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河湟藏乡行】尕楞乡:以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来源:长云网作者:融媒体记者 花棕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1-04-06 查看数0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花棕)7月10日,青海广播电视台《河湟藏乡行》采访组赶往第八站 —循化尕楞藏族乡,了解扶贫加油站的规模和洛哇村大棚内的蘑菇运营情况。

尕楞藏族乡党委副书记 蔡黄彭毛

尕楞乡位于循化县城西南角,距县城35公里处,是循化县最边缘半农半牧乡份。该乡东临文都乡、南与岗察乡接壤,西以尖扎县、化隆县黄河为界,全乡总土地面积为37.4万公顷。尕楞(即噶让),藏语意为“长柱子”,是尕楞境内存有两条自然形成的形状近似于柱子的岩石伫立而得名。气候条件优良,旅游资源丰富。

据悉,结合尕楞乡地处偏远,加油远、加油难、加油成本高的实际困难,全乡整合投入6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600万元,拟在尕楞集镇新建全省首座村集体经济“扶贫加油站”。该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扶贫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带动集体和贫困户增收约48余万元,能有效支持“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弥补了尕楞乡历史上无车辆加油服务配套功能的市场空白,成为沿线加油服务的中心“枢纽”。

该项目建设周期短,经济效益见效快,通过项目实施,可有效降低农资成本,扶持贫困户就业脱贫,发展集体经济,对巩固尕楞乡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尕楞乡自然风光独特,每到夏季外来游客猛增,车流量呈几何式增长,尕宗公路日益成为乡村旅游的‘动脉’。加油站的建成不仅带动沿线农家乐运营、土特产销售增收,也带来了加油站扶贫致富的新商机。”尕楞乡党委书记多巴介绍。

尕楞藏族乡党委书记多巴接受采访

洛娃村村民前热接受采访

洛哇村专业合作社大棚内,一排排香菇棒整齐地靠在木架上,这是尕楞乡第一家人工栽培蘑菇的专业合作社。由于洛哇村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的气候环境,所以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与环境优势。

蘑菇主要销往西宁、大通、民和、平安等地,销路很好,大棚投入使用后一直致力于富民增收的宗旨,蘑菇一年的产量能达到4吨左右,产值超过3万元,贫困户户均保底收入能达到4500元,这都让他们有信心能通过产业脱贫致富。

2018年,乡党委通过对周边乡镇种植蘑菇产业的考察,发现蘑菇的收益好见效快,能够让群众增收,并针对洛哇村实际,整合了全村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联同洛哇村的帮扶单位省投资公司成立了循化县庆嘉菌类种植专业合作社。

“村里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能有效帮助贫困人口发展产业,还能实现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洛哇村村民前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