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乡“第一书记”扶贫先扶智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杏儿藏族乡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日扎山下,距离民和县城110公里,是全县唯一的藏族乡,全乡共有7个村32个社952户4316人。
两年前,青海省盐湖研究所的张全有被选派到杏儿乡日扎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张全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苦干实干,他的倾情付出得到了日扎村藏族群众的高度认可。
建强班子、带好队伍,这是“第一书记”的重要政治任务。张全有积极投身村党支部工作中,重点培养了一批有致富带动能力的中青年党员,将党建和扶贫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日扎村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力得到了凝聚。同时,张全有还向研究所申请筹资,对日扎村党员活动室进行翻新升级,捐赠相关学习图书和影像光盘。
“没有群众的增收致富,哪来的全面小康?”张全有意识到发展致富产业的重要性,就与扶贫驻村队员和村干部深入走访调研,积极争取引进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近物所改良的具有耐寒耐旱高产特性的新型饲用作物甜高粱。两年来,已累计试种11公顷,亩产4500公斤,为日扎村带来了近80吨的青饲料,可满足190只山羊的养殖需求,帮助增收近20万元。
科技扶贫,教育先行。为了满足贫困山区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张全有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靠山”资源,派出2名博士为杏儿乡中学的机器人大赛作辅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杏儿中学缺乏正常教学实验器材,张全有又组织研究所科技人员携带实验器材给九年级80多名学生演示了中考必考的化学实验三项,讲解了考试要点,并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针对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张全有多方筹措资金,为日扎教学点阅览室配备了电脑以及适龄儿童图书。冬天给孩子们送去棉鞋、帽子、围巾和手套,让这些在求学路上的藏族孩子们从心底暖和起来。
如果说物质脱贫难,那么摆脱精神贫困则更难。张全有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的做法既有远见,又让人感动,赢得了全村百姓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