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亮高原奔小康
脱贫攻坚,电网发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国网青海电力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要求,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性任务,扛鼎央企责任,聚力扶贫攻坚,全面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定项目、投资金、建机制,确保扶贫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助力青海全省高质量脱贫,让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过上小康幸福生活。
110千伏电网在青海县域全覆盖、国家电网点扶贫的玛多县贫困发生率由37.5%降至0.15%、建成国内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并接入40座扶贫光伏电站、联点帮扶的1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一幅幅电亮高原奔小康的脱贫画卷,已经在三江源头徐徐铺展。
电网延伸升级 补齐民生短板
5月8日,沿着祁连山脉一路西行。广袤的草原深处,群山负雪,高原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珠固乡黑蚁沟初麻院村,被牧民们称为“幸福线”的“三区两州”工程正加紧建设。
珠固乡初麻院村是一个古老的藏族村落,生活着被誉为“英雄部落”的“华热巴”藏族。这里的牧民世代居住在深山里,过着冬窝子、夏窝子的游牧生活。晴天用光伏,阴天点煤油灯,一直是村民们的日常。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里人的心思也活泛起来,这个古老的村落也有了发展生态养殖、特色民俗体验、草原住宿、民族歌舞表演等致富想法,但由于地处牧区深山,村民们一直靠光伏用电,用上大电网的“亮堂电”“舒心电”“稳定电”成了牧民们的期盼。
“今天10千伏雪三路杆塔安装要全部完成,力争明天完成这组杆塔组立,让乡亲们也高兴高兴。”门源县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刘玉一边嘱咐队员们抓紧时间作业,一边目光望向前来了解工程进度的村民却藏。
却藏高兴地说,“这么快就要完工了!做梦都没想到大电网真的通到脑山里来了!”“以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有了电,以后大家可以发展蓄牧养殖业,用上各种电器,冬天还可以用上电暖气,再不用担心羊羔冻死了!”刘玉说。
近年来,国网青海电力精准规划投资,推动电网提档升级,全面排查了全省1622个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的用电需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贫困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青海贫困地区乡镇大电网覆盖率已达到97%;“三区两州”电网攻坚三年行动目前已完成78.76亿元,占总投资的87%。
精准光伏扶贫 创新扶贫模式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为我们县里种了下‘绿电’发展的种子,仅去年累计发电量895万千瓦时,远远超出了预期发电量。” 5月14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镇副镇长马乃吉脸上乐开了花。当天,马乃吉代表村民们领到了河南县“十三五”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第一次共10万元的分红。
河南县地处三江源,生态地位极为重要,是青海省第一个实施“禁塑令”的地区,但由于海拔高、自然条件差,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渠道少。2018年11月,河南县光伏扶贫电站作为青海省首个并网的村级光伏扶贫电正式投运。电站全年平均日照时间约2642.7小时,负荷运行全年发电量达895万千瓦时,预计一年有240万元收益。
“光伏扶贫就是好,只要阳光充足,就能有钱赚,村子脱贫致富就有希望!”说起光伏扶贫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多特村村民索南多杰深有感触。“村里有了光伏扶贫项目后,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以在电站申请公益性岗位,每年就有额外7000元收入补贴家用。”
为了实现精准扶贫,国网青海电力充分发挥行业特色,将光伏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优势,形成了直接精准到村、收益长期稳定、村民获得感强、可以复制推广的电力扶贫模式,累计投资2.16亿元,新建110千伏线路54.2千米、35千伏线路148千米、10千伏线路40.38千米,确保了全省47.1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2019年6月30日前全部如期并网。同时,建成国内首个新能源领域数字平台和首套省级光伏扶贫运营管理系统,接入扶贫光伏电站40座,覆盖全省7.75万户贫困户,实现光伏扶贫电站智能化、专业化集中运行管理,降低电站运维成本40%以上。
国网青海电力营销部专责祁科民介绍,目前青海全省建成扶贫光伏电站容量73.16万千瓦,受益贫困户7.75万户,占全省贫困人口50%以上,是全省扶贫效果最好、受益群众最多的产业扶贫项目。
联点结对帮扶 扶志扶智结合
5月13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化隆县关巴村村民马军华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亲人”——国网青海电力结亲帮扶人员何炳贤。自2016年以来,作为精准扶贫帮扶干部,每隔一段时间,何炳贤都会走访马军华家,定期了解马军华一家的脱贫情况。
虽然关巴村现在已经退出贫困村,但何炳贤说,“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已经让自己和关巴村、和马军华老人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巴村是甘都镇一个撒拉族聚居的小山村。村里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占总户数的17%,贫困人口154名。2016年以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12个部门对关巴村33户贫困户结对认亲帮扶,为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讲解扶贫政策,找准穷根,“志智”双扶,多角度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
马军华老人高兴地说,“现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舒心了!电力公司为贫困户们每家购置赠送的4只羊羔,为发展家庭养殖打好了底子,还安排儿子参加了带薪在岗实训学到了手艺,现在家里还盖了新房子,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为激发联点帮扶贫困村内生动力,国网青海电力从扶志和扶智两方面着手,先后向12个贫困村选派驻村干部15人,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67人、技术人员20人,通过落实“一联双帮”责任,帮助化隆县关巴村发展家庭牧场,在助力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良好示范效应。同时,结合实际开展就业扶贫,在农配网业务外委、线路巡视、变电站看守等工作中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家庭就业25人,每人年均增收2.25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国网青海电力联点的12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
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倒计时。国网青海电力正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制定“补针点睛”方案,聚焦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堵点、痛点,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切实把精准扶贫这件为民造福的大事办好办实,不获全胜不言收兵,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