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德令哈:探索养老新方式 助力精准脱贫

来源:青海长云网作者:编辑:王荟发布时间:2021-04-06 查看数0

青海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柴达木记者站  赵莉 贾晓云 陈尚云 张静 谢海群)在脱贫攻坚中,贫困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扶贫工作的一个难点。如何化解这一不容忽视的难题,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海西州德令哈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把“赡养一个老人、解放一群人、致富一家人”,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里有一位“时刻需要人照顾的老人”,全家失去“造血功能”,这是很多贫困户致贫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海西州德令哈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今年70岁的王存梅,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儿子李万存为了照顾她,常年无法外出务工,全家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只有3600多元,是曾令村委会非常头疼的贫困户。

为了改变像王存梅老人一样困难家庭的贫困状况,2017年11月德令哈市通过政府统一采购,引进了两家养老服务公司为全市141名精准扶贫对象、60周岁及以上特殊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服务等居家养老服务。

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莲湖村村民李万存说:“德令哈市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这些贫困户解决了大问题,还帮我找了护林员的工作,一个月收入有2700元,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特困老人大都不具备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想要农村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十分不容易。面对困难和问题,德令哈市通过加强敬老院建设,接纳农村特困老人实行集中供养破解难题。

走进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2平方米的德令哈市敬老院,老年宿舍、活动室、餐厅、卫生室等各种功能设施一应俱全,21位集中供养特困老人和1名低保户幸福的生活在这里。

德令哈市敬老院老人张秉琪说:“自己不花一分钱,吃住都在这里,衣服有人洗,病了有人看,比家里日子好到哪去了。”

郭银山老人说:“做梦都没想到,我们能有这么幸福的晚年。”

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的德令哈市,现辖3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7471人,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3740人,城乡低保对象1539户3077人,特困供养对象70户71人。

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精准分类、因人施策”的原则,德令哈市还斥资建设了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个农村幸福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和2家老年活动类社会组织。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困有所养、应养尽养”,更为全市整体脱贫、巩固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令哈市农牧和扶贫开局党组书记局长柴春林介绍,通过一系列的养老扶贫措施,目前已使有60岁以上老人的120户贫困户成功脱贫,直接或间接使每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79.42元。“接下来,我们扶贫开发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拓展思路、开阔视野,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不让每一位困难群众在共奔小康的路上掉队,更好地巩固好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