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聚焦全省两会】 县区长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西宁晚报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0-01-16 查看数0

不忘初心勠力实干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省人大代表、湟源县委副书记、县长 史超

《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一优两高”和“五个示范省”建设,把准了发展脉搏,回应了群众关切,站位高、立意远、谋划深、部署实,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径和深化举措。

湟源县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准确把握县域发展的“时”和“势”,明确自身方位,抢占有利先机,切实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一是引领为要,立高发展标杆。进一步对照绿色发展标准和城市建设能级,努力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示范作用、更好在新青海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在环湖地区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在东部城市群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二是转型为纲,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湟源背靠大牧场、面向大市场的有利区位,围绕锂电、风电补链扩链,加大农畜产品加工招商培育,加快丹噶尔古城开发引领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创建,努力打造农牧区结合部产业聚集的基地、创新驱动的阵地、转型崛起的高地。三是民生为本,鼓足发展劲头。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效,筑牢湟水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精准严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精细化发展,狠抓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者:张弘靓)

全力促进大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省人大代表、大通县委副书记、县长 魏成玉

《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目标明确、催人奋进,是一个求真务实、激励斗志的好报告。

大通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两个绝对”具体化为载体,认真学习好、贯彻好报告精神。一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建成全面小康;全力推进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八场标志性战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二是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高品质特色农畜产品;着力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做好西宁综保区征地拆迁等工作;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推进逊让乡八里村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工作,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好景阳镇美丽城镇和33个高原美丽乡村项目等。四是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绿色发展项目生成机制,培育壮大生态经济;继续开展国土绿化,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生态修复治理。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重点群体就业,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开展好重度失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积极打造“健康服务共同体”,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作者:樊娅楠)

抓住撤县设区新机遇开启区域发展新征程

省人大代表、湟中县委副书记、县长 赵冬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着新发展理念的鲜明主题,充满着执政为民的深情厚谊,站位高远、立意深邃,是一篇提振信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一篇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任务书,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全省县域发展的目标定位,湟中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以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为主抓手,牢牢抓住湟中撤县设区重大机遇,把握形势、聚焦优势,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省会隆起的增长极和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收官。一是秉持转型发展新理念,扩大优势产业,以“一核两群七区九点”战略布局,聚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西宁文旅产业园建设;二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遵循省委新型城镇化工作“八个注重”要求和“三定四融”基本原则,加快推进撤县设区,聚力推动多巴新城建设步伐;三是绘就绿色发展新底色,紧抓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机遇,实施“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三大建设行动,以西宁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为目标,配合推进“园博园”、西堡森林公园和“湟水河生态活力轴”规划建设;四是刷新群众幸福新指数,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系统谋划巩固脱贫长效机制,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王琼)

奋力谱写东区发展新篇章

省人大代表、城东区委副书记、区长 韩俊良

《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用实干实绩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振奋人心、令人鼓舞。城东区将对标对表省委、省政府的发展目标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坚决撸起袖子加油干。

项目建设再突破,紧扣“兰西城市群”、西宁—海东都市圈、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等部署,在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健康养老等项目上求突破,加快推进曹家寨片区改造等项目,以优化营商环境、项目服务提升为企业搭台赋能。产业升级再聚焦,围绕“四种经济形态”,提档升级传统商业街,不断丰富火车站、建国路等商圈业态,点亮夜间经济,做活假日经济,谋划数字经济,着力推进文旅、产城融合发展。城区品质再提升,切实找到“五个示范省”建设切入点,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厕所革命”任务,继续推进新村建设,实施造林复绿改造提升项目和生态互联网建设,提高城区管理智能化水平。民生保障再发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扩面提质增效城区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力度,加快教育布局调整及杨家庄小学改扩建等项目,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等建设,着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建成城东区养老示范基地,使群众安居乐业康养。(作者:施翔)

切实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省人大代表、城中区委副书记、区长 吉辉

刘宁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总结成绩实、把握大势准、民生情结重、实干导向强,是一份聚共识、传信心的好报告,必将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凝聚广泛的力量。

2020年,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以“首善之区”的高标杆定位,以优化城区功能布局为方向,进一步统筹好中心城区和南部片区的发展关系,全力打造“一河两岸经济带”,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努力构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以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为突破,积极探索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的发展新路子,着力谋划开拓城中区夜经济,持续提升项目拉动作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巩固生态治理成果,以绿化、美化、彩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城乡“颜值”,努力在实现“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目标过程中取得更大进展;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中心,围绕重点民生工程、创业就业、卫生健康等工作,深化东西部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跨区域帮扶合作模式,全面推广“枫桥经验”城中化,不断提升中区社会治理效能,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切实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辖区群众。(作者:肖芳)

奋力推进“一优两高”高质量完成小康建设任务

省人大代表、城西区委副书记、区长 贾栋

刘宁省长所作报告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是一个突出省情特色、符合群众意愿、凝聚发展共识的报告。

西区将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六稳”工作要求,纵深推进“一优两高”,积极投身“五个示范省”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和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作出贡献。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等六大建设行动,以火烧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龙头,持续推进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建设,全面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加快推进“花园城区”建设,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区。坚持质效并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四区”“三城”建设,全面做好庄和奥特莱斯、王府井·大象城、天地巷子、和院等商业体集群建设,把海湖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标杆城区。依托智慧西区平台,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城市,构建数字化城管格局,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幸福庭院建设项目,打造“最干净高原城区”。坚持民生导向,着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高质量的小康社会目标,全面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高标准建设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加快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全面提升西区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作者:小言)

让绿色成为北区最亮底色

省人大代表、城北区委副书记、区长 杨占仓

报告鼓舞人心,激扬斗志。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开局之年,北区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把北区的大事要事办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实现新突破,围绕省委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的要求,借助青海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市区级孵化器科创资源优势,打造创新创业聚集区。依托青海大学等高校资源,结合西宁大学、市级文化“四馆”建设,打造城市人文高教区。依托北山市场片区开发、朝阳物流园区改造,加快电商物流产业发展,打造城市高端物流区。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实现新突破。紧盯公园城市建设部署,做好沈那遗址公园、上北城公园等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加强北川河、湟水河水体及沿岸治理,打造生态宜居品质区,让绿色成为北区最亮底色。

将80%以上的财力优先用于保障民生,基本完成小桥大街小学全面改薄、北川学校新建等项目,年内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快北区中医院迁建、城北区全民健身中心及“15分钟幸福生活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项目实施。更加注重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年内新增2个中央厨房、10个助餐点,完成5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转普惠工作,真正为群众办成一批实事好事,为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和打造生态宜居北区、“双创”聚集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芳旭)