样十分灵活。哇库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优先使用本村贫困家庭,可一举解决贫苦户务工难的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岗位劳动强度,可酌情使用留守妇女、老人,让他们共享红利,大多数留守妇女和有劳动能力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了工资收入,能够解决留守人员无事干,增收难的问题,全面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据了解,藏香猪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放牧型猪种,因其主要在户外食用天然牧草,运动量大,其成猪肉质细腻,脂肪少,营养价值高,被称为“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人参猪”,而西门塔尔牛属于大型乳、肉、役兼用型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成为农村特色养殖的标配。同时在山林中以放牧式的“散养”模式,既为牲畜提供了天然的饲料,又保障了其肉质的健康。
依靠绿水青山,文都乡哇库村真正走出了一条捧着“幸福猪”赶着“扶贫牛”的特色养殖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