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新玉树•新生活】云推云 树摇树 玉树教育破土重生

来源:长云网作者:刘羿楠 滕萌)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0-04-09 查看数0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刘羿楠 滕萌)在玉树有个有趣的现象,玉树州基础教育科科长赵新景称之为“组团式”上学,来自玉树州杂多、囊谦等地的家长们为了追求优质的教育环境,带着孩子在玉树市合租房子,设置“值班表”组团式陪读,这一现象透露出了玉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求着让家长送孩子上学,到2010年自愿上学,再到现在求上好学校,玉树地区老百姓们的“求学”历程,是对当地教育发展的认可,特别是2010年至2020年间,玉树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保障力度、深化改革力度,使得玉树教育厚积薄发、破土重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全省民族教育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学有所教,师资力量提升的跨越之举

师资力量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教学的保证,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据了解,2010年玉树州教职工仅2601人,专任教师2342人。

玉树州教育局人事科工作负责人陈宾介绍:“自2014年起,玉树州全面实施了中小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在享受原有补帖的情况下,州县政府共配套150万元,鼓励省内东部地区教师来玉支教,2014年以来,共有909名省内东部地区支教教师来玉支教,其中30名教师支教三年以上,这既解决了玉树州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交流和学习。”

为解决专业教师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玉树通过“省级主导、州级补充、多元培养”的公费师范生培养导向,自2017年起投入资金110万元在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培养了310名州级公费师范生,培养97名省级公费师范生,种下了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种子”,为玉树州教育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州共有教职工7183人,专任教师5591人,教师队伍规模得到不断壮大。

幼有所育,办好普惠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010年玉树州全州幼儿园仅有4所,在园幼儿582人,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成为实现“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为此,玉树州几年间累计投入3.09亿元资金用于学前教育项目建设,1.21亿元购买保教岗位1427个。截至目前,全州幼儿园达到了124所,在园幼儿19959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8.1%。使得玉树州学前教育在起点低、起步晚的情况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幼有所育”的道路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推进义务教育,描绘新时代画卷。

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随着玉树地区老百姓传统观念的改变,玉树地区城镇化脚步加快,“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日益突出。省委、省政府时刻心系玉树教育,省教育厅优先保障玉树教育,先后实施藏区项目、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三区三州等教育建设项目,自2014年起累计投入10.3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建设项目222个。

如今,玉树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免费教育政策深入家家户户,当地辍学率为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百分之95%以上,县与县、城与乡、校与校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人民满意,普通高中资源持续优化

2010年,玉树仅有完全中学4所,高中在校生2568人, 2015年秋季恢复了称多县高中(玉树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以“一年一高中”的建设进度,于2017年完成了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2018年完成了玉树州海东高级中学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

同时,在囊谦县建设玉树州第五民族高级中学,并已进入项目建设尾期,计划于今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正在规划筹建州第七、第八高级中学。截至目前,玉树全州共有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5所,高中在校生已达到了10234人,在普及高中教育的道路上玉树州成功驶入“快车道”。

新时代,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2010年,玉树州只有1所职业学校,注册在校生1598名。玉树州学前与职业教育科工作负责人权玉倩说:“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容易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产业稀疏问题的制约。几年来,玉树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定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区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市场紧密对接,开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学前教育、护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4个专业被列为了省级示范专业。”

为充分发挥对口支援资源优势,玉树州积极寻求与省外高职院校的合作,2016年至2018年中职毕业生单招升学率平均达到95%以上,连续三年在六州领先,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州共有2所职业学校,注册在校生已升至5844人。

异地办学,打造教育精品工程

2010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市和学校的关心支持下,玉树州将重灾区的初中以上学生紧急转移到了异地就读。借助北京对口支援协调对接,达成了一系列高中和中职异地办班项目,至此,形成了异地办学规模化发展的雏形。

自2015年开始,玉树州开始实施了异地办学“千人计划”,接受内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全州通过异地办班送出学生6174人。为切实减轻异地高中家庭的就学压力,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为建档立卡户高中生每人每年补助5000元,累计补助1414万元,共惠及贫困生2828人。

几年来,异地办学成效从学业成绩和民族团结教育两个方面不断呈现,占全州高中学生总数30%的异地班学生,2019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469人,占全州高中本科上线人数的59.44%,全省藏文科和藏理科状元也出自异地班。同时,去年玉树州又同延庆五高和北京昌平职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继续巩固、拓展异地办学成果向好、向优发展,如今异地办学成为了玉树州教育工作中的一项“精品工程”。

“兜底”有保障,教育脱贫书写新篇章

为遏制失辍学问题,保障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这条硬杠杠,玉树州委、州政府坚持以“一个都不少,一天不耽误”为目标,实行“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2017-2018年专项行动方案》《玉树州控辍保学工作七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成了121291人次的核查比对工作,建立了全面精准的控辍保学“大数据库”。

同时,积极推行“五包”责任制、督查服务、互联网+控辍保学等工作机制,集中力量开展大督查、大宣传、大劝返,坚持“每日一通报”制度。随着兜底政策的落地生根,截止目前,全州共劝回学生8926人,劝返率达到了100%,完成了全省的近30%。

惠及全民 以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根本的发展基础,在新时代新起点上,要实现教育基础扎实、体系完善、质量优良、队伍优秀的目标就要牢固树立教育高质量发展。2014年玉树州召开了全州教育发展大会,谋划了灾后玉树教育的发展方向,制定印发了《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关于在新形势下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玉树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年-2020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推动未来几年的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加强高中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坚持资源和质量同谋划、同推进,以改革为突破口,大胆创新的提出了名校托管模式,将学校委托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管理,满足玉树学生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期望,致力于将海东高中打造成“玉树教育的示范,青海教育的标杆,民族教育典范”。

2019年,发挥对口支援优势,推动促成了州政府与北京市教委、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四方协议,致力于共同建设精品化的囊谦县教育园区,孵化出了协同打造高原基础教育新模式。

记者后记:

一连串的数据和事实,记者深切感受到玉树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这些离不开无数为玉树教育事业奉献和努力的教育工作者,这一切是否值得?为玉树带来了什么?在人们的感触中,最直接的就是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玉树在教育事业投入越来越多,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学习路径也越来越广。

百年梦圆,千年寄望,玉树地区教育发展的脚步从未止步,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让玉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的福祉,是玉树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